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擬7118億收購OpenAI,奧爾特曼隔空回應:我711億買Twitter還差不多|鈦媒體AGI

(圖片來源:semafor)(圖片來源:semafor)

馬斯克和OpenAI CEO奧爾特曼(Sam Altman)又掐了起來。

鈦媒體AGI 2月11日消息,由埃隆·馬斯克領導的投資財團提出以97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119億元)的價格收購控制OpenAI的非營利組織,根據收購計劃,交易達成後馬斯克會將OpenAI與旗下的xAI合併。

此舉加劇了馬斯克與奧爾特曼之間關於OpenAI控制權的爭奪。

馬斯克的律師馬克·托貝洛夫稱,已於美國當地時間週一將收購提議提交給OpenAI董事會,他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是時候讓OpenAI重新成為一個開源、安全、以造福社會為目標的公司了。我們將確保這一點實現,我們準備匹配或超過任何高於OpenAI自己的出價。」

對此,奧爾特曼在社交平台上隔空「陰陽」回應:「謝謝,不。但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們願意以97.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Twitter(特意稱X為Twitter)。」

這是奧爾特曼對馬斯克的一次巧妙嘲諷,馬斯克在2022年以440億美元(約合3100億元)收購了Twitter(Twitter),並更名為X。因此,馬斯克立刻在下面跟帖反唇相譏:「騙子。」

美國投資人Paul Graham則勸說奧爾特曼,開玩笑要小心,他(馬斯克)萬一真的想賣呢。

很顯然,馬斯克對 OpenAI 的精明競標得到了明顯拒絕,但這家接近3000億美金估值的公司已經成為了AI技術創新的「指明燈」。

10年間,馬斯克和OpenAI從盟友到敵人

律師提供了馬斯克的一份聲明:

現在是OpenAI永遠回歸開源、以安全為中心的力量的時候了,我們將確保這種情況發生。

隨後,馬斯克自己在X上發了一段20秒的短影片,影片中,奧爾特曼表示自己沒從OpenAI拿到股權,並配文:「詐騙犯奧爾特曼。」

而據報導,早在1月7日,馬斯克已提起一系列法律訴訟,指控OpenAI背叛了其最初的非營利使命,成立了營利性部門並與其最大投資者微軟勾結,主導 AI 發展。律師致信 OpenAI 總部所在地加利福尼亞州和註冊地特拉華州的總檢察長,要求他們公開競標該公司,以確定其慈善資產的公平市場價值。馬斯克和其他批評人士表示,他們認為 OpenAI 在剝離這家非營利組織時可能會低估其價值。

很顯然,馬斯克希望要回OpenAI的主導地位,以及他投資的超過4400萬美元。

事實上,早在2015年,奧爾特曼發覺 AI 潛力,擔心其未來難以控制,且擔憂 AI 領導權落入科技巨頭手中,於是計劃籌備創立OpenAI。差不多同一時期,馬斯克也注意到OpenAI,並建議至少募資 1 億美元以抗衡巨頭,且希望通過OpenAI開源開發AGI(通用人工智能),確保技術造福全人類,而非被少數大公司壟斷。馬斯克對OpenAI給予全力支持,早期 OpenAI 團隊除約 30 萬美元年薪外,還能獲得SpaceX股份。

但到了2018年,OpenAI 因資金等因素發展不如預期,受限於買不起昂貴芯片,奧爾特曼找到微軟,經過談判,微軟最終出資總額5000萬美元。馬斯克對此表達不滿,認為這是 「噁心」 的交易,標誌著 OpenAI 開始向閉源商業化道路偏離。

當時,馬斯克對OpenAI領導層提出嚴厲批評,認為組織存在資金調度與方向偏差,甚至提出吸收 OpenAI 併入特斯拉,由他親任CEO,但被奧爾特曼和其他創始人否決。此時,OpenAI 有跡象轉型為有限利潤實體(OpenAI LP),馬斯克對此強烈反對,認為 OpenAI 已偏離最初使命,逐漸成為微軟等大公司利益的附庸,

隨後,馬斯克被董事會踢出局,不過仍承諾提供資金支持,但雙方關係裂痕已難以修復。

2019年3月,OpenAI正式宣佈從 「非盈利(non – profit)」 性質過渡到 「有限盈利 (capped for profit)」,創立 OpenAI LP 公司,利潤上限為任何投資的 100 倍。同年,微軟向 OpenAI 投資 10 億美金,獲得 OpenAI 技術的商業化授權,OpenAI 的一些技術出現在微軟產品和業務上。馬斯克的態度從支持 OpenAI 徹底轉變為否定其發展路徑,雙方正式決裂。

到了2022年底,正如大家所知道的,ChatGPT熱潮席捲全球,引爆了全球 AI 創業之風,微軟投資了130億美元,最終讓OpenAI進一步鞏固行業領先者地位。公開信息統計,截至2024年10月,ChatGPT月訪問量超過31億次。馬斯克在同年 7 月建立自己的大模型公司 xAI,他和 OpenAI 的關係愈發惡化。

自2024年起,馬斯克正式起訴OpenAI與奧爾特曼,控告其背離最初承諾,並要求賠償損失。訴狀中提到,2016年到2020年期間,馬斯克向 OpenAI 捐贈超4400萬美元,還通過Musk Industries 公司為 OpenAI 在舊金山的辦公室支付租金,且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幫助OpenAI招募頂尖人才。此外,OpenAI還公開了50封與馬斯克的郵件予以回擊。

此次收購之前,馬斯克律師表示,「如果奧爾特曼和現任OpenAI董事會打算成為一家完全以盈利為目的的公司,那麼至關重要的是,慈善機構必須得到公平的補償,以彌補其領導層所奪走的東西:對我們這個時代最具變革性的技術的控制權。」

OpenAI則稱,馬斯克的法律訴求毫無根據且過度,並表示該非營利組織將獲得其在營利性組織中的擁有權的全部價值。該公司在 12 月發佈的文件顯示,馬斯克此前曾支持將 OpenAI 轉變為營利性組織,但由於無法控制它而放棄了。

很顯然,馬斯克正與奧爾特曼陷入激烈的法律和公關戰。

OpenAI僅有650億美金股權價值,但微軟將獲得千億美金利潤

目前,奧爾特曼正在將該OpenAI子公司轉變為一家傳統公司,並計劃剝離原來的非營利機構,後者將持有新營利性公司的部分股權。

去年12月底,OpenAI公佈了全面重組的計劃,它將成立一家盈利性公司,所有商業經營資產及人員都將置於這家盈利性公司的管轄之下;原有的非盈利組織將成為盈利性公司的股東和合作夥伴,專注於與AI相關的倫理、社會公平等問題。原有的、以微軟為代表的外部投資人,均將轉化為新的OpenAI盈利性公司的股東。

有報導稱,作為CEO的奧爾特曼將獲得OpenAI新公司7%的股份,考慮到OpenAI的最新估值已經高達2600億美元,這將使他進入百億美金富翁的行列。不過,這個說法尚未得到官方證實。

(圖片來源於網絡)(圖片來源於網絡)

然而,關於非營利機構的估值問題成為此次收購中最棘手的問題之一。馬斯克的出價設定了一個較高的估值基準,這可能意味著他本人或未來管理該非營利機構的人,將在新OpenAI中佔據較大甚至可能是控股的股份。

馬斯克律師托伯羅夫 (Marc Toberoff) 在今天的新聞稿中所說,非營利組織董事會的計劃是放棄「對OpenAI整個營利性業務的控制權,以換取新的合併營利性實體的少數股權。究竟是誰會做這樣的交易?」 

不過,The Information指出,轉換後,非營利組織將最終獲得 OpenAI 業務約 25% 的少數股權,目前該公司的估值2600億美元,這意味著25%的股份價值650億美元,低於馬斯克的出價。但是,馬斯克團隊忽略了 OpenAI 目前的組織結構。就目前情況而言,長期支持 OpenAI 的微軟有權獲得OpenAI 未來 1000 億美元的利潤,這降低了營利性組織的價值。

目前,馬斯克還獲得多個投資方支持,包括 Valor Equity Partners、Baron Capital、Atreides Management、Vy Capital以及由Palantir聯合創始人Joe Lonsdale領導的風險投資公司8VC。荷李活公司Endeavor的首席執行官Ari Emanuel也通過其投資基金支持該收購。

而早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就職的次日,奧爾特曼在白宮與新總統及其他商業領袖一同宣佈了一項名為Stargate的計劃,計劃在未來四年內向美國數據中心投資高達5000億美元。而馬斯克在X上聲稱Stargate的投資方並未籌集到承諾的資金,並稱奧爾特曼是「騙子」,對此,後者予以反駁。

接下來,馬斯克與奧爾特曼的爭議仍將持續下去。

即便馬斯克不會收購OpenAI,但馬斯克的競購可能會迫使OpenAI重新考慮如何進行轉換新的股權和投資人利益,並可能加劇市場對OpenAI未來的不確定性,從而使新一輪400億美元的籌資計劃變得更加困難。

據報導,軟銀計劃向OpenAI投資數百億美元資金,而OpenAI新一輪籌集最多400億美元,可能使其估值高達3000億美元。

(本文正選於鈦媒體App,作者|林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