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30元、60秒出餐,廣西小炒正在席捲全國

接棒江西小炒?廣西爆炒生料,正在成為2025年的餐飲爆款的潛力股!
近兩年,廣西爆炒生料店在廣西以外的能見度越來越高,在廈門、上海、成都等多個城市的商業中心、寫字樓及社區周邊,都冒出了一批爆炒生料店,一些門店還擠入區域美食榜單前列。
這種趨勢不禁讓人聯想到去年火爆出圈的江西小炒,以及近幾年形勢生猛的湘菜小炒。廣西生料爆炒有沒有機會通過「抄作業」成功出圈?
一、門店數翻倍增長,廣西爆炒生料開始走向全國
爆炒生料是一種廣西特色美食,以新鮮的豬雜、牛雜為主打食材(統稱為「生料」),如豬肝、豬舌、脆腸、肥腸、牛百葉等,經過猛火爆炒,特別下飯。常見的口味有老友味(類似螺螄粉的酸辣風味)和香辣味。

小紅書截圖
傳統爆炒生料店多是以夫妻店、大排檔的形式開店。如今,這一品類開始在全國各地開店,且出現了品牌化、連鎖化發展的苗頭。
目前,這批走出廣西的爆炒生料店主要在一、二線城市冒頭。
在福州,合熙會·爆炒的鍋氣、老友鍋氣·爆炒生料均開出了3家店,王西傅食堂則在福州和廈門共開出了6家店。
上海的燈泡廠廖師傅·生料豬雜牛雜,該店去年7月正式開業,目前門店收藏打卡數量已超過1.5萬。
成都的鄭華爆炒生料店,去年7月首店開業,去年年底該品牌又在成都開出二店。
除了開專門店,有的店還通過將爆炒生料和其他品類進行結合的方式走紅。
一些廣西粉館、廣西小吃集市會將爆炒生料作為招牌菜吸引顧客。比如,深圳的粉騷·廣西粉館在門店突出「南寧老友爆炒生料」等字樣;又如深圳的大二街粉店·廣西小吃集市也將炒生料作為主打之一。
不少廣西牛雜火鍋店也開始融入小炒,比如廣州的桂一牛·柳州鮮肉酸辣牛雜火鍋、靚仔強廣西牛肉牛雜火鍋等,都在門店中加入了爆炒生料。

紅餐網攝
有的品牌則是將湖南下飯菜和廣西爆炒生料結合起來,跑出了一定的連鎖規模。
如湘飽飽爆炒生料·湖南下飯菜,主打爆炒生料和下飯小炒。爆炒生料稱重自選、半斤起炒。下飯小炒則是廣西、湖南等地的下飯菜,比如廣西的醋溜雞蛋、湖南的小炒牛肉等。據「湘飽飽創始人葉幼鳳」影片號,該品牌於2024年6月創立,7個月開出了10家門店。

小紅書截圖
隨著門店在全國的擴張,爆炒生料品類的熱度也水漲船高,一些爆炒生料店還闖進了區域點評榜單前列。例如,超酉爆炒生料(蘇寧A區店)闖進了該區的小吃快餐好評榜第1名。
紅餐大數據顯示,2024年爆炒生料店數量同比增長了約114%,一年內門店數翻了一倍多。抖音數據也顯示,截至2月7日,「爆炒生料」相關話題播放數量已超5200萬次。
從廣西逐漸走向全國,爆炒生料正在成為餐飲市場的一匹黑馬。
二、猛火現炒,人均30元,廣西爆炒生料正在複刻湘菜的出圈路線
總體來看,爆炒生料店能在近兩年越開越多,主要是擊中了新鮮現製、煙火氣足、價格不貴等「生意密碼」,這一點跟湘菜、江西小炒的出圈路線十分相似,並一定程度上借鑒了湘菜在標準化和品牌化上的成功經驗。
1、現點現炒、食材新鮮,「鍋氣」看得見
和費大廚等一批湘菜品牌相似,廣西爆炒生料走出廣西,同樣得益於食材新鮮,現炒有鍋氣。
廣西爆炒生料店通常將十幾種豬雜、牛雜存放在保鮮櫃或者不鏽鋼托盤里,分門別類供顧客夾取,採用自選稱重模式,豬、牛分開按斤或者按兩計算。

小紅書截圖
生料的新鮮程度很重要,這類門店會在店中強調「屠宰場直供」「食材當天送達」「每一份都是現炒」「沒有預製菜」等。
顧客可以透過明廚看到食材被廚師猛火炒製的過程,煙火氣十足。
2、精簡菜單、聚焦爆炒,出餐效率高
出餐效率是湘菜品牌出圈的一大法寶。比如蘭湘子,將菜單精簡到28道,烹飪時長超過3分鐘的菜不上菜單,極大提升了出餐效率。
爆炒生料店同樣如此,家常小炒一般只有十幾款,如醋炒蛋、雙椒鱸魚、木薯糖水等。有的店甚至不到10款,比如廈門的「邕城小熹」,僅有4款家常菜。
不僅SKU少,爆炒生料店的烹飪方法聚焦猛火爆炒,也保證了出餐效率。通常一盤菜一兩分鐘就可以出鍋,比如燈泡廠廖師傅將「一盤60秒出鍋」寫在了明廚明檔的玻璃上。

3、人均30~60元,強調性價比
價格方面,廣西爆炒生料同樣走平價路線。湘菜小炒品牌的人均普遍在40~80元這一區間,而爆炒生料店的人均消費普遍在30~50元。
部分爆炒生料店的人均能低至30元。今年2月,福建、廣西一帶爆炒生料店的豬雜價格普遍在60~80元/斤,牛雜在90~120元/斤。一些門店會提醒「單人用餐4兩,雙人用餐8兩」,方便食客預估費用,照此推算,單人爆炒生料價格能低至二三十元。
不少門店也通過團購套餐將人均控制在40元以內。比如,廈門的丁曉強廣西爆炒生料推出了多款套餐,其中大王爆炒4~5人餐178元。
此外,這類門店中的小炒價格普遍不超過30元。比如成都鄭華爆炒生料的一份鹹蛋黃絲瓜25元,如果點一盤30元左右的爆炒生料,再加一份家常菜,客單價也能控制在60元以內。
4、社區、街鋪為主,裝修多為大排檔風
與頭部湘菜連鎖品牌不同,廣西爆炒生料店並未一股腦地擠進購物中心,而是以社區底商、商圈臨街鋪和寫字樓周邊為主。
這種選址策略既降低了租金成本,又貼近目標客群的日常生活,方便上班族和社區居民快速用餐。
裝修風格上,爆炒生料店也沒有走湘菜的時尚商務路線,而是以工業風、大排檔風為主,同時融入了一些地域元素和網紅設計,既保留了接地氣的煙火氣,又比傳統大排檔更乾淨、整潔、明亮。

例如,許多門店的招牌採用紅底銅字,營造出簡約復古的風格;店內則用手寫黑板、毛筆字海報裝飾,搭配廣西特色的酸嘢展示櫃等元素,整體氛圍休閑輕鬆,又帶有地域文化氣息。
這種裝修策略與當下的市場環境密切相關。與湘菜崛起時的消費升級趨勢不同,如今消費者更注重性價比和體驗感。廣西爆炒生料店通過降低租金和裝修成本,可以將更多資源投入到食材和口味上,提升性價比,強化對消費者的吸引力。
三、結語
從現點現炒的「鍋氣」魅力,到精簡菜單的高效運營,再到高性價比的定價策略和接地氣的門店設計佈局,廣西爆炒生料和江西小炒類似,正在複刻湘菜的出圈路線。
事實上,廣西爆炒生料並非孤例。近年來,越來越多地方菜系開始借鑒湘菜的成功經驗,試圖通過標準化、效率化和品牌化實現破圈。例如,江西小炒憑藉「現炒+平價」的策略,迅速在全國範圍內鋪開;貴州菜則通過打造特色風味和網紅門店,吸引了大量年輕消費者。
然而,地方菜系的全國化之路並非一帆風順。與湘菜相比,廣西爆炒生料等地方菜繫在品牌化、供應鏈管理和市場認知度上仍有差距。如何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同時,實現規模化、標準化發展,將是這些菜系面臨的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