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強、白客、郭京飛,“窩囊”的三重宇宙

編輯 / 朱 婷
運營 / 獅子座《棋士》開播當天,主演王寶強在微博上感謝了包場的親友粉絲,其中不僅有好CP陳思誠,還有不少普通粉絲(甚至包含一眾嬤嬤粉)。
換成別的明星這麼“雨露均霑”,難免有媚粉嫌疑,但放到寶強身上,一切顯得非常合理,觀眾紛紛打開溺愛模式。
細看如今受歡迎的男明星類型,霸道總裁、憂鬱小生、老幹部這些人設已經不流行了,反倒是那些憨厚中帶著耿直,耿直里帶著窩囊的“普男”們闖出了一片天。
天選老實人王寶強、超絕人夫感白客、窩囊(發瘋版)郭京飛都是這個賽道的佼佼者。
他們不僅在窩囊這個賽道的細分領域各自為王,還憑藉演技和個人魅力成功激活了路人盤。
從遙不可及的霸總到風靡一時的經濟適用男,再到最近的流行的“窩囊”人設,男性角色的賽道在迭代,窩囊和身不由己反倒成了男性角色的魅力時刻。
一、“窩囊”的三重宇宙
雖然都是窩囊賽道,但王寶強、白客、郭京飛卻掌管著不同領域。
寶強表面上是天選老實人,但背後卻藏著一股狠勁兒,是草根逆襲的敘事感。
《士兵突擊》里高城形容許三多“明明是個強人,天生一副熊樣”,許三多即使成了軍營里的兵王,但他還是最“平凡”的那個兵。平時存在感不強,但總能悶聲幹大事兒,窩窩囊囊地修路、守軍營、進老A,特種部隊走一圈,歸來還是成才口中的“三呆子”。
新劇《棋士》里也一樣,他飾演的崔業是個碌碌無為的中年人,沒有社會地位、被同事冷眼孤立、遭到妻子兒子無視,被事業有成的哥哥無形壓製,被生活逼入死角的他開始把自己的能力用為犯罪之中。
崔業是個複雜的人物,善與惡有時只在一念之間,他的“黑化”有更為內在的心理動線,王寶強身上那種“老實人”的氣質很容易讓觀眾接受這種“黑化”,而他背後的那股狠勁兒也加深了這個角色的複雜性。
白客的窩囊中夾雜著人夫感,是女性觀眾眼中好像使勁兒追一追就能得到手的Beta感最重的“窩囊人夫”。
從《萬萬沒想到》到《年會不能停》,白客總是一副班味很重的樣子,在職場上賺點窩囊費,在生活里也是委委屈屈、宜室宜家。
新劇《仁心俱樂部》里他飾演的秦文彬開篇就被離婚,還會偷偷躲起來流眼淚,雖然性子有點軟,但事業有成,是個熱心腸,醫院里雞零狗碎的小事兒他都願意幫一把。
白客的人夫感在於——他能演出“小男人”的“大氣概”,放大了男性性格里溫柔內斂的部分,也滿足了不少女性觀眾對於適合結婚的好男人的幻想。
郭京飛則開創了窩囊賽道的發瘋文學,窩囊中帶點隱忍,但逼急了就開始發瘋。
在《都挺好》《我是餘歡水》《對手》這些作品里他都是看起來很失敗的中年男性,但兔子急了也咬人,被逼瘋後他平等地創死所有人。
新劇《黃雀》里他飾演的郭鵬飛年輕時衝動熱血,中年時沉穩隱忍,死氣沉沉之中還散發著冷幽默,人設非常接地氣。
郭京飛的窩囊賽道更像是普通觀眾的共鳴,跟著他一起窩囊,一起無奈,也期待著有一天真的可以上演發瘋文學,徹底掀桌。
三位窩囊代表各有千秋,且各自深耕賽道,在窩囊的路線中,含金量還在上升。
二、路人緣是門玄學
其實“老實人”的角色人設和明星人設在內娛不算新鮮,但能做到盤活路人緣的卻不多見。
首先顏值不能太高,要普通人感覺高攀得起,丈母娘看了心生歡喜。白客和郭京飛在顏值上不是高不可攀的帥哥,至於寶強則是相親市場上最搶手的老實人類型,七大姑八大姨眼中最會過日子的長相類型,尤其笑起來憨憨的,很容易讓人放棄戒備心,路人緣可謂信手拈來。
在性格上,要麼是像白客這種人畜無害的“小白花”,看起來很好欺負,宜室宜家,很有母性魅力,是夫妻吵架之後,丈母娘都會幫忙的女婿類型。(長胖版的潘粵明也可以走這個路線,如果沒有先前的離婚風波的話更好走。)
另一種就是像郭京飛、胖版沈騰這樣的幽默碎嘴子,親和力十足,是那種上一秒吵完架離家出走,下一秒又買了菜回家做飯的類型。
而寶強作為新時代內娛“魅魔”,更是讓無數路人偏愛和心疼。
前段時間“王寶強嬤嬤”空降熱搜榜,換成其他流量小生搞這一套估計要被網友口誅筆伐,但換成寶強,雖然可能還不懂嬤嬤是什麼意思,但網友不語,只是一味尊重。
在諸多王寶強參與的作品中,觀眾會不自覺地給王寶強非常多的寬容。《大鬧天竺》得了金掃帚獎,寶強坦蕩領獎,等到了《八角籠中》,即使影片不是很完美,但觀眾還是給了不少溺愛。
關於王寶強的表演,黃渤有一個精闢的總結:王寶強極其擅長運用那種無辜又無助的眼神,展示單純善良的一面,這種真誠讓觀眾特別心疼他。
除了演技之外,盤活路人緣還需要戲內戲外的人設統一。
王寶強的大眾形象跟人設高度統一,尤其是小人物的底層敘事,不自覺就會讓觀眾產生強代入感,像他演《樹先生》,那種窩囊與癲狂,讓觀眾相信可能某個山村里就有這麼一個人物。
白客在採訪里已經“承認”了Beta的身份,他那種從掙紮到放棄掙紮的模樣就很有人夫感。至於郭京飛、雷佳音這類的碎嘴子,在生活里也是搞笑擔當。
人設和自我性格高度統一才是討喜路人緣的關鍵,畢竟硬凹的人設早晚有“翻車”的風險。
三、賽道的迭代
長盛不衰的“霸總”題材在經曆多部現偶的滑鐵盧之後,市場終於意識到,時代變了,男性角色需要迭代了。
早年間最流行的人設是霸總+灰女生,那時候無論是韓劇、台劇還是內地劇基本都是這個套路。
台劇《王子變青蛙》《惡作劇之吻》《愛情魔發師》《流行花園》《公主小妹》,韓劇《浪漫滿屋》《我的女孩》《花樣男子》;內地的《一起來看流星雨》《紅Apple樂園》《何以笙簫默》……噓!不少人的腦子就是看這些看壞的bushi。
之後迎合市場的都市劇開始著重塑造從戀愛進入婚姻的經濟適用男,螢幕上逐漸出現一批“小男人”。
《蝸居》《裸婚時代》《媳婦的美好時代》《新結婚時代》《雙面膠》《咱們結婚吧》《漂洋過海來看你》等作品,都是那個時代的產物,也誕生了文章、朱亞文、黃海波等一批男演員。
那個時候“經濟適用男”佔據女性擇偶市場,文章飾演的劉易陽求婚宣言感動了不少觀眾,“我求你嫁給我吧,雖然我沒車、沒房、沒鑽戒,但我有一顆陪你到老的心。等你老了,我背著你,給你當枴杖;等你沒牙了,我就嚼碎了再喂給你吃;我一定等你死了以後我再死,不要把你一個人留在這世上。如果你沒人照顧,我做鬼也不放心。”(用現在的話來說,竟給那些別人不要的東西)
再後來一段時間,內娛開始流行老幹部人設,靳東、張嘉益、霍建華等明星都立過這個人設。老幹部這個人設一方面可以展現博學多才,一方面也能展示反差萌,至今也有不少流量鍾愛這個人設,不過這個人設也是最容易翻車的人設之一。
再後來就是“窩囊”人設,不管正派、反派,總得帶點窩囊色彩,基本輻射了普通人窩囊日常的方方面面。
說到底,內娛的創作審美趨勢在更多靠近普通人,普通人的故事越來越多,對於普通人的人設需求就越大。
當創作無限接近生活,越有活人氣兒的明星,越容易突出重圍。不信,你看寶強、白客,亦或者郭京飛,是不是頂流不重要,一直有觀眾緣、路人盤,才是演員這個行業的殺手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