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特曼曝GPT-5比他聰明!OpenAI暗藏GPT-4.5,o系編程躋身TOP 50

新智元報導  

編輯:犀牛 桃子

【新智元導讀】奧特曼兩輪最新訪談,全場虛無坐席。他直言,OpenAI已訓出GPT-4.5,內部解鎖了真正的學習算法,推理模型將平穩擴展至AGI。甚至,內部模型將在年底前拿下Codeforces編程競賽TOP1,實力完全碾壓人類選手。

奧特曼柏林工業大學最新訪談,再次轟動了全世界。

全場4000個座位,半個小時全部訂滿,整個Audimax講堂虛無坐席。

在這場專題討論會上,TUB計算機科學教授Fatma Deniz與奧特曼、數據巫師Volker Markl,以及企業家Nicole Büttner共同探索了AI對科學、商業和社會的影響。

幾天前,奧特曼曾在印度一次訪談中表示,2025年將是軟件工程迎來巨變的一年。

在柏林長達1小時的對談中,他同樣發表了許多新鮮精彩的觀點:

  • 我並不認為自己比GPT-5聰明

  • OpenAI已經解鎖可以真正學習的算法,推理模型將平穩擴展至AGI

  • 我們離AI自主做出重大發現的時間,不會超過幾年了。

  • 關於模型開源,OpenAI內部正在討論

上週,奧特曼又馬不停蹄地趕到了日本,在東京大學UTokyo GlobE #14對話中,和OpenAI CPO Kevin Weil共同作為受邀嘉賓,開啟了40多分鐘的談話。

現場氣氛依舊十分熱烈!

此前, o3系列在編碼基準上得分2727,實力堪比Codeforces競賽中的第175名的人類程序員。

這一次,奧特曼直言,內部一個推理模型已躍升至全球第50名,而且我們很可能在年底前霸榜。

AI相當於拿下了3045分AI相當於拿下了3045分

其他抓人眼球的亮點還包括:

  • 內部已經實現了GPT-4.5,而想要達到GPT-5.5級別的模型還需100倍的計算量

  • 到2035年,一個AI數據中心的智能能力,將相當於地球上所有人類和AI的總和

  • 人與AI會「共同進化」

接下來,我們摘出了奧特曼在最近兩次採訪中發表的主要觀點。

AI自主科研,離做出重大發現不遠了

ChatGPT現被用於獲取靈感、起草文本和總結內容,基本行幫我們節省很多時間。你認為這對科研和學術工作意味著什麼?如果最有見地的想法恰恰來自於我們不走捷徑、花時間思考的呢?

奧特曼:週一OpenAI發佈了AI研究智能體Deep Research,它引起的反響堪比ChatGPT出世盛況。

科學家們是最興奮的群體之一。

當你給出一個提示,Deep Research便會替你做大量研究。甚至,它可以完成需要人類需要花費數小時、數天、數週的任務。

至少在目前的形式下,它不會產生很多深層的新見解。但就整合信息來說,它能讓科學家和研究人員更好地開展工作。

這就是,我認為它應該發揮作用的地方。AI幫助我們在某些領域節省時間,然後我們可以在更高層次上工作。

可以說,這是人類製造工具歷史的一部分——即讓機器完成人類需要做的工作,然後我們就能在更高抽像層面上自由發揮。

我認為,我們離AI自主做出重大發現的時間,不會超過幾年了

我不比GPT-5更聰明

今天,OpenAI和Bifold開啟了研究合作夥伴關係,OpenAI將提供價值5萬美元的API額度,以推進O3模型的探索。你與這樣一個基礎研究機構合作時,你有什麼期望?

奧特曼:我們相信,未來人類可以在一年內完成10年的科研工作,有一天甚至可能在一年內完成100年的科學研究。

這將對生活質量產生巨大影響,解決人類最緊迫的問題(應對氣候問題),以及改善生活(治癒疾病)。

這將會成為一份了不起的禮物,我認為AI最終能實現這一點。

我不認為我比GPT-5會更聰明,對此我並不感到難過。因為這意味著,我們能夠利用它來完成一些了不起的事情。

我們希望人們利用它完成更多的科研;我們希望讓研究人員能夠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

這是人類漫長歷史的一部分,但這次感覺有點不同,因為這能然我們做更多的事情。

科學家們因為有了一個超高智商的工具,能夠更專注於找出正確的問題、更快地解決問題、更快地搜索空間。這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一種勝利,所以我很高興能夠實現這一點。

真正的「學習算法」已解鎖

Dario Amadei最近寫了一篇文章,他談到了自己對下一代AI的願景。在提到AGI時,他認為這就是數據中心裡的天才國度。你同意這點嗎?這對下一代意味著什麼?

奧特曼:我認為這超出了大多數人想像的範圍。在接下來的幾年里,我們會看到一種現象——很多人會說「我真的沒想到計算機能做到這一點」。

然後我認為,人類會達到能夠解決這個科學進步問題的程度,就比如,一年內完成10年的科研工作。

的確,看起來我們處在一條非常陡峭的發展軌跡上,畢竟總會有一些人喜歡當「預言家」。

去年,人們都在唱衰大模型,出現了很多關於Scaling Law終極的說法,然後OpenAI找到了新範式。

現在,我們有了新的推理模型,這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我預計,在這之後我們會再次找到另一個範式。

所以,總的來說,要從中學到的一點是:

當你看到這些技術處於陡峭的指數曲線時,我們不應該打賭這些趨勢不會實現。

我認為,當人們開始說這個要完了,或那個要完了,又或者我們要碰壁時,你們都應該保持懷疑態度。

在我們看來,我們似乎解鎖了一個真正能夠學習的算法基礎,並且這種趨勢還將繼續下去

我們會遇到一些障礙,我們需要找出如何克服它們,但我認為OpenAI會達到AGI以及更遠的目標。從這裏開始,這將會是一個相當平滑的scaling。

在你看來,目前誰最有資格獨立評估AGI的實現聲明?

奧特曼:唯一重要的是,它能為人們提供多少效用

所以,如果它對你有用,如果它超過某個閾值有用,那就很好。如果一群專家想要辯論它是不是AGI,我認為這根本不重要。

而且,我認為它將會呈一個持續的指數級增長,不斷地提升效用。唯一的問題是它能多大程度地幫助人們,多大程度地幫助世界?

有了星際之門,Scaling Law依舊繼續

OpenAI最近宣佈了「星際之門」項目,一個新公司將在4年內投資約5000億美元。你認為這個合資企業能夠幫OpenAI實現什麼?

奧特曼:一共有兩件事。

第一,有了更大的計算機,我們可以訓練出更好的模型。我認為,世界不希望OpenAI止步於GPT-5或GPT-6,而是希望看到繼續發展。

「星際之門」將讓我們能夠在未來幾年,一直保持過去幾年同樣的改進曲線。而且,它應該能讓我們開發出極其強大的模型。

另一件事是,用戶、開發者、企業希望無限使用這些AI系統。隨著OpenAI取得更多進展,我們繼續降低使用成本。

粗略地說,每年OpenAI都能讓去年的智能變得便宜10倍,然後再便宜10倍。

摩亞定律每18個月翻一番改變了世界,我們每12個月就實現了10倍的增長,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差異。

但當我們這樣做時,使用這些服務的需求似乎增長遠超過10倍。

而且,當我們訓練這些真正強大的、可以使用大量計算進行推理的模型時,你可能真正願意花費大量計算能力,來治癒癌症。

所以我們認為,世界對運行這些服務的計算需求正在急劇上升。

這是「星際之門」項目的另一部分,就是讓人們能夠使用它。現在已經有數億人在使用OpenAI的產品,很快就會是數十億人。

開源,內部正討論

就在「星際之門」宣佈不久後,來自中國DeepSeek開源了R1。最近你也在Reddit上說過,OpenAI在開源問題上站錯了隊。那麼就DeepSeek R1發佈,或者說一般的開源,對OpenAI的競爭力意味著什麼?

奧特曼:我們可以爭論AGI是否應該開源,但我想,沒人會質疑當前這些模型通過開源不會創造價值。所以,我認為這是好事。

OpenAI有很多優先事,所以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我很高興世界上有好的開源模型。

你們目前也在內部討論相關事宜嗎?

奧特曼:是的,我們在討論。我們還沒有做出決定,但是在進行中

推理模型提供了哪些,以往傳統的預訓練模型無法實現的能力?

奧特曼:這些模型變得非常高效。如果你提供充足的每個token消耗計算量,它們能給出真正高質量的答案,可能比讓人類回答更高效。

我記得很久以前,當Google剛誕生時出現了一種道德恐慌——為了回答一個問題,就要在數據中心使用這麼多電,這太可怕了。

我記得我當時想,這替代的是有人啟動汽車引擎,開15分鐘到圖書館,查找資料,再開車回來的流程。

即便是再搜索一百多次,能源使用量也比以前少得多。同理,今天的AI只使用世界能源的很小一部分,實際上每次查詢都相當高效。

「我們要禁止AI,它耗費太多能源了。我們要禁止計算機,要禁止燈泡,然後我們就坐在黑暗中,不會消耗任何能源」。這是我們可以選擇的一個世界。

但還有另一個世界,我們會說,「我們要使用AI。即使在這個問題上使用數百MW/GW的能源,如果我們能用AI來發現如何實現高效廉價核聚變,然後快速複製全世界碳能所提供的數千GW的發電能力,那將是一個巨大的勝利」。

我認為這就是AI的承諾,所以我可以坐在這裏談論效率。

你是否期望第一個展現AGI的基礎模型能夠自我複製、自我改進、基於新出現的需求自我修改?像OpenAI這樣的公司在潛在社會影響方面有什麼責任?

是的,有些人認為只有像自我複製、自我改進的太空探測器那樣才算AGI,但我個人認為在達到那個裡程碑之前就已經是AGI了,當然如果我們接近那個階段,我們有責任告訴人們,也會對外公佈。

我認為這會感覺是漸進的,人們談論自我改進好像是一個非常二元的事情,但實際上它會是這樣的:它可以幫助科學家工作稍微快一點,然後快很多,現在它可以做更多事情,現在它可以做更多事情,所以我不認為這是一個清晰的二元問題,但我們會看到斜率變化的某些跡象。

推理模型,年底碾壓人類程序員

在與東京大學師生談話中,奧特曼的關鍵爆料,在網上瘋轉起來。

奧特曼說,過去兩年中模型推理成本已下降百倍以上,智能水平卻不斷提升,未來成本將降到極低的水平,甚至免費,從而讓全球更公平地使用人工智能。

OpenAI會持續推動模型能力的提升(包括下一代GPT系列)及多模態(文本、語音、圖像、編程等)整合,釋放更多應用場景。

他表示,OpenAI擁有一個內部模型,在全球頂尖程序員中排名50左右。到2025年底,他們的模型將位列第一。他們同時在研究更強大的「智能體(agent)」,讓模型能自主上網、檢索、推理,完成更複雜的任務。

人與AI會「共同進化」

談到教育時,東大的師生都非常關注生成式AI(例如ChatGPT)對教育問題的影響,紛紛提問未來10年、30年乃至100年後,AI將如何重塑教育模式。

對此,奧特曼認為個性化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突破點,AI導師、輔導工具能夠讓全世界的學生獲得優質教育資源。

對於「要學什麼技能」,奧特曼強調與其專門去比拚計算或編程等「純粹技術能力」,更關鍵的是學會如何利用 AI完成更具創造性、綜合性的工作。

在這個「共同進化」過程中,人類應該更關注創造力、想像力、適應力和協作力。

當有同學提問AI如何在空間技術、衛星工程、醫療、硬件開發等領域中應用時,奧特曼認為,隨著算力成本快速降低和效率提升,AI算法會越來越多運用到衛星與航天器中;對於硬件開發,通過多模態(如圖像識別)的加持,AI也將能輔助調試、檢測和設計。

關於創業經驗,奧特曼分享了自己的洞察,他認為創業需找到「持續性價值」,而不是僅僅「把 AI 用作噱頭」;若產品能隨著模型升級而不斷變強,就會更具競爭力。

訪談最後,奧特曼和Kevin WeilSam 與 Kevin都鼓勵同生們「立刻開始使用並適應AI工具」,在學習、科研或創業時主動探索如何與AI配合。

他們再次強調,人與AI會「共同進化」,強烈建議學生們在實際項目中不斷應用、迭代,尋找新的創造空間與落地場景。

結語

奧特曼的這次兩次訪談再次強調了AI領域的飛速發展和巨大潛力。

從AI自主科研到AGI的實現,再到「星際之門」計劃,我們走向一個與AI「共同進化」的未來。

儘管關於開源等問題仍存在討論,但毫無疑問,AI將在科學、商業、教育等多個領域帶來深刻變革。

正如奧特曼所強調的,我們需要積極擁抱AI,學會利用它來解決問題、提升效率,並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探索人類創造力和想像力的新邊界。

參考資料:

https://x.com/tsarnick/status/1887969481273835548

https://x.com/slow_developer/status/1887953596282515653

https://x.com/tsarnick/status/1888107841556521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