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編程本科畢業生手搓三個APP,用ChatGPT兩年狂賺千萬美金!

一個完全不懂編程的人,竟在兩年內用ChatGPT打造出3個爆款APP,年收入突破千萬美金!
這聽起來,根本不可能。但現實中,Blake Anderson真的做到了。

2023年從杜蘭大學畢業後,原本平平無奇,對編程一竅不通的Blake,卻精通於AI工具的提示。
借助ChatGPT,他如今開發出這三款風靡市場iOS版應用:
-
Plug AI(原Rizz GPT):AI約會助手,2023年7月上線,年入250萬美金
-
Umax:顏值管理神器,2023年12月初上線,年入近500萬美金
-
Cal AI:卡路里計算器,2024年上線,年收入超100萬美金

這三款APP收入加起來,差不多有1000萬美金。
而且,全程只有ChatGPT和Blake,就創下了這個商業奇蹟。看來,AI爆紅當下,普通人也能逆襲。
Blake的成功,如何複製?
創業基因,刻在骨裡
「從小我就對創業和賺錢特別著迷」。
在Blake七歲的時候,自己還寫了一本《七歲孩子如何賺錢》的電子書。這本書雖沒能最後出版,這也成為他創業歷程中一個非常小的起點。
在別人還是貪玩的年紀時,他就去做修剪草坪、耙樹葉、鏟車道積雪的活兒、在學校賣糖果。
甚至,他還在RuneScape遊戲里開發機器人來刷遊戲幣,然後在第三方平台上賣掉。
Blake還搭建過以太坊挖礦機,在eBay上賣過仿製波衫。為了推廣波衫,他給Instagram上的梗圖帳號2美元。
他自豪地表示,「我覺得,創業這個基因,可能從小就刻在我骨子裡了」。
上了大學後,Blake有所鬆懈,把大部分時間都泡在派對和朋友聚會。臨近畢業時,他做了一個校園二手市場的應用,但不怎麼成功。
眼看畢業即將失業,他給自己里了一個flag,必須找到賺錢的路子。
當時,一個室友問道,「在約會軟件上怎麼和女生聊天」,這個問題給了Blake很多靈感。
他便思考,何不自己開發一個基於ChatGPT的聊天助手呢。
這也是Plug AI(原Rizz GPT)誕生的過程。

打造爆款APP秘籍
對於許多人來說,更關心的是,如何能夠打造一個瘋狂吸金的APP?
Blake回憶道,2022年11月底12月初,ChatGPT橫空出世之際,當時自己正在杜蘭大學上Walter Isaacson教授的《數字革命史》這門課。
恰好,在ChatGPT發佈幾個月前,他開始嘗試研究GPT-3 API後,大受震撼。
然而,令他不解的是,這麼厲害的技術,為什麼沒有人討論?到後來Blake又開始懷疑自己,可能太過於樂觀,不過還是繼續對其進行深入研究。
ChatGPT發佈那天,Walter Isaacson在課上也是表現的異常熱情激動,他的眼睛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就像孩子看到了心愛的玩具一樣。
他表示,「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那一節課,所有人幾乎都在討論這些新興AI技術,將如何影響世界未來。

要知道,Walter Isaacson可是一位職業生涯輝煌、專門記錄當代最偉大科技人物傳記的作家。人們熟知的祖比斯傳、馬斯克傳,都是由他撰寫的。
上面也提到,當時Blake在大學校園期間,還在看開發二手市場應用,完全沒有涉及到AI。
看到ChatGPT神奇之處後,他決定自己該做點什麼了。
在開發第一款應用Rizz GPT時,他曾用ChatGPT做了很多功課。他發現,輸入對話內容後,ChatGPT的回覆AI味兒十足。
於是,Blake開始研究prompt engineering(提示工程),看看能否通過優化提示詞讓AI回覆更自然。
在不斷嘗試過程中,最終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畢業前夜,Blake突然看到了賺錢的新機遇,即開發一款幫助人們在約會軟件上找到合適的表達方式的工具。
那時候,他發現已經有一款類似的產品。但這個應用沒有爆火,也沒有攻入主流市場。
由此,Blake下定決心從頭開始搭建。
他表示,「我過去完全沒有軟件經驗,就只用Python寫過一點代碼,實話講,是ChatGPT教會了我怎麼開發這個應用」。
ChatGPT手把手教Blake,完成了首個應用的搭建。
其中,99%的代碼都是ChatGPT寫的,後來它還為Plug AI(原Rizz GPT)提供了核心功能。
第一次開發過程,讓Blake迅速積累了一些經驗。後來,在開發第二款Umax時,差不多有85%代碼由AI寫,耗時幾週完成。
在Rizz GPT即將上線之前,Blake又拉來兩個聯創一起幹。他們嘗試了各種營銷手段,但都沒什麼起色。
後來,他在TikTok上花了50美元做了兩次推廣,結果一夜之間,這個應用直接起飛了。
6天內下載量突破20萬,剛上線月收入MRR就達到8萬美元。
有趣的是,當時應用搭建太簡易,連推送通知功能都沒有,也沒做應用評分提醒。應用的主頁非常簡單:一個按鈕,上傳截圖,然後獲得回覆。
後來,Blake和創始人開始惡補,那些本該在上線前就掌握的知識。
Blake根據自己的個人經驗總結道:
很多東西都可以在實踐中現學現賣,最關鍵的是要敢於把產品推出去,尤其是對這種工具類應用來說。
但如果你只是開發一個簡單功能的工具,真沒必要拖著不發佈。就是要先上線再說,收集用戶反饋,看看市場反應如何,其他東西都可以後面再完善。
提到如何要讓產品爆火、破圈、漲流量,Blake認為最關鍵的還是要「反復試錯」,簡之不停地迭代,測試各種新方法。
Rizz GPT用了好幾週才找到竅門。Umax花了一個半月才真正摸索出正確打法。
目前,Blake在做的新應用已經弄了一個多月了,還沒找到最佳路徑。不過目前從收入來看,相對比較可觀,MRR已經到10萬美元。
「就算你突破了第一個門檻,有了一些流量,也不代表你就找到了最終的打法」。
從0到1,ChatGPT成最強導師
Rizz GPT整個開發過程,將近一個月的時間。
之所以做的慢,是因為Blake當時還不熟悉各種開發工具(IDE)。
他表示,「如果讓我重新來一次,特別是做消費類手機應用的話,第一步就是先搞設計。先要想清楚產品的形態,然後再決定用什麼樣的技術棧」。
除了這些,要讓ChatGPT真正幫你寫代碼,需要明確表達自己的需求。
就比如說,Rizz GPT最初的設計很簡單——一個漸變色的背景,上面放個logo,再加兩個按鈕。
而現在更厲害的是,有了多模態能力的ChatGPT,直接上傳設計圖片、截圖,並告訴它「我要做成這個樣子,這些按鈕要實現xxx功能,幫我把代碼寫出來」。
Blake選擇用Swift UI做應用,所以就讓ChatGPT寫Swift代碼,然後再代碼複製到Xcode里預覽。
要是發現兩個按鈕之間的間距不對,他要麼自己動手改,要麼讓ChatGPT繼續調整。
這事真的比你想的簡單多了,你只要敢邁出第一步,張口問ChatGPT就行。
剛開始肯定會遇到一些坑,比如不會用開發工具,搞不懂代碼為什麼跑不通。但學習曲線超級快的,就像隨時有個私人編程教練在身邊指導你一樣。
當然,Blake的成功並非僅靠一人,而是背後整個團隊。
合夥人怎麼選?
所以,小哥是怎麼選合夥人的?
Blake表示,自己合作過不少牛人,每個優秀的人,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特質。而選合夥人,也沒有什麼固定公式。
比如Plug AI這個項目,開始就是三個人一起幹。
他找來兩個之前在校園二手市場應用的合夥人,但幾個月後他和其中一人產生了分歧,所以和平分手。
Blake選擇退出,但保留了股份。
後來,他開始搞Umax這個項目。
開始的時候,基本就是單干,後來把哥哥拉了進來。他想出了一個參考美式橄欖球遊戲Madden的評分系統,這個決定,成為公司發展的重大轉折點。
後來,他們又拉來一個KOL做聯創。
在獨立開發者圈子中,很多人都同意「單打獨鬥最好」這個觀點。
不過在Blake看來,是「寧要85%的西瓜,不要完整的葡萄」。
也就是說,假設你能做對80%的決策,另一個人也能做對80%,並且你們的專長領域不重疊,那麼當你們聯手的時候,正確決策率就能達到96%。
發現顏值APP的風口
在運營Plug AI時,Blake正處於比較困難的時期。
當時他住在家裡,需要去一兩英裡外的星J.巴克辦公。有時媽媽會開車送他,有時需要自己步行。
那時,公司的MRR達到了20萬美元。
當時,11月份他基本就在朋友家的沙發上到處漂,後來又睡哥哥家的沙發,同時一邊琢磨創業點子。
然後,還真被他發現了商機!
他發現,「顏值」這個話題越來越火,已經變成了健身博主的下一個風口。
歸根結底,大多數男生健身,就是為了吸引女生,尤其是在青少年中。所謂「提升自己」,很多時候都是藉口,其實就是希望自己變得更有魅力,提升顏值。
於是,Blake開始深挖這個賽道。
他發現,站在那些想提升顏值的人的角度思考,有幾個共性問題,最明顯的一個就是:我的顏值打幾分?
在社交媒體上,常常看到這樣的求打分問題。

另外,大家都想聽到個性化建議,但經常聽不到。
當時,GPT Vision API剛出來,Blake就就想到,根本不需要訓練什麼AI模型來給臉型提建議,用提示工程就可以了!
他試了一下發現,效果果然很好。
比如如果鬍子稀疏,AI就建議刮掉;如果額頭上長痘,它就會提供護膚建議。
Blake眼睛亮了:這個idea必須要搞!
拚命肝了一個多月後,顏值APP Umax上線了。

在12月份,它的營收就達到了10萬美元,到1月上旬,MRR直接漲到了20萬左右。
Blake想著先慢慢打磨產品,不追求最大化曝光,因為已經有幾十萬下載量了。
不幸的是,這時忽然冒出來一個複製版,把他們做的東西抄了個遍,無論是應用還是營銷策略全部都照搬照抄。
情況不妙,眼看著就要被對方彎道超車。
本來,Blake希望盡善盡美,將產品完善之後再去衝擊百萬下載量,然而市場形勢已經不允許了。
必須干場大的!三天之內,他在KOL營銷上狂砸了超20萬美元。

結果是,他賭對了。這一把,基本把之前所有收入和利潤都All in了,MRR五天內從20萬飆到了50萬以上,單日下載量達到了10萬,第二天達到9萬。
單日收入最高就達到5萬美元。
那段時間簡直瘋了,他完全不敢闔眼,24小時不停地聯繫KOL、寫代碼、溝通工程師和社媒經理。
此後,應用一路上揚,衝到了最瘋狂的高點,如今穩定在每月50多萬MRR的水平。
下一個大項目:Cal AI
Blake並不是富二代,在畢業的時候也得向家裡伸手要錢。
他也從來沒有什麼plan B。Plug AI賺來的錢,全都投了UMAX,而UMAX賺的錢,又要全部押注下一個大項目。
這下一個大項目,就是Cal AI,一個卡路里管理應用。
這次,他們的競爭者有很多老牌玩家,同時在做的大概有50個大公司。
所以,這不是誰要抄的問題,而是怎麼和巨頭掰手腕。
Blake試過的同類產品,沒過兩天就棄坑了,因為太繁瑣。
但Cal AI拍個照就能算出卡路里。除了所有產品都有的掃碼、手動輸入營養素功能,他們的最大賣點就是拍照。

這個項目有兩個聯創,都才17歲。
現在,Cal AI形勢很猛,MRR已經到了10萬美元,上升空間巨大。
所以,Blake為什麼在AI領域創業成功?
他這樣總結道:在舊金山、矽谷科技圈的小世界里,大家聽到的都是千篇一律的東西,很容易陷入一種同溫層。
但真正有創意的想法,往往來自於跳出這個圈子,真正獨立思考。
現在,太多人擠在熱門方向上,少有人去探索還未被關注的領域。
而這,就蘊藏著巨大的機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