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浪漫可以保鮮,拚多多新質供給如何破解雲南鮮花嬌貴難題?

在昆明鬥南花市,每天下午5點的鍾聲敲響時,成噸的鮮花如潮水般湧入交易大廳。這裏是亞洲最大的鮮切花交易市場,全國每10枝鮮花中,7枝誕生於此。

然而,鮮花產業的繁榮背後,也曾埋藏著隱痛:鮮花樣式千篇一律,消費者已審美疲勞;傳統線下市場對高等級鮮花的盲目追捧,造成性價比花材被大量浪費,鮮花市場客源單一;物流效率的局限也讓嬌嫩的鮮花難以觸達更遠的消費者。直到拚多多等電商平台的介入,這片“花海”才真正翻湧出新的浪花,重塑情人節的浪漫表達。

“新花農”的“情緒價值”革命

淩晨兩點的“花顏悅色”倉庫,水銀燈將夜色照得如同白晝。挑揀花材的阿姨們裹緊羽絨服,將剛摘的洛神玫瑰碼進定製紙箱。她們都是來自周邊的村民或花農,十年前的情人節,她們曾看著自家種的玫瑰因物流延誤在倉庫腐爛,如今,她們手裡的鮮花直連著拚多多“萬人團”,冷鏈貨車每隔兩小時就會專程運輸,發往全國。

“花顏悅色”的主理人,是三位“97後”。

2024年10月,張意豪攜好友劉玉堂、張武將鮮花搬上了拚多多。彼時正值平台推出“百億減免”和“新質商家扶持計劃”的節點——技術服務費等費用減免、流量傾斜、冷鏈物流補貼等政策,讓這個年輕團隊迅速站穩腳跟,並著手“爆改”傳統鮮花銷售。他們瞄準的並非傳統生花苞市場,而是結合花藝裝飾的成品花。

▲“花顏悅色”倉庫里,花材經過多道工序挑選處理後,將飛向全國各地。閔杉/攝▲“花顏悅色”倉庫里,花材經過多道工序挑選處理後,將飛向全國各地。閔杉/攝

在拚多多搜索“情人節花束”,價格從9.9元到999元不等,但銷量最高的是39.9元的“盲盒玫瑰”——消費者付款後隨機收到3-5種稀有品種,如碎冰藍、卡布奇諾等,搭配燙金賀卡和絲帶。這種“未知的驚喜”擊中了年輕消費者的獵奇心理,2025年情人節前夕銷量突破20萬件。

傳統花店一束99朵玫瑰售價數百元,拚多多商家“花點心思”推出“DIY材料包”:包含20枝A級玫瑰、5種配草、玻璃紙、絲帶和教學視頻,樣式更新穎,售價僅59元。消費者小張在商品評論區曬出自己製作的韓式花束:“跟著視頻學,半小時搞定,女朋友誇我比花店還專業!”此類產品複購率高達40%,遠高於普通鮮花。

“傳統鮮花消費者年齡在25-45歲,但成品花的客群是20-35歲的年輕人,他們要的是‘即刻的浪漫’。”張意豪說。花顏悅色將玫瑰做了區分,不再只是傳統的紅玫瑰,橙芭比、愛麗絲……悉數登場,讓消費者在拆封時收穫購物與感官體驗雙重驚喜。

“花顏悅色”倉儲部部長耿帥曾是公司的一名消費者,他從青島跨越了2500餘公里來到雲南,從“等花來”到“追花去”,成為了鮮花行業的資深從業者。

每天,都有數百萬枝鮮花從耿帥手中飛往全國,“我在這裡實現了鮮花自由,我懂花的品質,更懂如何讓它為消費者發揮更多價值,希望從我手裡過的每一枝花都能給它的主人提供獨特的情緒價值。”

▲耿帥跨越2500餘公里,從“花友”成為員工,為更多“花友”把關。閔杉/攝▲耿帥跨越2500餘公里,從“花友”成為員工,為更多“花友”把關。閔杉/攝

這種“情緒價值”的區分創新,讓傳統鮮花有了新的銷售可能。拚多多數據顯示,在入駐不到半年的時間內,“花顏悅色”單月訂單量已飆升至15萬單,成為拚多多鮮花類目的黑馬。

分級與物流:破解“嬌貴”難題

網售鮮花不能只談浪漫,如何在運輸過程中保證鮮花品質,長期以來都是鮮花網售的難點。

以前的鬥南,冷鏈不完善導致的20%損耗率,讓玫瑰成了“時效囚徒”;批發商層層壓價,花農被迫提前採摘未成熟花苞;缺乏分級標準,A級花與C級花混裝運輸……轉機出現在2021年,拚多多引入鮮花分級,重構人、貨、場,顛覆了傳統鮮花交易。當情人節玫瑰預售量在拚多多暴漲,一場靜悄悄的浪漫變革在紅土地下萌發新芽。

“垂直消費分類”策略,讓不同等級的花材各得其所:A級花供給高端客群,B、C級則通過成品花包裝提升附加值,甚至D級花也能用於乾花工藝品。“不同等級的鮮花花苞大小不同,花杆粗細、筆直程度不同,不同品級其實不代表著絕對的品質優劣,鮮花分級讓不同品級的鮮花都能找到目標消費者,花材得以更好利用。”劉玉堂說。

在分級的基礎上,張意豪和劉玉堂進一步細化標準,並針對不同地區設計物流方案:發往北方加裝保溫棉,溫暖地區則用冷鏈鎖鮮,將損耗率控制在3%以下。

▲從採摘、分級、檢驗、到打包發貨,鮮花精細化運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好體驗。閔杉/攝▲從採摘、分級、檢驗、到打包發貨,鮮花精細化運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好體驗。閔杉/攝

如今,在拚多多平台上銷售的雲南鮮花,不僅新鮮度更高,而且損耗率大幅降低,真正實現了從花田到花瓶的高效流轉。

平台上某商家推出的“鑽石玫瑰”系列,99枝A+級洛神玫瑰預售價達1314元,花頭直徑誤差不超過0.5cm;而面向學生群體的C級混搭花束,用9.9元價格創造了單日10萬+銷量。

這種精細化運營的背後,是拚多多對新質商家的扶持——在平台運營人員的建議下,劉玉堂通過“營養劑+真棉花”的保水技術,讓鮮花保鮮時長提升2-3倍。其次,平台聯合物流企業優化運輸鏈路,部分城市實現“半日達”,解決鮮花長途運輸的品質難題,劉玉堂甚至為緊急訂單升級順豐空運,只為“超越消費者預期”。

昆明花拍中心的數據顯示,目前,當地超四成花材通過電商渠道流轉,曾經的“滯銷花”成為如今“悅己經濟”的載體。

情人節前夜,當滿載玫瑰的飛機從昆明升空,飛越山和湖泊直達上海消費者陽台時,這場始於冷鏈物流和分級標準的變革,最終催生的不僅是產業升級,更是一種全新的浪漫可能。

迎情人節消費高峰,團隊拓展至千人

情人節前夜的鬥南花市依然燈火通明。站在5000平方米的大棚里,劉玉堂看著工人們將最後一箱玫瑰搬上冷鏈車。他想起兩年前睡在板房宿舍的日子,如今“花顏悅色”已躋身頭部商家,但他仍堅持每天複盤數據:“鮮花是美好生活的具象化載體,而我們要做的,是讓每個人都能享受這份美好。”

越來越多當地花農加入張意豪他們的團隊,最近鮮花迎來銷售旺季,從採摘、分級、檢驗、到打包發貨等各環節,團隊已拓展至近千人。

▲每天晚間,從田間地頭新鮮送達倉庫的“雲花”,將飛向各地。閔杉/攝▲每天晚間,從田間地頭新鮮送達倉庫的“雲花”,將飛向各地。閔杉/攝

從花農淩晨3點的忙碌,到消費者收到鮮花時的笑容;從傳統批發市場的喧囂,到百億補貼訂單的提示音——雲南鮮花與拚多多的故事,是一場關於效率、創新與溫度的雙向奔赴。它讓花農有了尊嚴,讓消費者有了驚喜,更讓“雲花”成為鄉村振興的鮮活註腳。

從紅土地到千家萬戶,拚多多打造的“新質花路”,不僅讓雲南鮮花跨越了物理距離,更消除了信息差與價值鴻溝。或許正如鬥南花市那幅新刷的標語:“讓天下沒有難賣的花”,這場始於電商的變革,正在書寫中國農業現代化最芬芳的篇章。

正如一位拚多多用戶所言:“以前覺得鮮花是奢侈品,現在它是生活里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