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壁智能 CEO 李大海:AI智能體的未來是模型,而非工作流

整理 | 褚杏娟
一直以來,面壁推出的」面壁小鋼炮「MiniCPM 端側模型,在全球開源社區廣受好評。伴隨著端側智能在全球範圍內,日益成為大模型落地的關鍵場景,我們也作為端側模型代表團隊,受到越來越熱切的關注。這段時間,面壁智能 CEO 李大海在中關村論壇上回應了一些熱點問題。
首先,伴隨端側智能日漸火爆、玩家越來越多,常有朋友問:「又有某某公司佈局端側 AI 了,和你們小鋼炮相比,是一樣的路線嗎?」
李大海表示,首先,端側 AI 和端側模型之間存在本質的區別。如今,提到端側 AI,更多強調的是「端側」這一場景,包括在手機、PC、汽車等等場景中發生的人與智能的交互,其背後的模型,既可以部署在雲端也可以部署在本地。
而端側模型則專指完全在本地進行計算和運行的大模型。與雲側模型相比,端側模型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不僅能有效避免數據上雲、解決用戶數據和隱私安全的顧慮,還能夠突破網絡環境的限制。
」隨著端側模型性能的不斷提升,我們已經多次實現了超越預期的表現,甚至在某些特定場景中,屢屢取得超越雲端的卓越成績。小鋼炮,擁有自信的底氣!「李大海說道,」在端側部署中,軟硬件的完美適配至關重要。以汽車行業為例,我們已全面適配各類主流芯片,實現毫秒級的驚人響應速度,為用戶帶來流暢而極致的智能交互體驗。「
第二個問題,面壁長期被業內稱為」最懂 Agent 的大模型公司「,最近不少公司都加入 Agent 大軍了,怎麼沒聽到面壁有什麼動靜?
對此,李大海表示,」作為智能體研究的前沿探索者,我們認為大模型與 Agent 是一體兩面、密不可分的關係。當大模型需要與環境進行交互、為人服務並進入生產環節時,就可以認為它已經具備了 Agent 智能體的特性。基座大模型,在 Agent 智能體能力的發揮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李大海比喻大模型與 Agent 的關係,如同西紅柿就是番茄,馬鈴薯就是土豆,把大模型送去上班就是 Agent。
如今,大家越來越能體會到,每當模型版本迎來重大更迭或能力實現質的飛躍時,往往會吞沒上一代模型所支撐的全部應用生態。當前的 Agent 智能體,亦存在諸多短板——如規劃能力不足、長期上下文記憶薄弱、長期任務表現不佳等通病,這使得目前的 Agent 智能體難以支撐穩定且持續的高效交互。
」我們愈發認識到,模型本身,而非工作流,才是未來 AI 智能體的發展方向—— 模型即 Agent,模型即產品,模型即交互。把小鋼炮,這個端側模型送去上班,就是 Agent!「李大海說道。
目前,面壁端側模型已成功在汽車、手機、具身智能、AIPC、智能可穿戴設備等多個主流方向推進「就業」,逐步形成了繁榮的落地應用生態。
演講中,李大海發佈了小鋼炮超級助手 cpmGO——首個純端側智能助手。
據悉,小鋼炮超級助手 cpmGO,作為首個純端側汽車助手,在智能座艙方面具有跨越艙外至艙內的全鏈條感知、決策與執行能力,實現了端到端的智能化應用。它具有視覺、語音、多模態、圖形 UI 交互、融合感知、意圖判斷與執行等豐富能力庫,為智能座艙帶來了感知與智能的全面升級。通過端雲協同,可以充分地賦能智能座艙產品,提升用戶體驗。
聲明:本文為 InfoQ 整理,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