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遊戲本安靜又清涼?酷睿Ultra 200HX新品殺瘋了!

來源:雷科技AI硬件組 | 編輯:TSknight

3月29日,英特爾於北京正式公佈了酷睿Ultra 200HX系列,雷科技作為受邀媒體全程參會,並為大家帶回第一手報導。酷睿Ultra 200HX系列作為英特爾的新一代高性能移動平台,將採用全新的架構和封裝工藝,在能效比、極限性能和AI性能等方面帶來全面提升。

恰逢NVIDIA的RTX 50系移動端正式上市,今年也將是遊戲本大更新的一個重要節點,不少硬核玩家估計都在摩拳擦掌等著入手新遊戲本,不過在此之前,先來看看英特爾的酷睿Ultra 200HX系列到底表現如何。

更高能效、更高性能,

遊戲本市場變天了?

首先來看看酷睿Ultra 200HX系列的實際參數,該系列共有六款產品:

  • 酷睿 Ultra 9 285HX:8P+16E,24 核 24 線程,最高頻率 5.5 GHz

  • 酷睿 Ultra 9 275HX:8P+16E,24 核 24 線程,最高頻率 5.4 GHz

  • 酷睿 Ultra 7 265HX:8P+12E,20 核 20 線程,最高頻率 5.3 GHz

  • 酷睿 Ultra 7 255HX:8P+12E,20 核 20 線程,最高頻率 5.2 GHz

  • 酷睿 Ultra 5 245HX:6P+8E,14 核 14 線程,最高頻率 5.1 GHz

  • 酷睿 Ultra 5 235HX:6P+8E,14 核 14 線程,最高頻率 5.1 GHz

嚴格來說,基本可以分為三個產品線,同產品線之間的性能差距並不算大,不過在實際使用中,更高一級的型號在超頻性能、能效比上其實表現會更好。因為均採用相同的8P核設計,所以Ultra 7與Ultra 9的遊戲性能差距並不會太大,對於遊戲玩家來說是個好消息。

不少人可能好奇,HX系列與之前發佈的H系列有什麼區別?從參數來看,HX系列擁有更高的主頻、三緩以及功耗上限。而官方給出的定義則是HX系列核心與桌面端同規,換言之你可以將其視作桌面端處理器的移動版,其極限性能與同型號的桌面端十分接近。

對比前代的i9-14900HX,酷睿Ultra 285HX的單核性能提升10%,多核性能提升19%,雖然性能提升幅度不小,但是如果對比主頻的話,大家會發現其實最高主頻甚至更低了,更低的主頻卻有更高的性能?這一切都得歸功於新的架構。

得益於對能效核的重構優化,酷睿Ultra 200HX系列的能效核性能相當於以往的性能核,同時還有著更好的能效,這使得處理器可以在低功耗下發揮出比前代更高的性能,對於遊戲本來說,這一點非常關鍵。

從官方給出的參數來看,僅需55W的供電輸入,酷睿Ultra 200HX系列就可以提供比前代更高的性能,而前代則需要達到105W的輸入才能提供接近100%性能輸出。50W的功耗差距或許放在桌面端不算什麼,但是在移動端就差距明顯了,不管是續航還是散熱都會有明顯差別。

而且,CPU可以在更低的功耗下達到性能極限,也意味著筆記本電腦可以為顯卡提供更高的功耗支持,可以顯著提升顯卡的性能表現,特別是RTX 50系等高端顯卡上,功耗差異帶來的遊戲性能變化非常明顯。

在發佈會中,英特爾還提到了平衡電源模式下的遊戲性能表現,這是一個被不少人都忽略的點。一般來說,遊戲本都會選擇性能模式來運行,此時處理器的性能得到最佳釋放,但是風扇的模式設置也會更加「狂暴」,也就是用高轉速來換取高散熱效率,這個模式下電腦的散熱噪音會非常明顯。

而平衡模式則是針對日常使用的模式,會綜合續航、性能和散熱噪音,尋求一個平衡的體驗。英特爾從玩家的實際體驗出發,針對平衡模式做了專門的優化,結合高能效比,使酷睿Ultra 200HX系列在該模式下同樣可以表現出色,對比前代遊戲幀數普遍提升20%以上,這也意味著玩家以後不用再頻繁切換模式來確保體驗了。

此外,基於酷睿Ultra 200HX系列的NPU模塊,遊戲本的AI算力不再完全依賴顯卡,可以將AI助手的算力需求轉給CPU負責,完全釋放顯卡的性能。在現場展示中,開啟AI遊戲助手後,如果使用的CPU內置有NPU,遊戲幀數幾乎不會受到影響,作為對比,無NPU的情況下因為需要借助顯卡的算力,會導致幀數下降10-15%。

不只是遊戲,NPU在日常應用中也可以作為AI加速模塊來使用,支持如本地的AI助手、生產力軟件的AI加速器等應用,使筆記本電腦可以在續航加強的核顯輸出模式下繼續維持AI功能的正常運行。

最後,英特爾也提到了對遊戲本的未來看法,隨著高能效比的處理器和顯卡成為主流,未來的遊戲本正在往高性能、低噪音、長續航和強AI的方向發展,之後可能不存在遊戲本,所有的遊戲本本質上都是「全能本」。

現場體驗:

Intel讓遊戲本更安靜、更清涼了

在發佈會現場,英特爾還搭建了一個新品展示區提供現場體驗,ROG、雷神、惠普等主流品牌的遊戲本均有在現場展示,且全部搭載RTX 50系顯卡。除了筆記本電腦外,華碩在收購了英特爾的NUC業務後,其高端子品牌ROG也是帶來了新一代的NUC PC,以迷你的體型為用戶提供出色的性能體驗。

以雷科技的現場體驗來看,酷睿Ultra 200HX系列的表現確實出色,特別是在高性能狀態下的噪音和發熱表現有了明顯提升,在實際遊戲過程中,筆記本電腦的散熱噪音比前代降低了很多。

此外,CPU功耗的降低也讓筆記本電腦的散熱壓力得到一定緩解,過去幾年里,為瞭解決高性能CPU和GPU的散熱問題,很多遊戲本都採用了多風扇設計並引入均熱板、液態金屬等散熱技術,雖然效果確實不錯,但是也帶來了很多額外的成本。

隨著酷睿Ultra 200HX系列的上市,我們應該會看到更多長續航的輕薄高性能遊戲本。類似的產品更新其實在去年也發生過,隨著酷睿Ultra系列(第一代)的更新,酷睿Ultra+RTX 4060的輕薄本就如同雨後春筍般冒出來,雖然價格往往偏高,但是考慮到其商務屬性的定位,其實已經比以前的高性能商務本要更具性價比。

整體來看,現場展示的遊戲本大都定位高端市場,如ROG的槍神、惠普的暗影精靈MAX等,也都是即將首批上市的RTX 50系遊戲本,並且基本都採用Ultra 9 285HX和Ultra 9 275HX。

從雷科技在現場瞭解到的價格信息來看,定價基本都在15000元以上,只有少數幾款定價在13000-14000元左右。不得不說,在RTX 50系遊戲本上市的初期,定價確實有點高,不過實際體驗下來,遊戲幀數確實比此前測試的RTX 4080筆記本表現好不少,對於硬核遊戲玩家來說還是可以考慮升級的。

在國家補貼的支持下,現在確實是個更新換代筆記本電腦的好時機,從英特爾給出的數據來看,隨著國補上線,去年第四季度的遊戲本銷量增長17%,而萬元以上筆記本電腦的銷量更是增長80%,HX系列的高端遊戲本在2024年的中國區全年銷量也達到340萬台。

對比歐美市場的遊戲本銷量,不難看出中國玩家對筆記本電腦的性能要求更高,而且更新換代更快。當然,市場因素的影響也十分明顯,作為全球最主要的PC生產國家,中國也擁有最多的PC品牌,激烈的競爭下產品性能自然就成為了品牌必爭之地,在今年年初,RTX 4060為主的高性能遊戲本價格一度跌到四千元檔位,這在以前確實很難想像。

隨著搭載酷睿Ultra 200HX系列和NVIDIA RTX 50系的新一代筆記本電腦陸續上市,遊戲本市場估計也將迎來新一輪的競爭,加上雷神等品牌的出海計劃在緊鑼密鼓的籌備和推動,估計全球的遊戲本市場也將迎來一次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