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觀察|去年315 曝光企業現形記:領罰、整改與市場出局
封面新聞記者 孟梅 易弋力
一年一度的 “315 消費者權益日” 即將來臨,其中最受矚目的當屬 315 晚會。這台晚會堪稱商業與消費領域的 “春晚”,不僅對市場、品牌及企業發揮著監督作用,更是在 “風險防範” 以及 “防坑、防騙、防詐” 等關乎消費者核心利益的層面,起到了關鍵且無可替代的警示作用。
如今,距離去年的 315 晚會已過去一年時間,那些在晚會上被曝光的企業,當下又處於怎樣的狀況呢?
吊銷、註銷、罰款570餘萬:淋巴肉預製菜企業受嚴懲
當下,預製菜、快手菜等應快節奏的生活和市場需求而生,然而這卻成為了一些不法商家為了追求低成本,使用品質差、甚至有害類食材進行加工的機會。
在去年的315晚會中,一些梅菜扣肉預製菜生產企業被曝光,特別是使用未經嚴格處理的槽頭肉作為原料的情形。據悉,槽頭肉含大量淋巴結、脂肪瘤和甲狀腺,品質差,這一行為引發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高度關注。
天眼查行政處罰信息顯示,涉足問題預製菜生產的安徽東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在2024年4月29日,因未按規定製定並實施生產經營過程控制要求和未按規定查驗產品合格證明的行為,給予警告;並因虛假標註生產日期的行為,沒收虛假標註生產日期的產品2617件,同時處以金額573.4萬餘元的罰款,吊銷東輝公司《食品生產許可證》。

與此同時,天眼查還顯示,對於直接涉事的企業安徽東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已處於註銷狀態。
而同樣涉事的另外兩家企業:安徽廚先生食品有限公司和阜陽市春天食品有限公司均在2024年4月29日被阜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原因是:其他違反食品安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違法行為。並受到420萬元到3891.6萬元處罰總金額的罰款。
一個不防火、一個難滅火:這些知假販假企業被吊銷、沒收非法所得
在去年的315晚會中,防火玻璃被爆從生產到質檢到抽查全流程造假,實為鋼化玻璃“貼標”而成,並無任何防火功能,相關負責人竟然表示:“想要什麼標,就給你打一個什麼標。“
天眼查經營風險信息顯示,2024年4月18日,涉事的三河亮晶玻璃銷售有限公司因“擅自出廠、銷售未經認證的列入目錄的產品;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的產品;冒用認證證書”,被處以吊銷亮晶公司營業執照、總計處罰和沒收非法所得92.9餘萬元。
不僅如此,天眼查天眼風險信息顯示,另一家涉事企業廊坊永彬玻璃科技有限公司也因製造和銷售虛假防火玻璃受到處罰,已於2024年8月28日被註銷。

與火相關無小事,然而這些企業卻因利益而兒戲。去年315晚會中,還曝光了劣質非標滅火器,多不良商家公然兜售,廠商雖常備國標滅火器,但只用於抽查抽檢。企業負責人公然表示:“滅不了火,還可能越燒越大。”
天眼查行政處罰信息顯示,其中涉事的湖南閩湘消防設備有限公司在2024年4月28日,因“湖南閩湘消防設備有限公司在開展消防設施維護保養工作時,書面結論文件未簽名、蓋章,違反了《社會消防技術服務管理規定》第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被處以2800元罰款,不僅如此,在同年5月6日,該企業被株洲市淥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了經營異常名錄。
婚戀欺詐、金融亂象等:重罰、停止服務以至走上被告席
在生活領域,更有不法企業盯上了戀愛婚姻交友這塊蛋糕,只為盈利的企業無所不用其極,不僅嚴重侵犯了用戶隱私,破壞了婚戀平台的信任環境,更讓用戶在尋找愛情的道路上充滿失望與恐懼。
去年315晚會上曝光的珍愛網、戀愛課等婚戀平台企業,存在用戶個人信息泄露和虛假賬號等問題,還利用消費者焦慮誘導購買高價會員服務,部分平台講師甚至將客戶當成 “獵物”,一切營銷手段只為讓消費者掏錢。
天眼查風險信息顯示,深圳市珍愛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涉及多個司法案件,案件身份多為被告,案由涉及服務合同糾紛等。

此外,天眼查風險信息顯示,戀愛課信息技術(廣州)有限公司因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傚法律文書確定義務,被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多次列為失信被執行人(老賴),此外,該公司現存多條被執行人及限制消費令信息。
而在金融領域,被曝光的“同程金融APP”設置 “買禮品卡回收” 換現金的借貸模式,以“先買卡、再回收、再變現”變相發放金融貸款,用戶借款金額與實際到手金額不符,手續費高昂。這種套路讓消費者在借貸過程中利益受損,陷入看似合規實則暗藏陷阱的金融漩渦。
天眼查司法案件信息顯示“同程金融APP”所屬的廣州市螢火蟲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多年來已經是“劣跡斑斑”,近幾年來涉及司法案件27件,59.26%的案件身份為被告,77.78%的案件類型為民事案件。

此外,在天眼查投融資信息板塊還可以看到,同程旅行於 2024 年 8 月初宣佈終止對同程數科運營主體廣州旅金科技有限公司 11.5 億元的收購,廣州旅金是螢火蟲小貸的唯一股東,該收購計劃的終止與同程金融被曝光後的負面輿論等因素有關。
事實上,2024 年 315 晚會曝光的這些企業,無一不在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買單。這不僅是對企業自身的一次深刻洗禮,更是對整個市場的一次警示。誠信經營、質量至上,始終是企業立足市場的根本。在監管部門的嚴格監督和行業自律的雙重作用下,各行業能夠從中吸取教訓,不斷完善和發展,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安全的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