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手起刀落背後

美國聯邦政府大裁員,全球都在盯著看。
馬斯克領導之下的DOGE,手起刀落將達到什麼樣的效果,形成什麼樣的生態,AI治下的小政府能夠成功,都將在全球起到示範效應。
從1月至今,美國聯邦政府裁員效應已經有所顯現,但總的來說,裁員引起的波動不大,裁了就裁了,痛了就痛了,整個社會能夠承受,痛苦之後太陽照常升起,大家照樣過日子。
一、聯邦裁員人數多,影響似乎不大
美國聯邦政府旗下裁員銜枚疾進。
美國人力資源公司Challenger,Gray & Christmas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2月,美國聯邦政府旗下一共有17個機構宣佈裁員,前兩個月累計被裁人數62,530人,相比2024年同期,增長了41,311%。這是可怕的增幅。
裁員數據還在大幅攀升。3月16日,申萬宏源發佈了一份研報《DOGE 衝擊:美國政府如何「過緊日子」?》,截至3月中旬,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已裁員10萬人。
根據美國最近的非農就業數據,聯邦政府裁員對整個社會的影響不大。
下面是美國勞工署公佈的美國非農就業實時情況,這一年來,數據最低的是2024年10月份,從今年1月25號開始有所上漲。

如果把時間週期拉長到10年,最近美國的就業數據幾乎可以說波瀾不驚,此前波動最激烈的是疫情階段,有個如同針狀的快速探底拉升過程,此前此後都在狹窄的區間範圍內波動。

看到這樣的數據,估計特朗普會邪魅一笑,腰板更硬了,人更自信了。
和一般輿論的觀點不用,從數據來看,馬斯克這把手術刀正在進行的是一場精準治療,而非街頭黑幫的無差別掃射。
為什麼全球矚目的重磅消息,實際影響卻不大?
根本原因在於,美國聯邦政府的僱員人數很低,與總就業人數相比不成氣候。
2月10日,21世紀經濟報導披露了相關數據,美國政府機構分為三級:聯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2025年1月,聯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僱員總數分別為302.4萬人、550.6萬人、1506萬人,分別佔全國就業人員總數的1.90%、3.46%、9.47%,合佔14.83%。
就算馬斯克實現了首輪裁員10%的目標,裁掉30多萬人,在美國1億6千多萬的總就業人口中也可以忽略不計;即使最終達到20%的目標,從絕對數量上來看,也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
美國聯邦政府僱員人數在G7集團位居中遊,根據2019年的數據,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加拿大的政府僱員與國內就業總人數的比例分別為14.91%、5.89%、10.63%、15.98%、21.23%、13.21%、19.87%,經濟與合作組織成員國均值為17.91%。
要達到日本的水準,美國政府動的手術還得更大。

美國被迫離職的聯邦僱員,最終只是福山名句的註腳:
時代的一粒灰,落到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二、馬斯克裁員將產生連鎖反應,不能高興得太早
目前美妙的就業數據,未必能夠反映就業真相。
首先,美國的勞動參與率可能被高估。
2025年1月15日,高盛發佈研報指出,2025年美國非農就業將迎史上最大調整,美國移民數據大修,家庭就業預計大幅上修230萬人,2024年12月人口普查調整了其估算方法,並將2021~2024年的淨移民估計上調了350萬,11個基點的勞動參與率上修可能被高估。
兼職者被重覆統計,因此,也可能被高估。
2024年11月27日,工銀亞洲發佈《美國就業市場的再觀察和新常態》,指出兼職者存在重覆統計問題,CES調查(也即非農就業)就業人數被高估。兼職者的就業情況在CPS(家庭端調查)中被計入一次;但CES是對職位的統計,重覆計入了兼職者的第二職業。
疫情前(2019全年)因經濟原因的兼職人數均值為433.0萬人,2024年前9個月該均值小幅升至439.5萬人,佔CES口徑就業人口的比重達到2.8%。
一方被高估,帶來的直接結果是,失業率可能被低估。我們曾經引用過國金證券的研報,目前美國從U1到U6的失業率統計,可能低估了遊離在社會邊緣的、因為找不到工作而躺平的人群數量。
並且,聯邦政府裁員有連帶效應。根據申萬宏源上述研報分析,裁減聯邦僱員可能給私人就業帶來連帶損失,20%的裁員或使失業率升至4.8%。
合約工和編外工,大家都不陌生,我們有,美國也有。申萬宏源的研報顯示,美國聯邦政府全體僱員的實際規模是正式員工的2倍以上,裁減正式員工可能會給私人部門就業帶來連帶損失。
2023年,美國聯邦政府正式僱員210萬人,合約工522萬、補助金僱員231萬人。
外包員工主要為聯邦政府提供醫療、信息技術、工程、培訓、建造等服務。外包員工不計入政府就業,而是計入到私人就業中。
就歷史平均而言,正式員工與外包員工的比重為1:2.6,如果裁員20%,可能將導致聯邦正式員工減少48萬人,附帶的間接失業人數約為62.4萬,合計為110萬人,導致失業率上升0.65個點至 4.8%,非農就業平均每月降低6.1萬人,存在觸發薩姆規則的可能性。
根據薩姆規則,如果失業率(基於三個月的移動平均線)比去年的低點上升0.5個百分點,那麼經濟衰退已經開始。自1970年以來,該指標預測的準確率為100%。
申請聯邦僱員失業補償金的人數在上升。據MoneyDJ網信息,截至2月22日當週,申請聯邦僱員失業補償金的人數(UCFE)從上一週的614人躍升到1,634人,為近四年來的最高人數。
美國ADP (小非農)二月就業調查報告所顯示,新增職位數增加7.7萬人,低於市場預期的14.6萬人及前值(一月)的18.6萬人,僱主在評估未來的經濟環境時狐疑水定,對招聘猶豫不決。
我們已經說過,決定一個社會就業的關鍵是企業,而非政府部門。現狀是,企業跟著聯邦政府一起裁員。人力資源機構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公佈,2025年2月美國僱主宣告裁員人數按年同比上升103% (按月環比升245%)至17.2萬人、創2020年7月(26.3萬人)以來最高,同時也創下2009年同期(18.6萬人)以來最高紀錄,代表現時企業的裁員情況已屬金融海嘯或巨型天災級別。
隨著就業的變化,美國人的薪金也漲不動了。
根據Trading Economics的最新數據,2024年12月,美國薪金同比增長5.70%,但是,美國的薪金增長從1960年到2024年平均為6.18%,2021年4月達到歷史最高值15.40%,2020年4月達到歷史最低值-6.00%。

以目前的就業和薪金增速,如果美國消費品價格維持在高位,雞蛋價格繼續上漲,必然產生尖銳的衝突,那麼,馬斯克的好日子也就指日可待了。
美國的資本和貨幣市場也在下降,意味著美國人以股市為主的財產性收入將下降。
截至3月16日的一週,標普500指數下跌近 2.3%,道鍾斯指數下跌 3%,諾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約 2.4%。3月14日,標普 500 指數較2月19日的歷史高點下跌 10%,正式進入回調階段。
美國的房價也在下跌。
根據搜地產的數據,美國二手公寓價格回到2021年,2025年2月,二手公寓出售中位價為每平方米4973美元,低於2021年6月的5043美元;美國二手住宅價格的中位數進入下跌通道,2025年2月中位價為每平方米2589美元,遠高於2021年1月的1859美元,但已經連續四個月下行。
深受聯邦裁員影響的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公寓和住宅中位價格更是雙雙大幅下降。


普通人需要生活,目前這樣的經濟形勢,對馬斯克繼續推進政府裁員不利,反彈將起於政府內部,畢竟,誰都要生活,誰都要吃飯。
馬斯克的聯邦政府改革,將取得一定程度的象徵性的勝利,但將在人性層面上被扼製,不可能取得徹底的成功。
三、裁員是在練習AI時代小政府,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聯邦政府赤字難題
科技時代,還需要那麼多人力嗎?馬斯克覺得,不需要。科技時代,還需要保留傳統媒體嗎?馬斯克覺得,也不需要。
不管是退出世衛、還是裁撤美國國際開發署82%的對外援助計劃,還是準備撤銷教育部,都是目前特朗普和馬斯克不認可其價值觀、認為投入無效的部門或者項目。
參加馬斯克的公司情況,按照2020年特斯拉發佈的首份多樣性報告,包括董事及以上的管理層只佔其員工總數不到0.4%,減少領導層的數量,能減少多少就減少多少,只要能夠保持運轉就行。
數字化對政府和企業用人有根本改變。2月26日,知乎有大V分析指出,馬斯克的裁員進入了大模型的煉丹爐。
效率部要求聯邦公務員提交週報,殘酷的現實是,「週報」的目的並非提高行政效率,而是進了馬斯克「裁員大模型」的煉丹爐。
據Wired報導,效率部DOGE正在為一款名為AutoRIF的「AI裁員」軟件加點寫代碼,意在加速美國聯邦政府的大規模裁員。他們在實習生裁撤上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並試圖通過讓僱員撰寫週報的方式,把週報信息輸入一個未具名的大語言模型,用AI評估員工是否進入裁員名單。這款軟件或將大大加快當前的裁員流程。
既然裁員可以數字化,用工當然也可以數字化,聯邦政府的少量僱員借用人工智能進行管理,將是裁員成功之後的下一步。裁員太複雜,利益和法律糾葛眾多,能否成功是個未知數。
裁撤聯邦政府僱員,總目標是在數據經濟時代提高效率,降低美國財政赤字壓力。
第一個目標可能達成,第二個目標降低美國赤字壓力幾乎不可能。
申萬宏源研報指出,截至2025年2月,美國政府債務已經超過36萬億美元,赤字率達7.4%,2025財年累計赤字已超1.1萬億。赤字上漲主要源自社保支出、醫保支出、利息支出上漲,導致年初財政支出均高於季節性水平。
效率部不是政府部門,不具備法律權力,主要為諮詢建議和針對特定自主性支出領域的裁量削減,效率部無權削減法定支出,法定支出的削減主要通過共和黨的減稅法案進行實施。
目前,馬斯克宣揚裁減的支出成果沒有受到廣泛認可。截至3月15日,DOGE聲稱已削減1150億美元支出,但CNN等媒體發現統計錯誤、重覆計算、數據修改等問題。參考美國財政部日頻支出跟蹤數據,今年財政支出未明顯下跌,約1.4萬億美元,略高於去年同期水平。
財政支出削減目標約為3萬億,效率部的官方目標是到2025財年末(9月30日)節省1萬億美元。效率部削減的政府合約支出主要集中在國際開發署、衛生與公共服務部等部門,並未觸及以國防為代表的重大政府合約支出。2023年,聯邦政府合約規模7650億美元,國防合約就達到4700億。
核心的削減支出可能依賴於立法行動,由於涉及社保、教育等法定支出削減,在參議院能否完整通過存在不確定性,可能會打個大折扣。
馬斯克費盡九牛二虎之力裁員,如果裁員30%~40%,節省的直接支出規模約為1000億至1500 億美元,關鍵還得削減支出增加收入,這方面仍然是未知數。
不妨把效率部的這次改革視作AGI到來的一次預演,美國政府的應對數字化的主動改革,不管成功還是不成功,對於所有的國家,這都是一次值得重視的實驗,是AGI即將到來之際的風向標。
從長遠來看,一些長期被視作安全的職業,因為依賴規則、流程和制度化可能被AGI突破,反而不再安全。
就像人工智能deepseek自己說的:
職業安全不再僅由「體制保護」決定,而是取決於工作內容是否具備不可替代的創造性、情感交互或複雜情境適應能力。
真正的職業安全,將屬於那些能持續與AGI共同進化、並解決機器無法回答的複雜問題的人。技術進步從未真正消滅工作,而是重新分配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