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豪賭400億美金融資,卻遭微軟圍剿!改組霸王條款,失敗砍半200億

新智元報導
編輯:桃子
【新智元導讀】OpenAI正在敲定400億美金最新融資,由軟銀領投,而硬性條件是——必須25年年底完成營利性企業的轉型。若改組成功,公司估值衝上3000億。
WSJ獨家爆料稱,OpenAI正在敲定新一輪高達400億美元的融資,堪稱初創企業史上最大融資規模之一。
然而,這筆巨資背後,卻隱藏著一個「陷阱」——
如果OpenAI無法在年底前,成功轉型為一家獨立的營利性公司,便只能拿到一半資金200億美元。

這不僅是一場融資博弈,更是對OpenAI未來發展的一次關鍵考驗。
初期100億已經決定,轉型成功「打全款」
據報導,本輪融資將由日本軟銀領投,預計將貢獻高達300億美金,其餘部分則聯合微軟等其他投資者完成。
如果一切順利,OpenAI的估值將飆升至3000億美元,成為AI領域的「獨角獸之王」
然而,這400億美元並非唾手可得。

資金主要分為兩部分:初始的100億美元已已經決定,但賸餘300億美元能否到位,取決於OpenAI能否在年底前完成轉型。
如果失敗,第二部分的資金將縮水至100億美元,總額直接「腰斬」至200億。
這一條件無疑為OpenAI的改組之路增添了緊迫感。
軟銀作為領投方,顯然希望通過這一條款推動OpenAI加速轉型,確保其投資回報。
而對OpenAI來說,這既是機遇,也是巨大的壓力。
改組最大攔路華(Rover):微軟
作為一家最初以非營利性質成立的組織,OpenAI獨特的結構曾是吸引人才和保持使命感的核心。
然而,OpenAI改組之路將面臨多重挑戰。
首先,它需要獲得最大股東微軟的同意。
作為OpenAI的重要合作夥伴,微軟持有大量股份,對這一轉變擁有否決權,但它顯然不願輕易放手。
據悉,微軟對改組的態度強硬,雙方談判可能是一場拉鋸戰。
此外,加州總檢察長也將對這一轉變進行審查,法律和監管層面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加了複雜性。
更棘手的還有來自外部的挑戰——馬斯克,一直以來通過提起訴訟,,試圖阻止這一改組,進一步增加了不確定性。
馬斯克與OpenAI的恩怨由來已久,他認為OpenAI偏離了最初的非營利使命,此次訴訟無疑是改組進程中的一顆「計時炸彈」。

而這一切的根源可以追溯到2023年底。
當時,OpenAI董事會因奧特曼在溝通中「未能保持一貫誠實」為由,短暫將其免去CEO職務。
這一事件引發了軒然大波,也讓投資者對OpenAI非營利結構的穩定性產生了質疑。
幾天后,奧特曼雖複職,但投資者的擔憂並未消散,反而推動了轉型的呼聲。
200億「生死線」,OpenAI猛闖關
對於OpenAI來說,改組不僅僅是拿到400億美元的通行證,更是關乎生存的關鍵一役。
目前,OpenAI每年虧損數十億美元,用於訓練AI模型、運營系統以及吸引頂尖研究人才。
同時,公司還承諾投入180億美元建設「星際之門」數據中心的項目。
如果只能拿到200億美元,OpenAI的財務狀況將更加捉襟見肘,未來的發展藍圖可能面臨重大調整。
投資者之所以願意持續「輸血」,是因為他們期待手中的可轉換債券在改組後轉為傳統股權,分享OpenAI未來的增長紅利。
如果轉型失敗,不僅資金鏈承壓,投資者的信心也可能動搖。
更重要的是,OpenAI與News Corp等公司的內容許可協議需要持續投入,這些成本同樣不可忽視。
25年收入超127億,但盈利還要等5年
知情人士稱,OpenAI預計2025年收入將實現驚人增長——
從去年的37億美元激增至今年的127億美元,增長超過三倍。

更令人震驚的是,預計明年OpenAI收入將再翻倍,達到294億美元。
而到2029年,這一數字可能飆升至1250億美元。
過去兩年多時間里,OpenAI推出了面向消費者和企業的多種訂閱服務。截至去年9月,其企業版ChatGPT付費用戶已突破100萬大關。
近期,他們還新增了每月200美元的ChatGPT Pro訂閱選項。
此外,公司還在探索為特定AI產品收取每月數千美元的高端定價策略。
然而,成功的背後,也需要付出高額的代價。
開發尖端大模型需要巨額投入,包括高性能芯片、數據中心建設以及頂尖人才的招募。
據悉,OpenAI預計要到2029年才能實現現金流正值。這意味著,儘管收入飛速增長,公司仍需持續投入以保持技術領先地位。
OpenAI的這場融資博弈不僅是其自身的轉折點,也折射出整個AI行業的競爭態勢。
在生成式AI的熱潮中,資金和技術是制勝的關鍵。
OpenAI若能順利完成改組,不僅能穩固其行業龍頭地位,還可能進一步拉開與競爭對手的差距。
但若失敗,它或許將被迫在資金困境中尋找新的生存之道。
400億還是200億?答案將在年底揭曉。
參考資料: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3-26/openai-expects-revenue-will-triple-to-12-7-billion-this-year?srnd=phx-technology
https://www.wsj.com/tech/ai/openais-latest-funding-round-comes-with-a-20-billion-catch-1e47d27d?mod=tech_feat1_ai_po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