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錦江啟動民營企業信用建設專題培訓,信用修復助企“重生”

封面新聞記者 易弋力

為提升企業信用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3月27日,國家稅務總局成都市錦江區稅務局聯合成都信用協會在錦江稅務信用建設服務中心啟動了2025年首場“納稅+信用”公益培訓,針對建築安裝行業的民營企業進行信用專題輔導,破解建安行業企業的納稅和信用管理難題。

直擊行業痛點 信用修復成關鍵突破口

信用是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信用一旦受損崩塌,企業將在招投標、融資貸款、政府採購等領域處處碰壁,市場競爭力、品牌形象等都將大減價扣。

本次培訓是錦江區2025年“信用醫生 增信護航”系列培訓第一場培訓,直擊企業信用修復難、痛點,邀請到錦江區稅務局信用專家講解相關政策,針對企業的發展現狀,在稅務方面出現的問題進行了一一剖析和指導。

錦江區稅務局第一稅務所相關負責人指出,“錦江區的民營企業中,建築安裝行業作為資金密集型領域。一些企業因未按規定期限申報、繳稅等原因導致企業納稅信用等級偏低,信用狀況直接影響企業生存發展。此次培訓對於企業提升信用意識,引導企業誠信經營、依法納稅,以及優化營商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成都信用協會相關負責人講解了信用修復的相關知識,演示了信用修復全流程。“企業失信不等於‘永無翻身之日’,通過信用修復即可‘重獲新生’,實現信用水平提升。企業可提交修復申請,協會可指導、協助企業進行信用修復,最快15天可完成信用重建。”

構建全生命週期信用服務體系

通過去年1年的探索,雙方首創了“信用醫生 增信護航”服務模式,邀請各業務領域信用建設方面的行家裡手,組建“信用醫生”團隊,運用稅收大數據為企業精準“畫像”,一對一“把脈問診”企業納稅信用及社會信用情況,形成《企業“納稅+信用”體檢報告》,提供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可操作性的信用提升建議,幫助企業及時掌握自身信用健康狀況。

在活動現場,特別為每家企業發放了個性化定製的《企業“納稅+信用”體檢報告》,並為企業進行詳細的指標解讀。通過精準診斷問題,提供修復路徑,幫助企業更好掌握自身信用健康狀況,更快提升信用水平。

“我們去年因環保處罰導致信用降級,投標屢屢失利。”某建築公司負責人王先生表示,“通過培訓瞭解到我們的納稅信用狀況和信用修復流程,今天已現場提交修復申請,預計4月就能恢復B級信用,這對我們幫助很大。”

記者瞭解到,下一步,雙方將持續深化此服務模式,運用“稅信1+1+1+N”工作法,積極探索納稅信用和社會信用有機結合的新路徑,精準破解企業融資難、資金缺等共性難題,幫助錦江區企業實現信用修復或升級,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信用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