榮耀GT系列獨立,產品如何?

 

上個月我剛入手了一台榮耀X50 GT給家裡老人使用,不得不承認的是,榮耀在千元級市場以X系列為首的家族機器,擁有太豐富的產品線,而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一台2023年7月發佈的搭載第一代Snapdragon6移動平台的榮耀X50能夠出貨近2000萬台。

榮耀GT系列獨立,產品如何?_新浪眾測

 

在榮耀X50 GT之前,榮耀也曾發佈了榮耀80 GT、榮耀90 GT以及榮耀X40 GT,這幾款就是在數字系列和X系列下做衍生品,冠以GT的後綴,可以說這些以GT為後綴的手機型號,無論是銷量還是口碑,在同期產品中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榮耀GT系列獨立,產品如何?_新浪眾測

 

而就在最近,榮耀GT正式成為一個獨立的產品系列,首款機型也正式命名為“榮耀GT”,那麼榮耀GT首款產品到底如何?我已經買回來使用了一個星期左右,來談一談我的個人的一些使用感受,希望也給大家能夠提供一些購買參考意見。

 

【榮耀GT的定位】

榮耀GT系列獨立,產品如何?_新浪眾測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前面幾款“GT”產品,並不是榮耀的主打系列,一直以來榮耀就是圍繞著X系列的千元機、數字系列的中端機以及Magic系列的旗艦機在佈局,然後跟進摺疊屏打出一些差異化,似乎“GT”的幾款產品只是順便做一做,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雖然並沒有產生什麼現象級爆品,但是對消費者而言,這幾款產品又確實都不錯,這也不難看出,消費者想要的,可能就是曾經那個產品給力、價格到位的榮耀手機。

榮耀GT系列獨立,產品如何?_新浪眾測

 

也正是如此,榮耀GT來了,全新的系列,毫無疑問的是,這款機器肯定是延續“性價比”、“性能輸出”這兩點,同時主打線上銷售。這一點在我看來,更多的是面對特別指定的一些群體,類似於我這種,願意主動去瞭解一些數碼產品,在預算有限的前提下,購買同價格段位中,認為最值得的產品。

榮耀GT系列獨立,產品如何?_新浪眾測

 

而對於友商,“GT系列”產品的定位,或許正是如此,比如友商的K系列、Ace系列以及Neo系列,你不難發現它們的共通點,都會做一些簡單的取捨,讓性能最大程度釋放,在性能配置、屏幕護眼上讓其成為一款面向遊戲用戶有不錯體驗的機器。

榮耀GT系列獨立,產品如何?_新浪眾測

 

那麼,這樣一來就好理解了,或許這台機器在沒有使用之前,我就能猜到,或許他不是一台水桶機,他沒辦法做到全面均衡,但是它一定是同價格段位中的性能強者,也會是同價格段位中最注重護眼的產品,帶著這種猜想,到貨之後我把玩了一個多星期,給大家分享一下使用感受。

 

【外觀:設計回歸】

榮耀GT系列獨立,產品如何?_新浪眾測

 

對於榮耀的數字系列,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因為數字系列更多的是”求變“而GT系列則更多地是”求穩“。我這次入手的是一台白色的榮耀GT,但是我發現其中的”極光綠“配色,那其中的大logo和我幾年前的榮耀30Pro如出一轍,時尚是一個輪迴這句話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榮耀GT系列獨立,產品如何?_新浪眾測

 

白色的機器外觀更低調,經典的飛線設計回歸,可以看到後蓋位置,靠近logo一側明顯的是“兩種不同的白色”,並且,鏡頭Deco和榮耀摺疊屏Magic V2 RSR保時捷是有幾分類似的,不過暗紅色“GT”字樣既彰顯了手機定位,被榮耀稱之為“未來之眼”又增加了幾分設計感。

榮耀GT系列獨立,產品如何?_新浪眾測

 

榮耀GT系列獨立,產品如何?_新浪眾測

 

榮耀GT系列獨立,產品如何?_新浪眾測

 

我對於友商Find X8的評價是標準版比Pro版本,手感以及外觀會更好,這是因為現在的直屏設計,確實在使用體驗以及外觀上,似乎要更舒服,而榮耀GT做到了幾乎和X8一致的效果,僅僅在長度方面超出了一點點,直屏+直角中框設計,遊戲握持中側邊有更大的手指接觸面積,可以更加穩定和防止誤觸問題。

榮耀GT系列獨立,產品如何?_新浪眾測

 

正面的邊框以及R角過渡都控制的不錯,整機的厚度也只有7.7mm,重量為196g,對於性能向的遊戲手機而言,這些數據可以說是相對輕薄了。

榮耀GT系列獨立,產品如何?_新浪眾測

 

大膽猜測一下,可能GT系列的後續之作,就會以這款榮耀GT作為原版,在這個基礎上延續“未來之眼”使之傳承,從而成經典標識吧。

 

【屏幕:護眼手拿把掐】

榮耀GT系列獨立,產品如何?_新浪眾測

 

在眾多手機品牌中,榮耀的屏幕一定是體驗最舒服的,這一點一定不只是參數上的對比,而是眾多消費者體驗之後得出來的結論。我之前也做過調查,在現如今的手機市場,影響網友選擇手機的重要因素中,屏幕是否護眼已經成為眾多消費者考慮的一方面。

榮耀GT系列獨立,產品如何?_新浪眾測

 

屏幕的使用一定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前一段時間有新品旗艦推出,就有學妹問我,為什麼她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感覺要比她原來的iPhone12感覺刺眼,不僅不習慣還會眼酸,這其實就是屏幕好壞的最直接表現了。

榮耀GT系列獨立,產品如何?_新浪眾測

 

護眼的最好辦法當然是少玩手機,但是在同等時長下,屏幕如果帶來的疲勞感會下降,那麼這就可以稱之為好屏幕。

榮耀GT系列獨立,產品如何?_新浪眾測

 

榮耀GT這塊屏幕採用了3840Hz零風險高頻PWM調光,並且還通過了德國萊茵無頻閃認證,且支援榮耀經典的AI離焦護眼技術,支援類自然光護眼、助眠顯示以及暈動舒緩(這個是榮耀300系列帶來的也被用上了)等等;這些看起來都是一些技術方面的東西,實際體驗呢?

榮耀GT系列獨立,產品如何?_新浪眾測

 

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夜間使用手機,和我之前的iPhone比較,這款榮耀GT會更柔和,而且超過一個小時以上的持續手機使用,比如說打遊戲這種情況,眼疲勞明顯會有緩解,而如果要說最明顯的區別,我會認為是乘車時的用機體驗,榮耀GT的屏幕使用,讓頭暈這件事會要好很多(因為我個人原因,以前我對於乘車用手機看屏幕這件事很敏感,極易造成頭暈)

 

【性能:上一代旗艦芯,最佳選擇】

榮耀GT系列獨立,產品如何?_新浪眾測

 

雖然起售價只有2199,但是作為性能向產品,榮耀GT選擇的是大多數中端機在這個方向賽道上都會採用的上一代旗艦芯,Snapdragon8Gen3,這是目前大家都再熟悉不過的一顆SoC了,並且在Snapdragon至尊以及天璣9400價格下探之前,或許都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榮耀GT系列獨立,產品如何?_新浪眾測

 

其實我一直認為,最近幾年的中端機無論在面對遊戲還是日常使用的時候,性能上一定是足夠的,而為了最大限度的將遊戲體驗提升,榮耀的幻影引擎是值得拿出來說一說的,畢竟對於遊戲的體驗,一般情況下短時間或許各家都能有不錯的成績,但是長時間的使用就不一定了,而這個幻影引擎就完全將畫面的流暢度、畫質進行了提升,同時操控方面也更流暢。

榮耀GT系列獨立,產品如何?_新浪眾測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畫質增強之後的畫面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遊戲畫質以及清晰度的提升,細節也更豐富。

榮耀GT系列獨立,產品如何?_新浪眾測

 

榮耀GT系列獨立,產品如何?_新浪眾測

 

而在玩《和平精英》的時候,榮耀GT帶來了90FPS超高幀率模式,極為絲滑,再加上“畫質增強”功能帶來的畫質提升,最終可以實現90FPS超高幀率+1080P超高清畫質同時運行,體驗確實不錯。

 

【續航+快充:電池中規中矩,100W是亮點】

榮耀GT系列獨立,產品如何?_新浪眾測

 

在當下的市場裡面,2000到3000價格段位,考慮到榮耀GT的機身厚度可以用輕薄來形容,那麼他體內塞入一顆5300mAh的電池只能說是中規中矩了,說不上續航很強,但是對於日常使用,一天完全足夠,而我也是稍微測試了一下實際使用過程,經過一系列的視頻播放、打遊戲等等,6小時賸餘電量差不多一半。

榮耀GT系列獨立,產品如何?_新浪眾測

 

而100W的快充,則完全能做到快速回血,不到30分鐘可以完成電量從0到100。

 

【總結:或許不適合所有人,但是一定值得推薦】

榮耀GT系列獨立,產品如何?_新浪眾測

 

作為獨立之後GT系列的首款產品,我相信榮耀是用心了的。

榮耀GT系列獨立,產品如何?_新浪眾測

 

從實際體驗也可以看出,無論是外觀的高顏值設計,還是處理器帶來的實際性能表現以及屏幕護眼方面的一些搭載,在幾個重要因素面前,榮耀在整機的加減法過程中還是確保了用料的紮實,再加上榮耀Magic9.0這個系統的優秀體驗,儘管也存在大家可能會為之吐槽的5300mAh電池,但是我認為瑕不掩瑜,整機表現在2000價格段位一定是值得推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