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750億狂砸AI,大哥這次比Meta更瘋

美東時間2月4日盤後,Google母公司Alphabet發佈了2024年四季度財報。盤後下殺8個點主要是雲業務不及預期下,公司預計今年還將大幅提高資本開支。

在中長期視角,AI對Google的搜索入口是否會明確存在顛覆還有爭議,以及反壟斷監管困擾的情況下,前兩個季度實際上都是靠雲業務的出色表現以及穩健的搜索廣告,才讓市場暫時放下中長期視角的擔憂,選擇先享受不看未來只看今朝。

因此這次雲業務增速超預期放緩,以及超預期的Capex支出,無疑會讓部分資金有所失望,順勢給近期Google的補漲熱情降降溫。

具體來看核心信息:

1. 雲業務增速放緩,只因AI「供不應求」:雲業務是這次財報主要有瑕疵的地方,因此海豚君放到最前面來說。今年一直表現亮眼的雲業務,Q4同比增速30%,市場預期則是32%以上,雲業務表現是讓市場暫時放下AI顛覆搜索擔憂的關鍵因素,因此這次表現會讓部分資金失望。

本來,三季度Google積壓合約規模同比增長了34%,相比二季度進一步加速,按照正常的消耗趨勢來看,四季度也應該不會太差。在電話會上,管理層提及,增速放緩除了有高基數影響外,也有「供給不足」導致的增長不夠。因此,這也是公司宣佈在2025年加碼資本開支投入750億來擴張容量的原因。

2. 搜索基本盤還算穩定:搜索繼續穩健增長12.5%,通過渠道調研反饋,市場也有了相對充分的預期。具體上,四季度是電商旺季,因此零售電商的需求還是佔大頭,其次就是利率敏感的行業比如金融、汽車,以及旅遊行業都相對穩定,另外美國大選廣告預計在其中也起到了一些積極拉動。

3. YouTube廣告小幅回暖:四季度YouTube再次扛住了高基數壓力,同比增速繼續回暖到13.8%。主要受到美國大選、購物季品牌廣告、Shorts用戶粘性加深以及AI驅動的新增廣告預算(AI提高精準推薦、影片生成模型幫廣告主快速生成廣告創意)

4. 其他收入表現不及預期,但主要系Pixel硬件銷售週期波動導致:四季度其他收入增速快速回落到8%,主要是將包含Gemini Nano的Pixel 9系列手機提前到三季度發售,從而造成了同比增速的波動。但硬件之外的軟件服務收入上,比如YouTube TV、Music Premium以及Google One則正常增長。

5. 盈利能力提升靠經營提效:四季度經營利潤率依舊保持在32%,同比提升近5pct。在高Capex投入逐步確認過程中,主要得益於公司對費用的控制,尤其是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同比下滑,研發費用也只是小幅增加5%。

上季度電話會公司有提及,正在用AI來替換掉一些IT人員,比如基礎的代碼編寫等功能。四季度員工環比繼續增加了2054人,但相對而言整體可控。分業務來看,雲業務利潤率進一步提高至17.5%,除了上述的成本費用控制,也受益於新簽的幾個高利潤率大額合約。市場預期在未來兩年,雲業務的經營利潤率能夠穩步提升到20%。

6. 股東回報穩定兌現

年初Google宣佈了新增700億回購額度+首次派息的大禮包,四季度實際回購了150億,並且派發24億股息,儘管四季度市值已經顯著走高,但管理層的回購力度還是和上季度持平。

在過去的12個月中,股東回報累計近800億(回購+派息)。海豚君粗略估計,按此回購分紅節奏遞推,預計年化的回購+分紅收益率為3%。

7. 重點指標與預期對比

海豚君觀點:

客觀來說,四季度業績也並不算差,廣告依舊強勁,而就算雲業務增速超預期放緩,實際誤差也不多,更何況電話會中管理層力證AI雲需求旺盛,增速放緩全因「供給不足」導致。因此,我們認為,真正嚇到市場的,尤其是Google投資者,應該是750億超高Capex投入。

這相比2024年的525億增加了40%+,尤其是在2024年已經增長了63%的情況下。這裡面的Capex一方面,包含了基礎設施比如服務器和數據中心等,以用來支持廣告、雲業務以及DeepMind的業務發展;另一方面則包含了對自研ASIC芯片TPU的研發投入。

這無疑會嚇壞一些喜歡Google利潤穩定增長的價值投資者,但偏激進的成長投資者可能並不太慌張。因此當下的Google似乎也有點陷入前兩年的Meta處境,如果廣告業務繼續保持穩健,並且能夠證明AI投入對廣告整體帶來更多正向推動(而非搜索入口的流量遷移影響更多),那麼高投入也會讓資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如果最壞情況是「得不償失」,那麼對於Google來說,情緒殺估值也會看到。

但海豚君傾向於第一種情況。Google的管理層從以往的管理經驗上來說,並不過於激進,尤其相比朱克伯格那種一言堂性質的一激動就人來瘋潛質,Google管理會更穩妥一些。

另一方面,相比於Meta,Google廣告規模更大,生態流量規模也並不亞於Meta,畢竟還有雲服務、逐步走上舞台的TPU芯片,以及DeepMind等前沿技術的研究需要較高的基礎設施支撐,因此高於Meta的650億,其實也能夠理解。

更重要的是,AI對於Google來說,並非完全意義上的錦上添花,而是需要守城的投入,需要全力以赴。

目前Google在財報前一度反彈到了23x以上的水位(接近上季度海豚君判斷的估值修復區間),但主要是發佈功能強大的Gemini2.0、量子芯片Willow、Waymo進展以及跟隨Robotaxi的熱炒,還有AI搜索廣告反饋好於預期等多個利好,帶來的快速拉升。而因此這次砸盤也剛好是藉機消化掉短期過高的一些「補漲熱情」。

至少短中期而言,AI對同樣擁有領先AI技術能力的Google搜索入口而言,影響無法體現。可能存在一些用戶流量的遷移,但結合場景和背後的商業生態而言,Google暫時安穩無憂。中長期趨勢很難樂觀,但也無法準確判斷,需要邊走邊看,短期上應該仍將回歸到估值中樞波動。

以下為財報詳細解讀。

一、Google基本介紹

Google母公司Alphabet業務繁多,財報結構也多次變化,不熟悉Alphabet的小夥伴可以先看下它的業務架構。

簡單來闡述下Google基本面的長邏輯:

a.廣告業務作為營收大頭,貢獻公司主要利潤。搜索廣告存在中長期被信息流廣告侵蝕的危機,處於高成長的流媒體YouTube來進行補位。

b.雲業務是公司的第二增長曲線,已經扭虧盈利,過去一年近期簽單形勢強勁。在廣告將不斷受弱消費拖累下,雲業務的發展對支撐公司業績和估值想像空間也越來越重要。

二、收入:廣告底盤穩固,訂閱和雲服務超預期

四季度Google整體營收965億,同比增長12%,符合預期。

其中核心支柱,佔比75%的廣告業務,同比增長10.6%,無視基數走高繼續保持穩健增長。源於四季度美國經濟穩健,假日旺季+大選期間的政治廣告投放,帶動整體行業的廣告需求保持強勢。其中財報前已經有多家廣告調研反饋,Google的搜索表現強勢超預期。

廣告之外,AI推動下的Google雲服務雖然還是高增長了30%,但相較前一個季度放緩明顯,比市場預期的稍差一些。

其次,YouTube訂閱、Google Play以及Pixel系列的硬件等其他收入不及預期,這裡面可能主要是Pixel手機銷售前置到Q3,從而對Q4的同比增速帶來了擾動。

具體來看:

(1)廣告:搜索保持強勢、YouTube小幅回暖

四季度廣告收入725億美元,整體增長10.4%,在高基數下維持增速水平。由於宏觀數據的韌性和廣告專家的積極反饋,因此整體上看機構預期也相對充分。細分來看,搜索強勁、YouTube回暖,但聯盟廣告不及預期。

a.搜索廣告

四季度Google搜索收入540億美元,同比增長12.5%,今年以來的增速保持強勢,除了宏觀穩定外,AI+搜索的短期效果已經顯現:

(1)5月Google推出整合了Gemini大模型的AI搜索功能SGE(後更名為AI Overview),及時補上了AI功能需求,後續至少在通用搜索的場景中,用戶向外遷移的動力短期會削弱一些。

從廣告主的角度,在流量完全不佔優勢且相應的廣告生態還沒建立的情況下,要希望廣告主的預算很快出現顯著遷移,這個可能性很低。不過這主要還是基於短中期視角,中長期仍然存在隱憂。

(2)AI提供為廣告主營銷工具,提高轉化率。由於Google的技術領先,因此在基於對廣告行業深度理解下,能夠通過推出的Pmax等AI工具有效提供廣告轉化率以及廣告主的營銷成本。

(3)除了自身因素,四季度是購物旺季,整體行業(主要是零售)在強韌性增長的同時,利率敏感的金融行業廣告主,也加大了投放。另外還有美國大選的政治類廣告增量,上述廣告主往往也是搜索廣告的重要客戶之一,因此對搜索廣告的短期增長有更多的拉動。

b.YouTube廣告

YouTube似乎逐漸走出Shorts內部侵蝕的陰霾,四季度實現廣告收入105億,同比增長13.8%,小超預期。從尼爾遜報告能看出,YouTube在聯網電視中的收視份額一直在攀升,這也是讓YouTube重新回暖的關鍵原因。

c.網絡聯盟廣告

網絡聯盟廣告收入四季度同比下滑4%,不及市場預期。市場原本想的是在公司提出暫緩放棄第三方Cookies的調整動作後,聯盟廣告可以逐步回歸穩定。

但上季度財報點評海豚君也提及了聯盟廣告不可避免的中長期壓力:

Google推出AI搜索功能,旨在應對AI新勢力對傳統搜索場景的競爭,當然本身也是就新技術來提高用戶體驗。但對於依賴Google做廣告分銷的平台來說,AI搜索問答提供的是篩選彙總版的最優答案,省去了用戶點擊跳轉鏈接的過程,因此對於分銷商來說,獲取到的有效用戶點擊和行為數據也在大幅減少,從而影響分銷商的廣告投放效果。

不過對於Google自己來說,聯盟廣告對利潤的影響要遠遠小於收入。收入佔比8%的聯盟廣告業務,因為要將大部分收入分給外部廣告分銷平台,因此這一業務的利潤率並不高,預計在高個位數水平,比如2024年聯盟廣告經營利潤貢獻了整體公司的2%,理論上說財務影響相對可控。

(2)Cloud:增速略超預期的放緩,但可能是「供給不足」導致

四季度雲服務部門整體實現120億收入,同比增速30%,相比上季度有一定的放緩,放緩力度有點超出市場預期,這也是市場對財報反饋偏負面的核心因素之一。

雲業務的超預期放緩讓市場不免擔心AI需求是否還一如往初的強勁,電話會中管理層強調,雲業務的放緩有「供給不足」原因影響,因此這也是公司決定在2025年大力加碼資本開支(相較2024年+40%)的原因。

雲業務是To B的,因此可能長期趨勢上與本身的產品競爭力有關係,但短期的變化更容易受到當前或者上期新簽合約規模的變動。

因此海豚君一般還是會通過Google的Revenue Backlog指標來判斷短期趨勢。這個指標中大部分是來自雲業務,因此它的變化趨勢也可以視作雲業務的未履約合約量的變化趨勢。

通過合約規模情況,四季度雲業務的景氣度實際應該還是不錯。截至到三季度(四季度數據需要等待上交SEC的完整年報中查找,數據雖然滯後,但大趨勢還是能看出來),Google雲的積壓合約規模達到868億,同比增長34%,環比來看進一步加速。海豚君計算預估得的合約淨增額194億,也相比二季度的167億繼續走高,但增加幅度不如二季度對一季度的拉動。

(3)其他業務:增速快速放緩,主要系Pixel銷售週期錯位

四季度其他收入實現收入116億,同比增長8%,相比上季度有顯著放緩。這部分收入主要由YouTube訂閱(TV、音樂等)、Google Play、Google、One、硬件(手機Pixel和智能家電Nest)等組成。

增速放緩主要是Pixel 9手機提前到三季度發售,以往都是四季度,因此造成了短期銷售週期的錯位,引起增速波動(Q3異常高,Q4異常低)。硬件之外的軟件服務,比如YouTube TV、Music Premium以及Google One則正常增長。

三、提效穩定盈利提升節奏,但超高Capex已在路上

四季度核心主業的經營利潤310億,同比增長31%,利潤率維持在了32%,環比穩定,同比穩步提升5pct,略超預期。

整體上看,經營利潤率能夠穩定在高位,主要在提效,也就是對基礎運營費用的控制。尤其是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同比下滑,研發費用也只是小幅增加5%。但毛利率則因為增加對YouTube、Google One內容投入、硬件成本銷售週期錯位以及部分AI服務器成本增加,導致當期有一定下滑。

上季度電話會公司有提及,正在用AI來替換掉一些IT人員,比如基礎的代碼編寫等功能。四季度員工環比繼續增加了2054人,但相對而言整體可控。

分業務來看,雲業務利潤率進一步提高至17.5%,除了上述的成本費用控制,也受益於新簽的幾個高利潤率大額合約。市場預期在未來兩年,雲業務的經營利潤率能夠穩步提升到20%。

對於雞血砸錢搞資本投入,財報前市場主要是對Meta有討論,鮮少對Google有過太多的預期,並且Google也從未給過量化的指引。但這次不僅四季度Capex繼續走高並超出預期,管理層還破天荒給出了2025年明確的大幅提高的量化指引——全年預計Capex投入750億美元,同比2024年增長超40%,超出市場預期的600-650億左右水平。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海豚投研 (ID:haituntouyan),作者:海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