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售價僅1600刀,拆解宇樹科技機器人帝國:用小米模式吊打波士頓動力

除了DeepSeek外,最火的初創科技公司恐怕要數宇樹科技了。

當杭州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穿著東北大花襖,跳著扭秧歌登上央視蛇年春晚時,對於喜歡熱鬧的中國人而言,最大的驚喜莫過於收到了一個意外的科技紅包。

雖然獲得了足夠高的關注度,但作為一家非上市公司,大眾仍然對宇樹科技知之甚少。

最近,摩根士丹利發佈了一則關於宇樹科技的研究報告。這個報告信息量極大,不僅回顧了王興興創辦宇樹科技的始末,還詳細披露了宇樹科技三大產品線,還總結了高效工程化、自研組件、可定製化、AI/Autonomy(自主能力)四大核心競爭策略。

其中,最大的特點莫過於其驚人的成本控制能力。波士頓動力狗的售價在5-10萬美元,而宇樹四足機器人起步價只要1600美元。

透過這份報告,我們將能夠全面地瞭解宇樹科技。以下是烏鴉君這份研究報告的整理:

01 產品體系拆解:從四足機器人到人形機器人,最高售價9萬美元起

根據大摩研報,宇樹科技的產品體系主要有三類,分別是四足機器人、人形機器人和機器人組件。具體如下:

第一,四足機器人

到目前為止,四足機器人是宇樹科技最核心的產品。宇樹科技面向消費者的四足機器人分別Go系列和B系列。

其中,起價10萬美元的B系列具有顯著更高的性能、電池容量和計算能力。每個四足機器人都提供了一系列先進的傳感器,支持先進的自主性和機器視覺功能,從英特爾RealSense深度攝像頭到足部力傳感器和4D LiDAR。而Go系列比B系列更小巧、更實惠(起價1600美元)。

許多型號還可以升級為配備附加輪子以提高機動性並添加機械臂。管理層聲稱,到2024年,其全球四足機器人市場份額將超過60%。

第二,人形機器人

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模型主要有兩個:H1(23年8月發佈)和G1(24年5月發佈),市場定位是通用型機器人,可用於家庭、商業或研究目的。然而,到目前為止,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的主要客戶仍然是研究導向型客戶,例如大學和AI初創公司。

其中,H1是一款全尺寸的人形機器人,身高5英呎11英吋,配備更大的電池、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大的計算能力。

相比之下,G1更小(4英呎4英吋),價格更實惠,起價為16,000美元,而H1起價為90,000美元。這兩種人形機器人都可以升級,改進雙手以提高靈活性,並配備NVIDIA Jetson Orin SoC模塊以提高計算能力。

第三,機器人組件

除了提供整個機器人外,宇樹科技還製造專有機器人組件,如關節電機、攝像頭和LiDAR傳感器,以支持第三方機器人開發人員。

02 窺探宇樹科技4大核心優勢,從高效工程化到自主能力

在這份報告里,大摩將宇樹科技的商業競爭策略歸結為4點,分別是高效工程化、自研組件、可定製化、AI/Autonomy(自主能力)。具體如下:

第一,高效工程化

成本效益一直是宇樹機器人的核心價值主張之一。

在2016年成立之前,首席執行官王興興在上海大學讀研究生時創造了XDog四足動物機器人。當時,XDog因其獨特的低成本但高性能設計而迅速引起關注,最終導致王興興辭去無人機制造商DJI的工作並創辦了宇樹科技。

宇樹科技沒有依賴昂貴的組件,而是選擇高效工程(最大限度地減少組件數量)並儘可能回收現有技術。例如,為了降低人形機器人的成本,宇樹科技利用為其四足機器人開發的現有技術,同時加快了上市速度。

對比特斯拉的Optimus,Optimus擁有14個線性執行器+14個旋轉執行器;而宇樹科技售價16,000美元的G1人形機器人只有23個關節模塊/旋轉執行器。在一次採訪中,王興興(Unitree創始人)表示,他們的路徑更適合大規模生產。

第二,自研組件

宇樹科技設計了其機器人中使用的大部分硬件,包括執行器中使用的電機和減速器。這能夠讓其在提高機器人的整體性能的基礎上,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

在接受《機器人報告》採訪時,宇樹科技營銷總監Duke Huang表示:

「為了提高性能並降低成本,每個細節都至關重要。例如,減少電線和電纜的數量,減少芯片數量,減少螺絲等工作。這些工作看似微小,但實際上非常關鍵和重要。除了芯片,我們機器人的幾乎所有硬件都是我們自己設計的。」

第三,可定製化

大多數宇樹機器人都可以定製和升級,以滿足特定客戶的需求。每個機器人通常提供不同的「層級」,具有不同級別的傳感器、計算和物理能力。

此外,機器人可以配備各種附加裝置,從人形機器人的改進手到四足動物的輪子和機械臂。宇樹科技能夠提供技術精簡的模型,僅包含客戶所需的內容,這是提高整體成本效率的另一種方法。

第四,AI/Autonomy(自主能力)

宇樹科技是NVIDIA Project Gr00t的官方合作夥伴,這是英偉達推出的人形機器人通用基礎模型。

據大摩透露,宇樹科技的許多機器人還具有(或可以升級為包含)NVIDIA Jetson Orin AGX模塊,以實現板載生成AI功能。

憑藉其機器人上的板載計算和綜合傳感器套件,許多AI機器人初創公司(包括Skild AI和Field AI)已將Unitree機器人用作其最新基礎模型的試驗台。大摩注意到,宇樹科技的幾乎所有機器人都具有自主導航能力,這不需要高級的gen-AI功能。

03 三大目標市場:消費級、工業、教育科研

根據大摩報告,宇樹科技機器人產品的客群群體目前主要覆蓋消費、工業、科研教育等領域。

在消費領域,宇樹科技推出向Go2、Go1和A1系列四足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可以通過宇樹官網直接購買,也可以在亞馬遜和AliExpress等電商渠道購買。

面向消費者的機器人可以通過遙控器或通過iPhone和Android上的Unitree Go應用程序進行控制。儘管面向C端市場銷售,但這些機器人通常配備高端傳感器(例如4D LiDAR)和計算功能(Go2可以升級為使用NVIDIA Jetson Orin)。

在工業領域,宇樹科技將其高端四足機器人推向工業應用,用於檢查、物料搬運、安全和救援等場景。目前,宇樹科技已推出專門針對自動檢查和搜索和救援的定製解決方案,機器人可以完成在災難現場搜尋潛在受害者或自動進行重覆但關鍵的檢查操作,從而限制潛在的人為錯誤並最大限度地提高安全性。

在科研教育,由於某些型號的成本相對較低,宇樹科技機器人經常用於機器人研究和教育。已知客戶包括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史丹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

此外,包括Field AI、Skild AI在內的AI基礎模型初創公司已確認將在Unitree機器人上進行測試。

04 宇樹科技創業始末回顧

宇樹科技由上海大學前研究生王興興創立,他在2013年至2016年的學習期間開發了一款高性能四足機器狗,名為「XDog」。

基於低成本外部無刷電機,XDog因其實惠的物料清單(BoM)和高性能而獲得認可。在XDog影片走紅之前,王興興曾在無人機公司DJI工作過一段時間,這段工作經歷幫助王興興在創辦宇樹早期就拿到了天使投資。

根據最新信息,宇樹科技估值8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約11億美元,公司最大的股東是美團旗下漢海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其他投資者包括Hexagon AB、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祥峰中國基金、經緯創投、中信證券和北京機器人產業投資基金(政府支持的機器人基金)。

宇樹科技的競爭對手包括:優必選科技(9880.HK)、傅氏智能、小鵬機器人、RobotEra和Agibot。在全球的競爭對手有特斯拉、波士頓動力、1X Technologies和Figure AI等。

在四足機器人領域,宇樹科技的主要競爭對手是波士頓動力和Deeprobotics,後者為中國26個省的100多家企業提供服務。Deeprobotics的全地形模型Lynx,展示了其克服各種極端環境的能力,其主要客戶包括國家電網、聯想、寶鋼、中國五礦和幾所知名大學。

宇樹科技的發展時間表:

2013-2016:王興興在上海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期間開發了四足機器狗XDog。該機器人以低成本物料清單(BoM)和高性能而聞名。

2016年6月:在XDog影片在互聯網上瘋傳後,王興興在當地天使投資者的支持下正式創立了Unitree。

2017年9月:發佈了一款改進的四足機器人,稱為「Laikago」,具有專有的電機、驅動裝置和控製器。

2020年1月:發佈了A1四足機器人,旨在成為一種經濟高效的教育和研究工具。在發佈時,Unitree聲稱它是中國速度最快、最穩定的小型四足機器人。

2021年6月:發佈了Go1四足機器人,以超低價格和增強的感知能力而聞名。它還配備了16核CPU+GPU AI計算機,提高了計算能力。

2021年8月:在順為資本領投的A輪融資中籌集了「數千萬美元」,經緯創投、Hexagon AB等參投。

2022年4月:在經緯創投和敦鴻資本管理領投的B輪融資輪中籌集了1億元人民幣(約數千萬美元),Hexagon AB參投。Hexagon還成為Unitree的官方合作夥伴,計劃將Hexagon傳感器整合到Unitree機器人中。

2023年7月:發佈Go2四足機器人,配備4D廣角激光雷達,由專有AI基礎模型控制。起價為1.6萬美元。

2023年8月:Unitree發佈H1,推出其首款人形機器人。該公司聲稱這是「中國第一款全尺寸通用人形機器人」。

2024年2月:在美團、源碼資本和中信證券參與的B2輪融資中籌集了10億元人民幣(1.39億美元)。

2024年5月:發佈G1人形機器人,因其價格(起價1.6萬美元)和靈活性的提高而立即引起關注。

2024年9月:在北京機器人產業投資基金領投的C輪融資中籌集了「數十億元」人民幣,美團、琥珀資本、上海科技創新基金、紅杉資本中國(紅杉)等也參與其中。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烏鴉智能說」,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