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供應鏈被算法顛覆?個性、全渠道大爆發!

編輯|楊勇
來源 | 氫消費出品
ID | HQingXiaoFei
傳統供應鏈,那個被視作堅不可摧的老堡壘,竟開始搖搖欲墜,而撬動它的,竟是抖音超市這把“算法選品”的利刃。
傳統供應鏈“地位不保”?
曾幾何時,傳統供應鏈是電商領域的絕對主宰,它們憑藉著深厚的行業積澱、錯綜複雜的人脈網絡,以及穩固的渠道資源,構築起一道看似無法踰越的壁壘。
新興電商玩家,哪怕偶有創新之舉,也大多隻能在其陰影下小試牛刀,難以掀起波瀾。
而抖音超市的出現,卻像是一匹突如其來的黑馬,帶著它那套“離經叛道”的算法選品體系,大搖大擺地闖進了這片傳統領地,誓要掀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
抖音超市的算法選品,絕非虛有其表。
在傳統供應鏈還在固守成規,依賴經驗主義進行商品採購、倉儲和配送時,抖音超市已經悄然踏上了智能化選品的快車道。
它的秘密武器——“區域爆款指數”系統,就像是一位擁有超凡洞察力的預言家,能夠通過對海量用戶行為數據的深度挖掘,精準預測用戶需求,實現商品與用戶的完美匹配。
以2024年抖音與三隻鬆鼠的合作為例,這場跨界聯手,簡直就是電商界的一次“精準打擊”。
針對華東地區的市場特點,抖音超市利用其強大的算法能力,敏銳捕捉到了當地消費者對堅果禮盒的潛在需求,並迅速推出了定製化的產品。
這一舉措,如同在平靜的電商湖面上投下了一顆“精準製導”的重磅炸彈,區域銷量瞬間飆升,增長了驚人的200%,庫存周轉週期也大幅縮短至18天。
這樣的成績,不僅讓業界刮目相看,更讓傳統供應鏈玩家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
而抖音超市的優勢,遠不止於此。在流量與內容生態的協同上,它更是展現出了驚人的爆發力。
抖音那龐大的8億日活用戶群,以及用戶日均120分鐘的使用時長,為抖音超市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流量支援。
短視頻和直播內容,就像是一條條隱形的紐帶,將用戶與商品緊密連接在一起。
2024年“年貨節”期間,抖音超市借助達人直播的魔力,成功引導用戶購買“家庭清潔組合裝”,單日GMV突破2億元大關。
這一驚人數字,不僅彰顯了抖音超市在內容與電商融合方面的卓越能力,更讓其他電商玩家望塵莫及。
更令人稱奇的是,抖音超市在高頻消費場景的複購潛力上,也展現出了驚人的實力。
超市品類中的紙巾、糧油等生活必需品,其複購率本就高於傳統電商,而抖音超市更是通過“新人三單禮”等補貼策略,成功將用戶首月複購率提升至35%,遠超京東超市同期的28%。
這一連串的亮眼成績,不僅讓抖音超市在電商江湖中迅速崛起,更讓傳統供應鏈的“老大哥”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抖音超市短板暴露,生鮮配送成“痛點”
即便是風頭正勁的抖音超市,也並非無所不能。相反,它正面臨著一系列棘手的挑戰,短板凸顯,讓人不禁感歎,原來再強大的“新貴”也有“阿喀琉斯之踵”。
首當其衝的,就是生鮮品類的高損耗率問題。
抖音超市在這方面的表現,簡直就像是個初出茅廬的新手,與老練的盒馬相比,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數據顯示,抖音超市的生鮮損耗率約在8% – 10%之間徘徊,而盒馬則能將其控制在5%以下。
這背後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冷鏈物流覆蓋不足。
就好比一個戰士上了戰場,卻發現自己的盔甲不夠堅固,武器不夠鋒利,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敵人在自己面前耀武揚威。
2024年的華南荔枝季,就成了抖音超市生鮮配送短板的一次“公開處刑”。本應是甜蜜的水果盛宴,卻因為配送延遲,變成了一場“退貨風波”。20%的訂單被退回,用戶們怨聲載道,對抖音超市的生鮮配送信心大減。
而盒馬則憑藉其“30分鐘達”的高效配送服務,成功將損耗控制在了3%,這一對比,讓抖音超市的短板暴露無遺。
正當抖音超市在生鮮領域掙紮時,傳統商超卻開始了絕地反擊。
永輝超市,這個曾經的老牌商超,引入AI補貨機器人後,倉儲效率就像打了雞血一樣,飆升了30%。缺貨率也大幅下降,降低了15%。這一變化,讓永輝在電商大戰中重新找回了自信。
2024年,永輝更是與美團攜手,共同開拓“即時零售”新市場。生鮮品類訂單量同比增長了120%,履約成本也降低了25%。
這一系列操作,不僅讓永輝在電商領域站穩了腳跟,也給抖音超市敲響了警鍾:傳統商超並非易與之輩,它們也在不斷創新,尋求突破。
除了生鮮配送和傳統商超的競爭壓力外,物流基建與成本壓力也是抖音超市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目前,抖音超市依賴第三方物流進行配送,就像是在別人的屋簷下討生活,處處受到限制。
2024年的測算數據顯示,抖音超市的單票物流成本比京東自營高了18%。京東憑藉其“亞洲一號”倉配體系,在北京地區可以實現80%的訂單半日達,而抖音超市的次日達覆蓋率僅為60%。
在追求高效配送的電商時代,這樣的物流差距無疑是抖音超市的一大劣勢。它不僅影響了用戶的購物體驗,也限制了抖音超市的進一步發展。就像是一個跑步運動員,明明有潛力衝刺更快,卻因為鞋子不合腳而步履蹣跚。
抖音超市雖然風光無限,但背後的挑戰和短板也不容忽視。生鮮配送的高損耗率、傳統商超的絕地反擊、物流基建與成本壓力……這些問題就像是一塊塊絆腳石,阻礙著抖音超市前進的腳步。
謀“破局”,生鮮物流成關鍵
即便是算法選品加持的抖音超市,也並非高枕無憂,反而面臨著諸多挑戰,急需尋找破局之道。
面對供應鏈的短板,抖音超市可沒有選擇坐以待斃。它製定了短期和長期的戰略規劃,企圖在補短板的同時,也為自己的未來鋪路。
短期來看,抖音超市選擇了深化與區域倉配服務商的合作,這就像是溺水者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雖然不能完全解決問題,但至少能緩一口氣。2024年,抖音豪擲10億元在長三角新建了5個智能倉儲中心,目標直指生鮮損耗率,誓要將其降至7%以下。
這一舉措,雖然只是權宜之計,但也算是給生鮮配送這個老大難問題找了個暫時的解決方案。
抖音超市的野心,遠不止於此。
從長期佈局來看,它盯上了京東的“產地倉+銷地倉”模式,計劃在2025年自建冷鏈網絡覆蓋50個核心城市。
這就像一隻雛鷹,雖然羽翼未豐,但已經立誌要翱翔天際。雖然前路漫漫,挑戰重重,但只要有決心和毅力,抖音超市還是有可能實現這一宏偉目標的。
除了補足供應鏈短板,抖音超市還在差異化競爭路徑上下足了功夫。它打出了場景化購物體驗這張王牌,結合短視頻內容,打造了“廚房場景購”“母嬰專區”等垂直場景。
這就像是為用戶量身定製的購物樂園,讓用戶在享受購物樂趣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更多的便捷和貼心。2024年的測試顯示,用戶停留時長提升了40%,這不僅增加了用戶的黏性,也讓抖音超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當然,會員體系升級也是抖音超市的一大策略。
它對標山姆會員店,推出了付費會員“抖音超卡”,提供專屬補貼和小時達服務。目標是在2025年讓會員滲透率達到15%,這一舉措無疑是為了增加用戶的忠誠度,並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抖音超市的破局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傳統商超也在加速數字化轉型,企圖奪回供應鏈主導權。
永輝計劃在2025年將AI補貨系統擴展至全國2000家門店,並通過“商超直播”吸引年輕用戶。2024年試點門店線上訂單佔比已經提升至35%,這表明傳統商超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這對於抖音超市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競爭壓力。
【結語】
別以為電商平台和傳統商超會各玩各的,未來它們可是要“纏綿悱惻”了!技術融合正悄然改變零售格局。京東率先出手,在部分城市搞起了“智能供應鏈”試點,大數據、AI齊上陣,運營效率預計飆升25%,傳統商超看了都得眼紅。
這還不算完,個性化和定製化服務也成了新寵。阿里巴巴的“天貓精靈”在門店裡玩起了個性化推薦,消費者購買轉化率噌噌噌漲了18%。看來,以後買東西都得靠“智能小秘書”了。
線上線下融合的全渠道零售模式也火了,70%的消費者都愛這一口,說要享受一致的購物體驗。這背後的推手,還是技術。說到技術,供應鏈優化可是關鍵。沃爾瑪都引入區塊鏈了,食品追溯時間直接砍半。看來,傳統商超和電商平台都得靠技術傍身,才能在零售江湖里混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