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管理者指南
在數字化浪潮中,生成式人工智能強勢闖入管理領域。多數管理者期待它成為得力思維夥伴,卻面臨應用技能短板。如何跨越這道鴻溝,讓AI為管理賦能?「協同思考」或許是解鎖強大潛能的關鍵,帶你一探究竟。

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對話模型在各組織的應用日益廣泛,許多管理者已經意識到,這項技術的作用遠不止處理簡單的生產任務。如今,三分之二的管理者認為,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潛力成為他們的思維夥伴,提供全新視角、權衡利弊、評估取捨、提升戰略思維並助力領導力發展。然而,儘管對未來的期望頗高,但要實現這一目標仍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僅有30%的管理者表示自己具備以這種方式運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能和知識。
幸運的是,管理者們可以迅速彌補這一差距。基於我們的經驗、大量的交流探討,以及對上萬個提示詞的反復嘗試,我們編寫了一本《生成式AI管理者指南》,其中包含相關說明和工具,以幫助管理者將任何生成式對話AI工具用作思維夥伴。
通過這些技巧,人類與人工智能協同合作,能夠取得單憑各自力量無法實現的高質量成果。我們將這一過程稱為 「協同思考」(co-thinking),本文將為你介紹如何開啟這一實踐。
協同思考的力量
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充當思維夥伴,在諸多事務上大顯身手,無論是撰寫演講稿、 進行根本原因分析,還是製定戰略,都能發揮重要作用。以下來看幾個例子:
- 馬利歐是一家製造工廠的項目經理,他和團隊常常要解決技術難題。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是一項反復出現卻又十分複雜的任務。馬利歐設計了一套與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結構化對話流程,來輔助自己深入思考每個問題。每當出現新問題,他都會調整併測試提示詞序列。
- 金是一家大型消費品公司的公關經理。她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起草新聞稿,同時權衡不同利益相關者可能的反應。金會與人工智能展開雙向對話,讓其扮演特定的利益相關者,就每份草稿的內容與自己展開辯論。金的經驗法則是,在對話中與人工智能相互質疑、相互挑戰。
- 艾米是一家大型科技公司的財務負責人,她負責推動一項變革計劃,該計劃旨在將其所在部門從內部服務提供商轉變為業務部門的戰略合作夥伴。艾米創建了一套生成式人工智能提示詞序列,團隊成員可以使用它來理解並思考如何接受該計劃所需的新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
這些事例展示了一種與人工智能互動的方式,它遠不止簡單地提出問題、點擊按鈕獲取答案。這需要積極的來回對話,具體可參考下表,在對話的每個環節,人類和人工智能都要貢獻想法,並在彼此的思路基礎上進一步拓展。

協同思考的價值不僅體現在最終成果上,還體現在對話過程本身——實際上,價值是在人機對話的各個環節中共同創造出來的。
許多不同崗位的高管都談到將生成式人工智能作為協同思考的夥伴。軟銀的孫正義曾表示:「我每天都在和ChatGPT聊天」,以此來頭腦風暴新的想法和商業戰略。Coursera的傑夫·馬吉翁卡爾達稱生成式人工智能是 「一位不可思議的思維夥伴,正在改變我的工作方式」。
在高層管理人員之外,我們還遇到了各級接納協同思考模式的管理者。法拉利的項目經理華倫丁·馬爾蓋分享道:「在解決技術問題時,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充當協同思考的夥伴,作為方法專家,引導結構化的思考過程,系統地探究問題的根本原因。」 我們相信,這些方法能為任何領導者或管理者提供幫助,現在就是開啟實踐的最佳時機。
如何設計與人工智能的協同思考對話
我們創建了一個四步框架,幫助管理者成功設計與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協同思考對話。
1. 為人工智能設定角色:明確你希望人工智能扮演的具體角色,比如專家、團隊成員或唱反調的人。使用諸如 「扮演成……」「幫我……」「對話的輸出結果將是……」 等引導性語句。
2. 設定對話場景:選擇你期望對話發生的場景。誰將參與對話?是你與人工智能一對一交流,還是一對多交流(例如在團隊會議或研討會上)?
3. 勾勒對話大綱:設想一系列問題和陳述,明確你和人工智能各自的任務。詳細界定人工智能和人類分別需要提供什麼;如果讓對話流程聽天由命,對話就更有可能偏離正軌。
4. 編寫提示詞:根據你擬定的大綱編寫提示詞。你可以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進一步優化提示詞,比如在聊天框中輸入:「我有這樣一個對話大綱,需要你幫我將它轉化為一個結構化的提示詞,以便我們進行對話:‘[插入你的大綱內容]’。」
充分發揮生成式人工智能對話的作用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與聯合利華前全球傳播與企業事務主管傑西卡·湯普金森進行了交流。她分享了自己在學習將生成式人工智能用作協同思考夥伴過程中的一些經歷。「回頭看我最初編寫的提示詞,得到的回覆對我的需求毫無幫助。我不得不改變方法,開始像與同事或代理機構交流那樣與生成式人工智能對話。這種來回的對話顯著提升了結果質量,也讓工具在這個過程中學到了更多東西。」
在你剛開始將生成式人工智能用作協同思考夥伴時,初期結果可能好壞參半。遵循以下這些注意事項中的最佳實踐方法,有助於加快你的學習進程。
該做的事
- 秉持對話思維:把生成式人工智能當作人類合作夥伴來交流。人工智能的運作方式與蘇格拉底問答法有相似之處,能夠通過對話提升你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你可以讓生成式人工智能圍繞你選定的主題或問題引導你進行結構化對話,詳細闡述你的答案,補充被忽略的維度,並提出後續問題。
- 積極參與互動:你必須與人工智能進行來回互動。雙方通過反饋和相互挑戰來貢獻想法,最終共同創造出成果。為了獲得恰當的建議、定製化的答案和有用的提示,你可以先簡要、準確地概述你的情況,並提供清晰的背景信息。然後,通過積極互動進一步拓展交流——分享你的思考和個人經驗,並提出後續問題。
- 向人工智能發起挑戰:如同與人類對話一樣,思考過程中的一些碰撞是很有價值的。要求人工智能提供不同的視角、想法或容易被忽略的選項。不要滿足於人工智能生成的第一個答案,也不要過快認同它給出的內容。例如,你可以問 「我們是否遺漏了什麼重要方面?」 或者 「如果從…… 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會怎樣?」
不該做的事
- 單打獨鬥:如果人們主要依賴自己與生成式人工智能協作,而不積極讓團隊成員參與並互動,就會減少團隊內部的人際溝通和知識共享。這可能會影響團隊的判斷力,削弱預防和應對風險的能力。不要一直獨自與人工智能互動,要定期停下來與團隊成員進行面對面交流,讓其他同事參與到人工智能輔助的工作過程中,向專家尋求反饋,綜合不同的觀點,並鼓勵同伴間相互學習。
- 急於求成:你可能會傾向於快速打字、點擊或推進流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響應速度可能會導致人們不假思索地匆忙行事。你可以要求人工智能幫助你暫停並思考:明確讓人工智能向你徵求反饋,確保你有時間思考和確認後再繼續推進。
很快,掌握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能力的管理者將領先於那些尚未掌握的同行。現在就應該積極投入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應用中,瞭解如何為自己、團隊和企業發揮其價值。確定可以嘗試共同思考模式的任務,區分任務的優先級,記錄其中的收益、風險和經驗教訓,並在團隊內分享。你有責任成為協同思考的榜樣,鼓勵團隊成員討論哪些方面進展順利、哪些地方有待改進,並隨著技術的發展,以結構化的方式收集經驗。
關鍵詞:生成式AI
伊莉莎·法里(Elisa Farri)、加布里埃萊·羅薩尼(Gabriele Rosani)|文
伊莉莎·法里是Capgemini Invent旗下管理實驗室的副總裁及聯合負責人,也是2023年Thinkers50雷達榜單入選者。加布里埃萊·羅薩尼是Capgemini Invent旗下管理實驗室的內容與研究總監。
豆包、Kimi|譯 周強|編校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哈佛商業評論」(ID:hbrchinese),作者:HBR-China,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