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CEO 深夜發文:AI 成本每年暴跌 10倍,2035 年人人都有超級大腦

OpenAI CEO Sam Altman 最近很忙。

忙著到全世界到處演講,猛刷存在感;忙著回應馬斯克的起訴,解決 OpenAI 轉型期間的遺留問題,忙著籌備星門計劃數據中心的選址。

當然,今天深夜他還忙著發博客「炒作」AGI,試圖奪回公眾對 DeepSeek 的注意力和國際報刊的頭版頭條。

省流版我們已經總結好了:

1.

AGI 的目標是確保它能夠惠及所有人類,並且已經開始出現系統,這些系統能夠在多個領域解決複雜問題。

2.

人類是工具構建者,每一代都在建立前一代的基礎上,創造更有能力的工具,如電力、晶體管、計算機、互聯網,以及即將到來的 AGI。

3.

AGI 作為人類進步的工具,可能會帶來前所未有的繁榮和生活質量改善。

4.

AI 模型的智能水平與用於訓練和運行它們的資源成正比,這些資源包括計算能力、數據和推理計算。

5.

AI 的使用成本每年下降約 10 倍,這可能導致更多的使用和應用。

6.

隨著 AI 的智能水平線性增加,其帶來的社會經濟價值是超指數級別的。

7.

AI Agent 將成為虛擬同事,在各個領域的知識工作中發揮作用。AI 可能在經濟上類似於晶體管,是一個可以廣泛擴展的大科學發現,它將滲透到經濟和社會的每個角落。

8.

主動性、意志力和決策能力將成為極其寶貴的品質,社會和經濟將需要新的思維方式來適應 AGI 帶來的變化。

9.

AGI 的影響可能會不平衡,一些行業可能會發生巨大變化,而其他行業則可能保持不變。

10.

為了確保 AGI 的好處被廣泛分配,可能需要新的想法和早期干預。

11.

每個人都應該能夠訪問與整個前一代人類智慧相當的知識能力,這將導致創造性產出的爆炸性增長。

12.

微軟仍是重要合作夥伴,預計將保持長期合作。

關注 AI 第一新媒體,率先獲取 AI 前沿資訊和洞察

附上博客原文:

三點觀察

我們的使命是確保 AGI(通用人工智能)造福全人類。

如今,一些接近 AGI 的系統已經開始顯現,因此我們認為理解當前所處的階段至關重要。AGI 的定義較為模糊,但通常指的是一種能夠在人類水平上解決越來越複雜問題的系統,且適用於多個領域。

(作者註釋:本文使用「AGI」一詞,我們的目的是清晰表達,並無意改變或重新定義我們與微軟的合作關係,以及避免斷章取義的解讀,我們完全預計將與微軟保持長期合作。)

人類天生具有構建工具的能力,並且擁有理解和創造的驅動力,這促使世界不斷進步。每一代人都會在前人發現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創造出更強大的工具——從電力到晶體管,再到計算機、互聯網,如今則是 AGI。

儘管人類的創新歷程並非一帆風順,但從長遠來看,這一進程始終推動著社會發展,使人們的生活在各個方面都得到極大改善。

從某種角度來看,AGI 只是人類不斷攀登進步階梯的又一個工具。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它可能標誌著一個真正不同的時代的開始。

未來的經濟增長前景令人驚歎,我們甚至可以設想一個世界:所有疾病都能被治癒,我們擁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並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潛力。

或許再過十年,地球上的每個人都能擁有比今天最具影響力的人更強的能力。

我們持續見證 AI 發展的迅猛進步,以下是關於 AI 經濟學的三點觀察:

1.

AI 模型的智能水平大致等於其訓練和運行所使用資源的對數。這些資源主要包括訓練計算(compute)、數據和推理計算(inference compute)。目前的趨勢表明,只要投入足夠的資金,就能持續且可預測地提升 AI 能力,而支撐這一趨勢的縮放定律(Scaling Laws)在多個數量級範圍內都被證明是準確的。

2.

使用固定級別 AI 的成本大約每 12 個月降低 10 倍,價格下降會極大促進 AI 的使用。一個明顯的例子是 GPT-4 在 2023 年初的使用成本,相比 GPT-4o 在 2024 年中期,其每個 token 的價格下降了約 150 倍。摩亞定律每 18 個月帶來 2 倍的性能提升,而 AI 成本下降的速度遠超這一趨勢,影響將更加深遠。

3.

線性增長的智能水平所創造的社會經濟價值呈超指數級增長。這一趨勢意味著,對於 AI 的指數級投資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停止。

如果這三點趨勢繼續保持,AI 對社會的影響將是巨大的。

目前,我們已經開始推出 AI Agents,它們最終可能會像「虛擬同事」一樣與人類協作。

以軟件工程領域的 AI Agent 為例——這是我們認為極為重要的應用方向之一。設想未來的 AI Agent 能夠完成大部分經驗 3-5 年的頂級公司軟件工程師可以完成的任務,但任務時長限制在幾天內。

它不會有突破性的創新想法,需要大量的人類監督和指導,在某些方面表現出色,同時在某些意想不到的地方表現較差。

儘管如此,它仍可以被視作一名真實但相對初級的虛擬同事。

現在,想像一下如果有 1000 個這樣的 AI Agnet,或者 1000000 個。再進一步,設想這樣的 AI Agnet 被應用到所有知識型工作領域,其影響將難以估量。

在某些方面,AI 在經濟上的作用可能會類似於晶體管——一個重大科學突破,能夠大規模推廣,並滲透到經濟的各個角落。

如今,我們不會特別關注晶體管或生產晶體管的公司,但它們的存在讓我們的計算機、電視、汽車、玩具等設備變得更加強大、近乎奇蹟般地運作。

世界的變化不會一蹴而就,它從未如此。

短期內,生活仍將繼續,2025 年的人們大概率會和 2024 年一樣度過日常——我們仍會相愛、組建家庭、在網上爭論、去大自然中遠足等等。

然而,未來的到來將不可忽視,長期來看,社會和經濟的變化將是巨大的。人類將找到新的事物去探索,找到新的方式去互相幫助、去競爭,但這些方式可能與今天的工作模式截然不同。

在這樣的時代,主動性、意志力和決策能力將變得尤為寶貴。正確地決定要做什麼,並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找到前進的道路,將具有極高的價值。因此,韌性和適應能力將成為關鍵技能。 

AGI 將是史上最強大的槓桿,極大增強人類的主觀能動性,它不會削弱個人的影響力,反而會讓個體的能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大。

AGI 的影響不會均勻分佈。某些行業可能變化不大,但科學進步的速度可能比今天快得多,甚至可能超越 AGI 帶來的所有其他變革。

長期來看,許多商品的價格將大幅下降(目前,智能成本和能源成本是許多行業的主要限制因素)。與此同時,奢侈品和一些稀缺資源(如土地)的價格可能反而會飆升。

從技術角度來看,AGI 的發展道路相對清晰。但如何將 AGI 融入社會,公共政策和社會共識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也是我們不斷儘早、頻繁推出 AI 產品的原因之一——讓社會與技術共同演進,為未來做好準備。

AI 將滲透到經濟和社會的方方面面,未來,我們會期待一切都變得智能化。

面對這一趨勢,許多人認為應該給予個人更多對技術的控制權,比如開放源碼等措施,同時也要接受在安全性與個體賦權之間找到平衡,必然需要做出一些取捨。

我們始終希望避免魯莽行事,未來在 AGI 安全性方面可能會做出一些不受歡迎的重要決策和限制。

但總體而言,隨著 AGI 的逐步實現,我們認為更傾向於個體賦權是正確的方向。否則,我們可能會看到另一條道路。

確保 AGI 的廣泛受益,讓 AGI 的好處惠及全社會至關重要。從歷史來看,科技進步通常會改善健康狀況、經濟繁榮等關鍵指標,且長期來看整體趨勢是向好的。

但技術本身不會自動帶來更大的平等,如果希望在社會公平方面做得更好,我們可能需要新的思維方式。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資本與勞動力之間的力量平衡可能會被打破,這可能需要及早干預。

我們願意考慮一些聽起來不太尋常的想法,比如給每個人分配一定的「計算預算」(compute budget),讓全球所有人都能充分利用 AI。

當然,也有一種更簡單的方法:持續降低智能計算的成本,讓人人都能負擔得起 AI。

到 2035 年,每個人都應該能夠調用相當於 2025 年全人類智慧總和的智力資源。所有人都應當獲得近乎無限的智能支持,並自由地發揮想像力。

目前,世界上仍有大量人才因缺乏資源而無法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如果我們改變這一點,全球的創造力將迎來爆髮式增長,並為所有人帶來巨大的福祉。

附上博客原地址:https://blog.samaltman.com/three-observ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