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峰會歐盟豪擲2000億加碼AI,萬斯誓言AI美國優先,Anthropic CEO:AI崛起全新「國度」

巴黎AI峰會,美國副總統萬斯直言「AI發展,美國優先」,不接受任何國家的強加監管,拒簽70多個國家和組織參與的「AI宣言」。歐洲「背水一戰」,斥資2000億歐元加碼AI競賽。

在巴黎AI峰會上,美國副總統萬斯(JD Vance)向世界宣佈——美國將主導AI的發展,以及芯片、軟件和規則製定。

與此同時,美國連同英國也都沒有簽署此次峰會提出的「面向人類與地球的包容性可持續人工智能發展宣言」——呼籲AI發展應當「保持開放、包容、透明,安全可靠,遵循倫理準則,同時對人類和地球都是可持續性的」。

萬斯首次亮相,歐美分歧加深

在此次峰會上,萬斯發表了自成為副總統以來的首次重要政策演講。

他表示,特朗普政府正在積極採取「美國優先」的方針,確保最強大的AI系統是在美國境內使用美國設計和製造的芯片來構建的。

如果歐洲想成為「初級合作夥伴」,就必須廢除現有的數字監管制度,以及對所謂虛假信息的互聯網內容的監管。

美國科技公司在歐洲仍然面臨著「大量監管措施」,萬斯說道。

這番講話讓巴黎市中心大皇宮一翼的會場陷入沉默。那些習慣於討論新興AI應用「安全邊界」以及確保技術「普惠共享」的領導人們,在萬斯的講話中聽不到任何這樣的措辭。

萬斯表示,為了AI真正的未來,應該放鬆對AI的監管,而不是加強對AI的監管:

AI將產生無數革命性的應用。如果現在限制AI的發展,不僅會不公平地讓現有行業巨頭受益,而且還將使這一代最具潛力的AI技術陷入癱瘓。

萬斯認為AI會促進生產力,但它並不會取代人類,也永遠不會取代人類。AI將使我們更加高效、更加繁榮、更加自由。

AI發展,美國優先

美國現在是AI的領導者,並計劃保持這一地位。

美國擁有完整的AI技術棧,包括先進的半導體設計、前沿算法,當然還有變革性的應用。

特朗普政府將確保最強大的AI系統在美國建設,且由美國設計和製造的芯片提供支持。

美國AI的領先地位不是偶然的。

通過保持開放的監管環境,特朗普政府鼓勵美國的創新者進行實驗,並進行前所未有的研發投資。

據估計,到2028年,AI領域的投入將達到大約7000億美元,其中一半以上可能會在美國投資。

特朗普政府不會扼殺初創公司和研究生開發創新AI應用。相反,美國的法律將確保大企業、小企業以及所有其他開發者都處於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中。

在總統最近的行政命令下,美國正在製定一項AI行動計劃。新計劃避免了過於保守的監管框架,同時確保所有美國人能夠從這項技術及其變革潛力中受益。

美國不接受強監管

萬斯還批評外國政府對美國科技公司「加緊監管」,稱這種做法令人擔憂。

美國不能也不會接受這一點,並認為這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對雙方都不利。

美國的創新者已經習慣了繁重的國際規則,許多最具生產力的科技公司不得不應對歐盟的《數字服務法》以及其關於內容刪除和打擊所謂「虛假信息」的大規模監管。

對於較小的公司來說,遵守歐盟相關監管意味著支付無休止的法律合規費用,否則就有可能面臨巨額罰款。

為了避免這種困境,最簡單方法就是乾脆封鎖歐盟用戶。

此外,AI行業還急需大量的能源和高質量的半導體。然而,太多國家正在將可靠的能源趕出自己的電網。

AI的未來不會通過擔憂安全來贏得,而是通過發電廠、芯片廠等等這些設施建設的。

萬斯認為,現在除非世界構建起能夠支持AI的能源基礎設施,否則AI將無法騰飛。

如今,一場前所未有的新工業革命即將來臨,堪比蒸汽機的發明。

但如果過度監管使創新者不敢承擔推進這一革命所需的風險,這場革命將永遠不會實現。而如果讓AI被科技巨頭主導,這場革命也無法實現。

萬斯認為往往是那些已經在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的巨頭,在積極要求進行最嚴格的監管。

當一家巨頭要求進行安全監管時,應該問問自己,這種監管是為了人民的利益,還是為了該公司的利益?

屬於歐洲的另一條道路

從萬斯的言論中不難看出,美國與歐洲在AI治理上的分歧正在加深。

歐洲一直致力於通過提升監管力度和限制技術應用來保持在AI監管領域的領先地位。然而面對中美在AI發展方面快速推進,他們也不得不開始考慮將創新優先於監管。

對此,法國總統馬克龍希望,歐洲能走上一條獨屬於自己的路道路——一種既規範AI又不扼殺創新、不過度依賴其他國家的中間立場。

雖然歐盟委員會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也同意馬克龍的觀點,但她並不認為「歐洲已經落後,而美國和中國已經遙遙領先」,因為這場AI競賽遠未結束。

同時,她也為歐盟的監管方針進行了辯護,並指出存在一種「獨特的歐洲式AI」,這種AI專注於「高複雜度的應用場景」,強調協作精神,並採用開源策略,即將底層軟件廣泛共享。

「誠然,AI需要競爭,」她說。「但AI同樣需要合作。更重要的是,AI需要贏得公眾的信任,必須確保安全可靠。」

目前,歐洲的「InvestAI」計劃已經帶來了2000億歐元的AI投資,其中包括200億歐元用於AI超級工廠。其中歐盟出資500億歐元,私營投資者出資1500億歐元。

Anthropic CEO:2030年之前,AI將形成新的「社會」

AI初創公司Anthropic的首席執行官Dario Amodei,雖參加了本次峰會,但並沒有簽署相關承諾。

在本週二,他在Anthropic的官網上,發佈了個人關於巴黎AI峰會的聲明,稱本此峰會「錯失了一次機會」,並敦促AI行業和政府「更加迅速且明確地行動」。

鑒於技術進步的速度,未來的峰會需要在若干議題上更為聚焦和加快行動。 他認為:

到2026年或2027年(幾乎可以確定不晚於2030年),AI系統的能力將可被視為一種全新的狀態,這個狀態就像是一個由極其智能的「人」組成的全新存在,在全球舞台上嶄露頭角——可以稱之為「數據中心中的天才國度」——這種變革將帶來深遠的經濟、社會和安全影響。

AI可能帶來比人類歷史上任何技術都更為巨大的經濟、科學和人道主義機會,但同時也伴隨有必須妥善應對的重大風險。

他在聲明中解釋了保持AI領先地位和安全性的重要性,並 重點強調了AI對勞動力市場和經濟社會的影響。

雖然AI有潛力大幅推動全球經濟增長,但它同樣也可能帶來極大的顛覆性影響。「數據中心中的天才國度」可能是人類歷史上對全球勞動市場的最大改變。

他認為第一步是監測和AI系統對經濟的影響。 Anthropic發佈的《Anthropic經濟指數》,也正是此意。

他呼籲政府應當利用其更多的資源,開展類似工作,並最終確保每個人都能共享AI帶來的經濟利益。

圖靈獎得主Yann LeCun:AI革命不止一場

當我們回顧AI研究的發展歷程時,有一段特別引人深思的時間線——在這期間,一些頂尖研究員基於「時機未到」的共識,主動選擇暫緩研究。

將這段歷史與當前正在湧現的技術浪潮——可能不止一次根本性的AI革命——結合起來,我們就能更好地理解當前商業世界及其他領域的發展動態。

AGI還沒到來

LeCun被問及關於AGI的前景,他表示並不喜歡這個術語。他更傾向於使用「AMI」(Advanced Machine Intelligence,高級機器智能)這個詞。

對於那些聲稱將達到「AI比全人類更聰明」的觀點,他給出了大膽的回答。

智能是線性尺度的想法是胡說八道。

你家貓在某些方面比你聰明,你在其他方面又比它聰明。一個僅值30美元的設備就能在國際象棋上戰勝你。

所以,認為智能是線性發展的,認為我們會在某個特定時刻突然達到AGI的,等等這些想法完全是無稽之談。智能的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他認為,AI確實會以人類的方式變得「智能」,但不存在某個突然的「臨界點」。這一概念,更接近於技術的「奇點」:

可以確定的是,在未來某個時候,我們將開發出能在幾乎所有人類智能領域與人類比肩的系統。

LeCun 還談到了GenAI,並表示它將被新的模型——聯合嵌入預測架構(Joint-Embedding Predictive Architecture,JEPA)所取代。

他說:「GenAI還有三年的壽命。」

至於挑戰,他認為AI的好處遠大於風險。

他說:「每個人都會變得更聰明。AI不會把我們全都殺掉。」

最後,LeCun對這個歷史時刻的定位也提出了看法:

上一次類似規模的創新發生在印刷術發明之後。它推動了知識和哲學的傳播,最終瓦解了歐洲的封建制度,引發了啟蒙運動,催生了美國革命、法國革命和民主制度的誕生。

其影響之深遠,可謂是從根本上改變了知識的本質。AI可能會產生類似的影響,但接下來我們將迎來一個新的文藝複興時期。

參考資料:

https://www.anthropic.com/news/paris-ai-summit

https://www.forbes.com/sites/johnwerner/2025/02/11/more-than-one-ai-revolution-yann-lecun-on-tech-trajectories/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智元」,作者:KingHZ 好睏 ,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