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突宣開源計劃:端側模型or小模型二選一!奧特曼在線徵集投票

衡宇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

就在剛剛,奧特曼發了個Twitter,輕描淡寫透露了個大消息:

For our next open source project……

讀到第一句,咱就眼前一亮,OpenAI居然又要有開源項目了?!

仔細讀完整條推文,居然是真的。

奧特曼這條推文就是向大家徵集,OpenAI的下一個開源項目,到底是做什麼更好。

  • 方案1,做一個非常小,仍需要在GPU上運行的O3-mini級模型。

  • 方案2,做一個最好的端側模型。

湊熱鬧的我們隨便一投,發現目前兩個選項的得票率,幾乎不相上下

但,你知道的,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成年人的原則是什麼?

是「我全都要」。

但有的人對奧特曼發起的投票行為表示「迷惑」:

如果你都不知道答案,那問題就大了啊喂。

上次開源,已是6年前的事了

遙想當年——

真的得「遙想」,因為OpenAI上一次開源大語言模型,是2019年的事情了。

2019年2月起,GPT-2開始創建,並於8月開始階段性開源。

到當年的11月6日,OpenAI正式發佈了GPT-2最後一個部分的完整代碼,其中包括含有15億參數的最大版本。

所有版本共4款:

  • 小杯:1.24億參數

  • 中杯:3.55億參數

  • 大杯:7.74億參數

  • 超大杯:15億參數

當時,OpenAI官推表示:

自今年8月以來,我們一直遵循初始分段發佈計劃,通過越來越大的語言模型幫助社區獲取準確度更高的可測試案例。

我們希望這一測試案例能夠幫助開發人員構建起功能更強大的後續模型,同時也積極與AI社區就發佈責任問題開展對話。

誰曾想,這就是OpenAI為開源社區貢獻的階段性句號……

後來,GPT-3,再到最新的OpenAI o3-mini,都木有開源。

無數人詢問過why,OpenAI也多次給出過原因。

譬如競爭壓力和市場變化啊,知識產權保護啊,安全性考慮啊,總之就是戰略調整到「不open」已經是既成事實。

這當然引起了軒然大波,畢竟OpenAI成立時至今,對外表示的初心都是:

為了推動AI的安全性和有益發展,確保AI的發展能夠被廣泛共享,並且對全人類都是有益的。

於是馬斯克經常以此為題,公開指責OpenAI。

很多AI界人士和開發者們,也調侃讓OpenAI改名為「CloseAI」。

網民:為什麼不開源已有的&將發的GPT-4.5/5?

就在這樣的輿論聲中,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轉眼,2025年了。

6年過去了,OpenAI它想開了,又要Open了!

似乎很突然,但草蛇灰線,前段時間OpenAI猛地公開OpenAI o3-mini思維鏈也許就是投石問路的一招。

(雖然被證實公開的不是原版思維鏈)

但從去年至今,奧特曼多次公開表態,(後來的)不開源,是我們錯了」。

10天前,在柏林工業大學的一場圓桌對話當中,奧特曼再一次談到了DeepSeek。

這一次,他沒有避諱地大讚開源模型對世界的貢獻

世界上確實需要開源模型,它們可以為人們提供大量價值。

我很高興,世界上已經有一些優秀的開源模型。

或許,OpenAI內部已經完成了新的戰略調整。

但按照目前推文內容透露的信息,感覺未來幾週將和大家見面GPT-4.5,以及未來幾個月內可能會用上的GPT-5,大概率暫時是不會開源的。

隨著奧特曼這條推文轉發數和討論數的狂飆,網民們有的在左右為難。

有的在「讓我們謝謝DeepSeek」,以及馬斯克——

今天12點,馬斯克的xAI會發佈Grok3。

還有的在對奧特曼貼臉直問:

為什麼不開源已有的模型呢?

為什麼不開源OpenAI已經有的模型呢?為什麼要繼續等待呢?

啊……是啊,為什麼呢?

參考鏈接:

https://x.com/sama/status/1891667332105109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