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動網絡直播高質量發展?成都這場論壇乾貨滿滿

封面新聞記者 易弋力

最新發佈的《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5)》顯示,職業主播規模已達到3880萬,網絡直播不僅成為新主流消費場景,還極大地激發了傳統行業的發展潛力。

近日,作為第十二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的重要活動之一,網絡直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成都舉行,助力行業構建良好生態,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技術驅動與內容升級

網絡直播+業態的融合創新

中國網絡視聽協會短視頻和直播工委會理事長魏黨軍在發言中提到,技術進步正成為網絡直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AR導航、數字伴遊、4K、8K超高清、空間音頻,實時三位重建等技術推動著文旅直播從眼球經濟向體驗經濟的躍遷;智能生成算法也正在重塑創作流程,將專業製作用戶共創的邊界轉化為協作界面,使每個用戶既是觀演者,也是參與者。”

1905 電影網副總經理、電影頻道融媒體中心副總編輯王程在談到網絡直播對傳統媒體,特別是電影專業媒體的影響時同樣提到,網絡直播為傳統媒體的話題傳播建立起了“虛擬的大眾廣場”。以電影頻道近期推出的《哪吒之魔童鬧海》“百億進行時”融媒體直播為例,網友通過彈幕、點讚、實時互動等形式真正成為內容的參與者,和“百億項目”的見證者。

騰訊雲智慧傳媒行業專家王曉月則從技術專家的角度展望了行業未來升級發展的方向,在直播場景創新方面,利用AR、XR 技術提升直播參與感和沉浸感,以技術迭代升級為行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直播+文旅”產業融合

沉浸式體驗與在地經濟激活

網絡直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為其發展開闢了廣闊的空間。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董晨宇提出“直播不是行業而是手段”的觀點,“直播+”模式已深度影響中國經濟態勢,成為各行各業轉型升級的催化劑。

“直播+文旅”就是典型案例,文旅直播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有效激活了在地經濟,已經成為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新引擎。淘天集團執行總編輯聶星華談到,近年來淘寶直播已從傳統的帶貨模式更多嚐試與各地文旅結合,通過淘寶主播戶外探索和溯源的形式,在全方位展示當地文化、非遺技藝和特色產品的同時,對在地經濟也起到了顯著的拉動作用。

麥芽傳媒副總裁梁彪介紹,麥芽傳媒在內容策劃與文旅、商業融合方面也做了諸多嚐試。以其與安徽黃山的合作為例,通過微短劇植入場景並結合達人直播,實現了流量變現和銷售額顯著提升。他提到,在“直播+文旅”的落地過程中要注重內容為王,只有充分挖掘在地的文化內涵和人間煙火,才能真正把“流量”轉化成“留量”。

遙望科技商業化和綜藝影視總經理餘龍則從參與打造的現象級綜藝《種地吧》出發,該項目嚐試將紀實綜藝、直播與當地農業緊密聯動,真實記錄“種地小隊”從播種耕種到運營農場、銷售產品的全過程,將長視頻、短視頻、沉浸式直播與直播帶貨有機融合,用接地氣、有新意、有意義的內容增強了觀眾的參與感,也實現了文化價值向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的創造性轉化。

不僅是熱門旅遊地,網絡直播還有望帶動小眾旅遊地的火爆出圈。快手品類運營中心運營中台負責人楊瑞新就結合“快手直播大舞台”的運營經驗,眾多達人憑藉接地氣的直播模式備受“老鐵”歡迎,也讓很多小眾旅遊地走進受眾視野,以優質直播內容帶動了當地流量的增長。

商業+文化雙重出海

直播構建從生產端、傳播端到消費端的直連通道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網絡直播高質量發展需要具備國際視野。如何推動直播出海,拓展全球數字市場?

1905 電影網董事長李瑋分享了電影網在海外傳播的經驗。李瑋認為,流量紅利正逐步減弱,跨境直播的重點應從“產品輸出”轉向“構建品牌,輸出文化”,1905電影網也將充分發揮電影、電視劇、微短劇的“場景化+情感共鳴”特徵,以高質量創意內容賦能商品,在國際傳播中講好中國故事。

無憂傳媒黨總支書記、副總裁瞿濤介紹了無憂傳媒在達人出海方面的探索。他說,無憂傳媒通過達人“請進來” 和 “走出去” 兩種模式進行內容出海和電商業務拓展,取得了很好的商業收益。在他看來,未來的發展重點將落在“本地化”和供應鏈的完善上,通過場景化呈現中國製造的文化內涵,讓直播電商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柔性載體。

魏黨軍指出,隨著直播電商進入全球化 3.0 時代,跨境直播需構建起從生產端、傳播端到消費端的直連通道,讓中國的優質商品可以更直接地推向國際市場,同時也將中國製造的文化價值傳遞給全球消費者。

現場,“網絡主播綜合評價項目”、“直播新力量·公益助播春天行 網絡直播賦能計劃”也正式發佈,合力助推網絡直播行業構建良性生態,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持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