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啟動5萬公裡海底電纜項目,比地球赤道周長還長,為AI競賽加碼

當地時間 2 月 14 日,Meta 宣佈將啟動一個跨越 5 萬公里的全球海底電纜項目,該項目的名字叫做 Waterworth,將於今年開始動工。一旦建成,Waterworth 將是全球最長的海底電纜項目。這一長度比地球赤道周長還要長,其將覆蓋五大洲,並在美國、巴西、印度、南非等地設有著陸點,完成之後將能開闢三條新的海洋通道。Meta 表示,其希望利用 Waterworth 這樣的下一代海底基礎設施釋放全球 AI 潛力,並將這一項目稱作是「迄今為止最雄心勃勃的海底電纜項目」。

(來源:Meta)(來源:Meta)

Waterworth 項目將在架構上採取應用創新,它將使用 24 光纖對電纜,並將使用 Meta 的「首創路由」技術以便最大限度地將電纜鋪設在深水中,預計最深可達 7000 米。同時,Meta 還將採用新型埋設技術,以避免電纜因為船錨以及其他危險因素受損。

海底互聯網電纜是互聯網的支柱,也是實現全球互聯互通這一宏偉目標的支撐。2022 年,在火山爆發之後湯加幾乎完全與世界隔絕,這表明了小島嶼國家在國際互聯互通上面臨的獨特脆弱性,同時也凸顯了海底電纜項目多樣性的重要性,即它可以減少服務的潛在中斷。Meta 表示,類似 Waterworth 這樣的海底電纜項目將是全球數字基礎設施的支柱,未來將能承擔全球海洋洲際間超過 95% 的流量傳輸任務,從而能夠無縫地實現數字通信、影片體驗、在線交易等多種功能。

(來源:Meta)(來源:Meta)

在官方聲明中,Meta 特別強調了在印度的機遇,並強調了 Waterworth 項目在 Meta 推廣全球 AI 服務上所能發揮的作用。而就在 Meta 官宣此事的前一天,當地時間 2 月 13 日,白宮發佈了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印度總理莫迪的聯合領導人聲明,其中詳細列出了兩國將在眾多領域展開合作的清單。在這份冗長的文件中包含了一項承諾,即作為防務合作的一部分,美國和印度將共同開發海底技術,同時還提及了 Meta 的 Waterworth 項目,以及印度在其中承擔部分融資的角色。

白宮聲明寫道:「為支持印度洋更大的互聯互通,兩國領導人歡迎 Meta 公司宣佈一項數十億美元、為期多年的海底電纜項目投資計劃。印度計劃投資印度洋海底電纜的維護、維修和融資工作,並且將選用可靠的供應商。」也就是說,出於防務合作的考量,美國將協助印度建設 AI 基礎設施,而 Meta 此次則是美國選中的「官方幫手」。不過,Meta 此舉並非只是為了印度,而是有著方方面面的考量。

(來源: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s-statements/2025/02/united-states-india-joint-leaders-statement/)

首先,Meta 這樣做確實是為了在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印度發展 AI。2024 年末,分析人士就曾推測 Meta 海底電纜項目與印度有著密切相關。Meta 通過此將有機會在印度建立數據中心,進而能夠用於 AI 模型訓練。同樣在 2024 年末,印度信實集團總裁穆克什·安巴尼(Mukesh Ambani)在與英偉達 CEO 黃仁勳的面對面對談中,提到印度正在建設自己的 AI 基礎設施。與此同時,印度信實集團也將在 AI 數據中心使用英偉達的 Blackwell 芯片。

圖 | 從左到右:英偉達 CEO 黃仁勳、印度信實集團總裁穆克什·安巴尼(Mukesh Ambani)(來源:https://www.bollywoodshaadis.com/articles/jason-jokes-how-nita-ambanis-house-is-bigger-than-mukesh-ambanis-antilia-57265)

事實上,印度 AI 產業蘊含的機會不可小覷。印度是當前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對於 Meta 來說這是一塊「大蛋糕」市場。印度有著大約 3.75 億 Facebook 用戶數、3.63 億 Instagram 用戶數和 5.36 億 WhatsApp 用戶數,而這三款產品均是 Meta 旗下產品。Meta 在印度的用戶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國家,而且印度用戶對於 AI 工具也表現出極高熱情。印度對於全球科技企業來說都是一塊「肥豬肉」,比如中國的「小米 OV」等手機廠商都在印度有所佈局。所以,印度 AI 數據中心和雲服務需求的增長,是 Meta 啟動該項目的重大原因之一。

分析人士指出,有了海底電纜項目的支持,印度很有可能會成為「全球 AI 訓練之都」,即 Meta 很可能會圍繞海底電纜項目在印度開展 AI 訓練業務。而 Meta 創始人朱克伯格和印度信實集團總裁穆克什·安巴尼(Mukesh Ambani)早已建立私人交情。2024 年穆克什·安巴尼的兒子結婚,朱克伯格和比爾·蓋茨等人出席了這一婚禮。2025 年初,朱克伯格還和穆克什·安巴尼一起出席了特朗普就職典禮。

其次,對線路和電纜的獨家擁有權將使 Meta 能夠優先獲得容量,以便支持其自有平台的流量傳輸。和Google一樣,Meta 也強調其海底投資將給相關地區帶來的助力,其聲稱像歐洲的「Marea」項目以及在東南亞的其他項目已為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貢獻超過「5000 億美元」。然而,Meta 投資海底電纜項目還有一個更務實的動力:在給來自世界各地的用戶提供內容和廣告時需要使用「流量管道」,Meta 希望自己能夠擁有更直接的擁有權,而不是讓這份權限僅僅掌握在電信運營商手中。根據 Meta 的財報,其在北美以外的收入高於其在美國本土市場的收入。因此,優先考慮專用海底電纜網絡有助於確保流量的服務質量。但是,Meta 仍需與各國運營商進行協商,並且還得解決向用戶設備傳輸數據的「最後一公里」問題。

再次,Meta 這樣做也有地緣政治因素的考量。一位接近 Meta 的消息人士告訴媒體,Meta 設想的路線旨在幫助該公司「避開地緣政治緊張地區」。分析人士指出,Meta 的海底電纜路線將避開紅海、埃及、馬賽、馬六甲海峽和新加坡等地。近年來,已有多次海底電纜因戰爭受到牽連或被直接破壞。受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曾因襲擊船隻損壞了紅海中的電纜。俄羅斯曾被懷疑切斷了一條位於波羅的海的海底電纜。2024 年 11 月,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宣佈將要審查海底電纜的許可事宜,這一舉動為數十年來的第一次,背後原因之一便是美國出於國家安全考慮以及電纜擁有權方面的考慮。而 Meta 的海底光纜一旦建成,它將成為「一條穿越安全通道的線路」的唯一擁有者。

與此同時,全球海底電纜行業正在蓬勃發展,預計到 2033 年將達到 573 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 7.2%。在 AI、雲計算和新興經濟體的數字化轉型推動下,人們對於高速、超低延遲連接的需求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事實上,科技公司越來越不願意依賴傳統電信運營商,像 Meta 這樣的公司早已可以獨立自主,因此它們意識到必須自己動手建設相關設施。

而 Waterworth 項目並不是 Meta 的第一個海底電纜項目,Meta 也不是唯一一家建造自己的海底基礎設施的大型技術公司。在過去十年中,Meta 與合作夥伴共同開發了 20 多條海底電纜,其中包括環繞非洲大陸的 2Africa 海底電纜(參與該項目的其他運營商包括法國運營商 Orange、英國運營商沃達豐、中國移動、非洲運營商 Bayobab 和 MTN 等)。本次 Waterworth 項目則是由 Meta 完全自主擁有的首個海底光纜項目。

美國電信市場研究公司 TeleGeography 的調查數據顯示,在海底光纜的佈局上 Meta 與Google走的是同一路線。此前,Google參與了大約 33 條不同線路的建設,其中一些線路由Google獨自擁有。而其他公司在海底電纜項目中要麼是共同所有者,要麼像亞馬遜和微軟這樣並未完全擁有任何一條線路而是從外部購買。

雖然潛在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但挑戰同樣艱巨。首先,Meta 將面臨巨額資本支出,預計在數十億美元的範圍內,該項目將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完成,可能在多年之後才能實現投資回報。其次,Meta 有可能面臨監管障礙,一些國家的監管部門越來越頻繁地審查關鍵數字基礎設施的外國擁有權,這可能會導致項目延誤。再次,Meta 還面臨著較高的執行複雜性,安裝 5 萬公里的海底電纜是一項高風險的工作,非常容易受到技術故障和其他不可抗力的影響。

但是,Waterworth 項目並非僅僅只是一項資本支出,它也是 Meta 確保其 AI 驅動未來的根本性轉變方式,它能讓 Meta 減少對於傳統電信網絡的依賴,提高對於數據傳輸的控制,而數據正是 AI 競賽中的關鍵資產。在一個數字基礎設施決定競爭優勢的世界里,掌控通信毫無疑問是一種「殺手鐧」舉措。

在歷史上,海底電纜一直由電信運營商共同擁有,像 Meta 這樣的科技公司根據需求租賃容量。而類似於 Waterworth 這樣的項目則打破了這種模式,它讓 Meta 成為容量的直接所有者,從而讓它能夠決定其私有網絡上的流量走向。同時,鑒於 Waterworth 項目的規模極為龐大,這將讓 Meta 在繞過傳統電信中間商的競爭中處於領先地位。

假如 Waterworth 項目果真獲得成功,那麼 Meta 可能會在洲際數據流上形成近乎壟斷的局面,並將形成自己的戰略護城河,這將迫使競爭對手要麼租用帶寬,要麼效仿自己的基礎設施投資。而對於電信提供商來說,這給它們提出了一個致命問題:如果科技巨頭都擁有了基礎設施,那麼傳統網絡運營商將何去何從?為了保持競爭力,這些電信運營商或將被迫轉向企業服務、5G 基礎設施或政府支持的項目。

總的來說,Meta 的 Waterworth 項目的亮相,讓數字基礎設施的「下一個戰場」海底光纜領域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也顯示了 Meta 繼續擴張其「數字帝國」的野心。Meta 的舉動不僅僅是為了連接,而是為了在日益分裂的全球互聯網中確保數字主權。其對於對一條 5 萬公裡海底電纜的押注不僅僅是關於數據,而是關於重新定義對數字高速公路的控制。如果科技巨頭開始擁有並運營自己的數字渠道,那麼互聯網經濟中的權力平衡可能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Meta confirms ‘Project Waterworth,’ a global subsea cable project spanning 50,000 kilometers

Unlocking global AI potential with next-generation subsea infrastructure

Meta plans to build a $10B subsea cable spanning the world, sources say

https://globaldigitalinclusion.org/wp-content/uploads/2024/01/GDIP-Good-Practices-for-Subsea-Cables-Policy-Investing-in-Digital-Inclusion.pdf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s-statements/2025/02/united-states-india-joint-leaders-statement/

https://www.ctol.digital/news/meta-expands-digital-empire-worlds-longest-subsea-cable/

排版:希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