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經濟學者盤和林:“六小龍”為什麼在杭州?

封面新聞記者 孟梅 易弋力

日前,遊戲科學、深度求索、宇樹科技、雲深處科技、強腦科技和群核科技等科技新銳頻頻刷屏,杭州“六小龍”名聲鵲起。

何以浙江?何以杭州?這樣的問題近期不僅引發輿論熱議,更激發了各地以及專家學者對於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深入思考。

2月12日,知名經濟學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向封面新聞記者分享了他的深度思考。

以下為文章全文:

“六小龍”為什麼在杭州?其實從根源上來說是一個意外,杭州早年押寶旅遊城市,錯失製造業之後意外走到了今天。當然,另外一點也很重要,電視劇《溫州一家人》你看過嗎,對,就是浙江人的國際視野,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井底之蛙是搞不了科技創新的。

去年最熱的遊戲黑神話悟空,今年春晚最熱的節目宇樹機器人轉手絹,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全球科技大佬討論最熱的話題Deepseek,三大創新無一例外全部來自同一個城市,杭州。有人羅列了杭州最具潛力的六家科技公司,被稱為六小龍,分別是:遊戲科學、深度求索、宇樹科技、雲深處科技、強腦科技和群核科技。

杭州為什麼會科技企業紮堆?

其一、浙江民營企業生長的土壤好。六小龍無一例外都是民營企業,背後是民營資本的支援,浙江民營企業善於抱團,浙商幫浙商,地方政府也幫浙商,為自己人說話,讓民營企業在浙江放開手腳。科創企業要燒錢,幾年甚至十幾年都不賺錢,這個時候必須要民營資本源源不斷的砸進去。而要讓民營資本砸錢,那麼首先民營資本要有錢,其次是民營資本要願意幫助企業,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民營資本要看得到科創企業賺錢的可能性,而這個時候政府對民營科創企業的背書和支援,就尤為重要。所以,浙江有一個適合民營科創企業發展的生態:政府包容,寬鬆,還敢於背書,民營資本就敢來投資,民營資本積極投資,科創企業發展就有底氣。科創企業發展有了成功示範,就能鼓勵民營資本複製成功,加大投入。

其二、因為杭州有阿里。杭州雖然是浙江省會,但其實浙江下屬縣市經濟要比杭州更強,等杭州反應過來要搞製造業,上到五金機電,下到服裝鞋襪,浙江都有地方在造,可杭州在開放的前幾年一直想要搞旅遊城市,甚至杭州四季青原本的商貿優勢,也被義烏搶走了。可上帝關上一扇門,又會打開一扇門,搞市場搞不過義烏商品城,杭州意外從電商殺出了一條新路。阿里系對於杭州科創企業來說,是很重要的力量:一方面,阿里被稱為互聯網科技的黃埔軍校,比如,雷軍千萬年薪從deepseek挖走了羅福莉,而羅福莉進DS之前是在阿里達摩院的,當然,這裡面也有阿里自己的問題,太執著於員工年輕化,35歲危機就是這麼來的。另一方面,阿里的賺錢方式和其他電商不同,一開始阿里是不收佣金的,阿裡通過賣其他服務賺錢,當時互聯網有句話,叫羊毛出在狗身上,由豬買單,淘寶賣直通車,賣廣告位,賣推薦,到後面,賣用戶分析,賣雲服務等方式來變現,這麼一來,阿里就需要四面出擊去找能賺錢的項目,所以阿里什麼都搞,什麼都投,這就給杭州帶出了一批早期的風險投資團隊。很多事,最終落點就在真金白銀,阿里撬起杠杆,民營企業的老闆們再捧捧場,發發力,資本力量就形成了。

其三、因為浙江人走出去。創新,其實基於認知,你賺不到認知以外的錢,而科技創新,往往需要國際視野,山溝溝裡呆一輩子,再努力最後也只會是個做題家,浙江人善於走出去,所以,在很多科技領域,浙江的民營老闆能夠看得比別人更遠一點。我想很多人可能在電視上看到過浙江人的國際化,有兩部電視劇,一部叫《雞毛飛上天》,另一部叫《溫州一家人》,藝術源於生活,其實還是很貼近浙江人的生存狀態。而中國過去45年的大部分科技創新,都需要從國際視野中獲得靈感,所有創新,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舉個例子,deepseek是蒸餾算法,蒸餾就是站在國外AI的肩膀上,那麼首先,你要熟悉國外的AI。從22年11月開始,實際上很多人在說GPT,但真正用過GPT的中國人並不多。

其四、因為浙江人喜歡先立後破。日本和歐盟,在人工智能和互聯網這些科技發展上全面落後,實際上就是因為故步自封,AI還沒有聰明到代替人類,很多專家就開始說AI的危害,很多歐洲人過度關注生活細節,附近造個通信基站都要害怕輻射,科技怎麼能發展起來?所以,戰勝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直面恐懼,浙江人對於科技,都是先幹起來,發展起來,等出了問題再去解決問題,還是deepseek,一開始deepseek就是母公司幻方量化用來炒股的,於是就建立了龐大的算力集群,除了互聯網科技大佬,算力囤積最多的就是幻方量化,結果後面無心插柳柳成蔭,發現deepseek這種方式在AI復合大模型上非常好用,成本很低,這才有了突破。如果一開始就怕AI,完全不可能有如今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