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的第一批受害者,就快出現了

哪吒汽車,被自家客服「捅了一刀」。

前不久,一位車主在和哪吒客服溝通完畢後,對面卻忘記掛斷電話。

可笑的是,前一秒鍾彬彬有禮的客服,後一秒就突然本性暴露,接連「抽水」車主「問問問,問你奶」,當然,這一切全被車主記錄了下來。

這起事故,給本就經營狀況飄搖不定的哪吒汽車來了個火上澆油,哪吒汽車只能把這位客服開除以平息輿論。

不專業的客服,非但不能解決問題,還隨時可能給企業埋一顆大雷。

人力成本又高,搞不好也容易翻車,於是客服行業早就瞄上了「高效又專業」的AI。

客服是第一個被AI顛覆的行業。

就在這幾年,不少消費者在打客服電話時都會打到AI客服那裡去,不管怎麼「轉人工」都無濟於事。

越來越多的線上客服,都在被AI代替,在較為依賴客服的電商、物流、電信等行業,AI客服覆蓋率已超過70%。

其市場規模也從2016年的4.9億元,在2023年飆升至86.9億元,預計到2027年,甚至會高達181.3億元。

儘管AI客服已經非常常見,但對於消費者來說,打客服電話發現對面是AI,大概率是一次糟糕的體驗。

大部分AI客服很難溝通,還經常「答非所問」,用塑料的語音,和程式化的回答讓消費者越聊越氣。

按理說,現在的大模型一個比一個卷,最近的DeepSeek更是「雙商在線」都能給人算命,甚至充當心理醫生了。

DeepSeek都這麼牛了,但為什麼AI客服還有不少「人工智障」?

01 已讀亂回,逼瘋年青人

不管是叫外賣還是打車,AI客服越來越多。

有不少人還是喜歡AI客服的,畢竟如果你回答正確,AI客服反應速度快,態度可靠吐字清晰,比大部分人工客服好不少。

但在應用越來越廣泛之後,大部分消費者對AI客服的態度從嘗試變成了牴觸。

AI客服,最讓人崩潰的就是「已讀亂回」。

有人在裝修公司下單了一套頂燈,本想著再詢問一下色溫的問題,結果得到了一大堆「請重新描述您的問題」的回覆。

也有消費者在淘寶店買了東西發現瑕疵,跟客服一頓輸出後只獲得「抱歉哈親」的機械回覆。

「抱歉」和「請重覆描述您的問題」堪稱最讓人厭煩的AI回覆,甚至比「服務器繁忙,請稍後再試」更討厭。

被AI整崩潰的年青人,終於知道了人工客服的好。

但讓他們更為崩潰的是,隨著AI客服的滲透率提高,真人客服卻變成了稀缺物種。

受夠了AI客服的年青人發現,自己不光要忍受和「人工智障」來回掰扯數個回合,還得再多聽一首歌、多排幾分鐘隊,才能接入人工客服。

有好奇的網民統計了45個不同的客服電話,結果發現平均接人工客服時間為94秒,最長的一家等待了380秒。

而為了讓消費者「轉人工」不是那麼順利,不少APP和平台甚至把人工客服入口隱藏得非常之深,不翻個四五頁根本找不到。

2024年的315期間,就有媒體實測過十餘款APP的客服電話中,沒有「轉人工」的明確提示和通道。

最讓人生氣的是,有的平台就算「轉人工」成功,但對面接起線的確仍是AI客服。

消費者不得不各個化身銀翼殺手,通過隻言片語確認對面是否是真人。

講幾個人類特有順口溜,成了檢測黑話。

比如有消費者提問「宮廷玉液酒」,如果對面回答「一百八一杯」的就是真人,如果硬要回答「請重覆你的問題」,那必然是AI無疑。

不少消費者被AI客服整到崩潰,選擇直接投訴。

在黑貓平台上,關於「轉人工客服失敗」的投訴條數就有30000多條。

也有消費者選擇直接用「向12345投訴你」作為威脅,逼迫平台轉人工。

有客服業內人士表示,AI客服都是按照某種底層邏輯去運行的,這就意味著如果消費者沒有按照AI的規則描述問題,大概率收不到準確答覆。

這就是現在AI客服最讓人不忿的一點,儘管技術進步了,但沒有體現在體驗上。

電子客服並不新鮮,過去的電子客服,完全可以通過「按鍵選擇問題」來搞掂大部分解決方案。

而AI客服之所以出現,就是為了給消費者一個更好、更方便的問題解決方案。

但用了一圈之後才發現,如今的AI客服不僅沒有代替人工,甚至在指令明確性方面不如老舊的傳統系統。

AI,第一次成為行業的絆腳石。

02 降本增效,淪為降本增笑

就算AI再不好用,但也擋不住AI客服的大規模普及。

其實很好理解,站在商家角度,啟用AI客服圖的就是一個「降本增效」。

數據統計,啟用AI客服,會讓客服部門的成本直線下降70%,這對於任何行業來說都是一個十分有誘惑力的數字。

而且,AI客服完全可以做到7×24小時全年無休在線,這一點就能完爆真人客服數條街。

一家早在2019年就部署電子客服的銀行,在當年就在信用卡業務上節省了30%的成本,並在更為簡單的借記卡業務上節省了50%以上。

多年前,就有不少行業啟用了更為方便的電子系統作為獲客手段。

有數據顯示,熟練的真人電話銷售每天最多能撥打300~500個電話,而換了機器人,一天隨便打5000多個。

央視更是在2019年就曝光過AI騷擾電話的氾濫,據統計,有一家公司一年純靠機器人就撥出了4億個銷售電話。

有如此大的節省空間,大部分行業都坐不住了。

雖然AI客服看著很慳錢,但不成熟的AI技術,卻成了行業最大的坑。

2023年的一組數據顯示,銀行行業的人工客服中心接待次數比去年提高了4.6%,但與之相反的是,所有銀行的客服中心從業人員,卻比之前減少了一萬多人。

簡單來說,AI越普及,人工反而越來越忙。

其實這也很好解釋,不少消費者對於效率低下的AI客服越來越牴觸,很多人甚至一聽到AI的聲音就會下意識地尋找「轉人工」的手段。

而人工越來越少,AI卻遠遠未達到足夠「智能」的水平,也難怪會讓消費者的體驗直線下降。

有的企業為了節省用人成本,雖然把心思全部放在拓張市場上,卻沒有部署足夠的人工客服,只能把售後工作交給AI處理。

而在國外,甚至還出現了一批專門瞄準AI的程序漏洞薅羊毛的人。

2023年12月,有一位黑客誘導一家4S店的Chat GPT客服,讓其差點以1美元的價格為其出售一台雪佛蘭。

無獨有偶,還有一位大聰明甚至冒充自己是山姆·奧特曼,讓同一家店免費給他送了一輛車。

在經歷過三番五次的戲弄之後,這家店終於憤而「開除」了Chat GPT客服。

不成熟的AI非但不能解決消費者的所有問題,還會因為「不夠智能」帶來不少問題。

當只顧著「降本」而沒有「增效」時,增加的也只有笑料了。

03 平替「情緒價值」,還需要多少算力?

就算讓商家和消費者同時不滿,AI客服仍然是大勢所趨。

其實,對於不少小的電商商家來說,使用AI客服其實多半是「被逼的」。

有網店商家「抽水」,為了提升服務質量,不少平台都會把回覆客戶的速度作為店舖的考核指標。

而不少小本經營的店舖都無力僱傭專業客服,有的甚至是店主兼任客服,自然無法做到「秒回」來滿足平台的考核需求。

於是乎,價格便宜但是使用體驗糟糕的外包式「AI客服」,幾乎就成了小商家們的唯一解。

此外,人工客服行業的整體衰落,也在加速行業「AI化」。

客服工作又苦又累,還得經常忍氣吞聲接受消費者無理取鬧,幾乎無法久干。

而且,客服工作對專業技能和經驗的要求程度不高,有數據顯示,即便是從業數年的老客服,在薪資水平上也難以和新手拉開差距。

根據2023年的數據統計,在電商行業中,客服的離職率高達30%,是所有崗位中離職率最高的。

前有平台施壓,後有行業衰落,就算是再不成熟的AI客服,也得「趕鴨子上架」,幫消費者解決與日俱增的問題。

但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越來越多的AI問題,已經讓不少消費者的體驗大減價扣,這才造成了客服「越AI越難用」的情況出現。

其實,客服AI的突破口很簡單,就是提升AI的「人味」。

過去的語言類AI,確實在人味方面沒什麼優勢,只能處理一些邏輯較為簡單的問題,一旦遇到複雜問題甚至方言提問,瞬間傻眼。

但現在的國產AI,已經開始在「人味」上做出了重大突破。

比如今年的明星AI DeepSeek,最早就是以「人味」知名的。

當別的AI還在給寵物頭像鬼畜換臉的時候,DeepSeek已經通過可以變化和學習的語氣系統,成為了網民調戲和嘮嗑的對象。

比如在提示詞里加上「說粗口」,就會發現這個矽基「抽水」家,嘴比大多數村口大媽都臭。

有人疑惑,DeepSeek這麼能噴,莫不是拿貼吧老哥的數據訓練出來的。

當然,除了讓AI罵街,DeepSeek也已經進化成了不少人的「人生導師」,不少人在深夜和DeepSeek秉燭夜談,聊工作、聊感情、聊人生和理想。

相比於過去AI「程式化」的回答,很多人都驚豔地發現,DeepSeek在給人類灌心靈雞湯的能力上,不遜色於一些修行多年的大師。

有不少平台和商家也十分懂得追趕風口,開始讓DeepSeek接入自家的AI客服系統,體驗一把最尖端的「人味」AI客服。

但即便強如DeekSeek,也很難直接上手複雜的客服工作。

在很多網民和DeekSeek嘮嗑的過程中,也經常能發現DeepSeek會有個別「已讀亂回」的情況發生。

強如DeepSeek都會偶爾宕機,當它面對更情緒化、問題更複雜的客服工作時,難說會有更好的表現。

其實,想要獲得更加完美的AI客服,有且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繼續在互動式AI方面堆算力,然後繼續費心訓練。

說白了,客服到底好不好用,並不只是人力和AI之間的博弈,而是企業在低廉成本和提高服務質量之間的博弈。

只要花的功夫到位,AI客服才能真正發揮其優勢。

在緊盯著「降本」之前,先確保讓「增效」做到位。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金錯刀」(ID:ijincuodao),作者:宸希,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