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智能人“通通”2.0發佈,通研院聯合樂聚、宇樹等發起成立通智大腦聯盟
新浪科技訊 3月29日下午消息,在2025年中關村論壇年會期間的“通用人工智能論壇”上,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通研院)發佈了覆蓋通用智能體+行業智能體+社會智能體三大智能體矩陣,推動人工智能從個體智能向社會智能轉變。
會上,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學院院長朱鬆純談到,人工智能的科技創新分為五個層次,五個層級如同冰山結構,“水面以上部分”包括執行層、算法層和模型層,是外在表現,是容易瞭解與實踐的部分。而“水面以下部分”包括理論層和哲學層,是智能內在的、難以測量的部分。理論層即人工智能的數理框架,哲學層則關乎智能的本質。“通通”是由價值、因果驅動的 AGI(通用人工智能)系統原型,其突破性就在於實現了由底層哲學層與理論層到頂層的全棧式創新架構。
“通通”2.0在大會上發佈,相較於通通1.0版本,“通通”2.0在語言、認知、動作、學習、情緒、交互方面實現了多種核心能力的升級:可實現價值與心智驅動的多輪對話,基於交互反饋的推理和學習,多智能體交互。未來它將成為通用底座支撐各類垂直應用場景,進一步學習行業特定的知識和技能,形成千萬個“通用智能人”賦能千行百業,同時與具身智能機器人相結合,為智能製造、智慧城市、養老陪護、數字助理、家用機器人等領域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更好地服務居民日常生活。
通研院自主設計開發的全球通用人工智能數理定義、評級標準與測試平台通智測試(TongTest)發佈;三維場景重建與具身智能數據構建平台“通通到我家”發佈,該平台能“把現實世界搬進電腦”,讓智能體“通通”走進千家萬戶;通用人工智能行業智能體工場(TongAgents)發佈,平台提供了一整套智能體全生命週期的標準化工具鏈,覆蓋智能體的設計、訓練、調試到最後的實際部署全流程;由北京大學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北武院)和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通研院)與共同研發的大型社會模擬器發佈,為社會級智能體學習和實踐的仿真模擬平台。
另外,通研院積極鏈接具身機器人行業夥伴,將“通通”的技術優勢,即人形機器人的“大腦”賦能到機器人本體上。會上,通研院聯合樂聚、宇樹等多家人形機器人公司共同發起成立“通智大腦聯盟”。聚焦垂域場景的通智大腦和具身本體協同研發及應用,將實現在物理空間上具身智能體從感知到決策、從學習到執行的閉環,加速核心技術突破與成果轉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