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測比亞迪「天神之眼C」:超預期表現,智能駕駛再進化!

2月10日晚,比亞迪舉辦智能化戰略發佈會,正式推出「天神之眼」高階智能駕駛系統。與以往分批次推出新車型不同,此次比亞迪一次性上市了21款新車,覆蓋王朝網和海洋網兩大系列,包括秦PLUS DM-i、海豚、桑治L EV、漢EV等暢銷車型,甚至還有價格親民的7.88萬元海鷗,實現高階智駕全覆蓋。

在發佈會前,作者有幸在比亞迪深圳總部進行了約30公里的試駕體驗,測試的是搭載天神之眼 C系統的比亞迪秦L DM-i。這是一套基於純視覺方案的智能駕駛系統,配備了5個毫米波雷達、12個攝像頭,以及一顆Orin N/J6M芯片,算力達到84/128TOPS。

儘管目前沒有搭載激光雷達,並且僅支持高快領航(即高速NOA),但該系統的高性價比和強大實用性,使得高階智能駕駛功能能夠進入更廣泛的市場。

比亞迪秦L DM-i智駕版在內飾方面的一大亮點,是方向盤上新增的智駕撥片。智能駕駛的開啟操作非常簡便。車輛進入允許激活智駕的路段時,駕駛者只需輕輕撥動方向盤左側的撥杆,系統便會迅速啟動。預設情況下,智駕系統會以道路限速上限為行駛速度,但駕駛者可以通過系統設置,將車速上限偏移調整為10%,以更好地適應不同駕駛需求。

更令人驚喜的是,比亞迪此次將電容方向盤作為全系標配,顯著提升了駕駛體驗。與扭力方向盤相比,電容方向盤的優勢尤為突出:

  • 扭力方向盤:駕駛者需要對方向盤施加一定的力度,系統才能識別並確認手未離開方向盤。
  • 電容方向盤:只需輕輕搭上手指,系統便可即時識別,無需額外用力,操作更加輕鬆、靈敏,提升了駕控的舒適度和便捷性。

這一升級不僅優化了用戶的駕駛感受,也進一步增強了智能化與人機交互的流暢性。

在試駕過程中,我們剛開始就遇到了一段大曲率的彎道,這對智能駕駛系統在轉向和車速控制方面提出了嚴峻考驗。比亞迪秦L DM-i在應對這一複雜路況時,展現了其卓越的操控性和精準的反應能力。轉向系統既避免了過度轉向可能導致的車輛失控,也有效防止了轉向不足所帶來的彎道過長。與此同時,車速控制系統能夠根據彎道的具體曲率自動調整車速,使得整個轉彎過程順暢而穩定,駕駛者在此過程中能夠感受到極大的信任與安全感。

隨後,變道操作成為另一個測試點。系統展現出了出色的環境感知和實時決策能力。當側後方的車輛快速接近時,系統能夠立即作出反應,輕微調整行駛軌跡,以避免潛在的碰撞風險。一旦確認安全,變道動作便順利執行,流暢而自然。此外,系統的「智慧禮讓」功能也極大提升了行車安全性。若旁邊出現大型車輛,系統會自動保持安全距離,確保車身與大車之間有足夠的空間。

在變道過程中,系統表現出了快速而精準的執行力,能夠根據周圍的交通情況迅速響應並完成操作。同時,駕駛者也可以選擇手動通過撥杆發起變道,系統會立即響應,確保符合不同駕駛者的個性化需求。

秦L DM-i的智能駕駛體驗流暢而穩定。系統的反應沉穩、自然,所有操作都在駕駛者的預期之內,不會產生任何突兀的感覺。在人機共駕模式下,系統同樣表現出色。當駕駛者需要介入時,僅需施加輕微的力量即可順暢過渡;而在鬆開手後,系統能夠迅速恢復自動控制,確保整個駕駛過程的連貫與流暢。這種無縫的人機交互體驗,在避開路面障礙和坑窪時,尤為值得稱讚,進一步提升了駕駛的輕鬆感與舒適度。

在泊車過程中,比亞迪秦L DM-i的「天神之眼」系統同樣表現不凡。面對狹窄的停車空間,車輛能夠迅速識別可用車位,並通過精準的路徑規劃和靈活的車輪控制,實現快速而準確的泊入。尤其是在一些看似無法停車的區域,比如兩輛車之間僅剩半個車身寬度的空隙,系統依靠高精度的傳感器和先進的智能算法,能夠精準判斷車位並穩穩地將車輛停入。

整個泊車過程高度自動化,駕駛者無需下車指揮,系統全程自動完成操作,確保車輛輕鬆、安全地停放在指定位置。這種便捷的智能泊車體驗,大大降低了停車難度,提升了駕駛的舒適性與安全性。

總的來說,比亞迪秦L DM-i搭載的「天神之眼」智能駕駛系統,憑藉其強大的硬件配置和高度智能化的功能,在此次試駕中表現出了超出預期的優異性能。無論是在複雜的彎道駕駛中,還是在變道、停車等日常駕駛場景中,系統都展現出了出色的操控性、精準的判斷力與流暢的人機交互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