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頻陷“高管危機”,企業形象被反噬?

撰文 | 張  宇撰文 | 張  宇

編輯 | 楊博丞

題圖 | IC Photo

因為百度高管們的一系列言行,導致百度屢屢陷入到巨大的爭議之中。

2025年3月,百度副總裁謝廣軍之女涉嫌利用“開盒”手段網暴孕婦的事件,再次將這家互聯網巨頭推至聚光燈下。儘管百度多次聲明數據未非內部泄露,但公眾對於高管特權、數據安全以及社會責任的質疑聲仍然一浪高過一浪。

事實上,由百度高管引發的公關危機事件早已上演過多次。此前,不少百度高管因不當言論或價值觀錯位等,不斷將百度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百度的“高管危機”正持續侵蝕其品牌形象與市場聲譽,甚至已成為發展曆程中難以根除的深層隱患。

一、開盒引發數據安全焦慮

開盒事件源於一場發生在網絡上的飯圈衝突。

3月12日,一名孕婦發表了針對某韓國明星的評論,由於感覺偶像被“冒犯”,百度副總裁謝廣軍之女及其他粉絲便對“冒犯”其偶像的孕婦展開謾罵並開盒(指通過非法手段獲取並公開他人隱私信息的行為)。

僅僅六個小時之後,該孕婦的姓名、手機號、工作單位等隱私信息就被公之於眾,隨後孕婦的好友及丈夫也遭遇了各種騷擾,更有甚者還前往孕婦的工作單位蹲守,嚴重影響了其正常生活。

謝廣軍之女在3月15日主動承認了開盒行為,但態度囂張且毫無悔意,甚至出言挑釁網友,“快來報警吧上個放話要抓我坐牢的過了一年了依舊沒給我一個教訓”。

一石激起千層浪,開盒事件在網絡上引發了軒然大波,“百度副總裁女兒開盒孕婦”的話題迅速登上各大社交平台的熱搜榜。公眾在紛紛指責謝廣軍之女不道德行為的同時,也對百度可能存在的數據安全和隱私泄露產生了深深質疑。

隨著輿論持續升溫,謝廣軍通過微信朋友圈發佈致歉聲明,稱其13歲的女兒在情緒失控下公開他人隱私信息,並導致個人信息也被曝光,引發大量負面言論,他已對女兒進行了批評教育,表示“深感愧疚,向所有受影響的朋友鄭重道歉”,同時也懇請網友“停止擴散相關內容,給予未成年人改正和成長的空間”。

但輿論並沒有因為謝廣軍的道歉而降溫,相反,不少網友指責謝廣軍的道歉缺乏誠意,並且懷疑其女兒借助百度的數據庫或高管資源實施違法行為。

事態進一步升級,公眾的關注點很快從開盒事件過度到數據安全上,百度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隨後,百度安全負責人陳洋在內網做出回應說明,表示“謝廣軍女兒開盒事件”數據並非從百度泄露。

3月20日,為解答開盒事件後公眾產生的信息安全疑慮,百度召開安全溝通會釋疑並複盤了該事件的全過程。

百度技術調查組在展開內部排查後確認,謝廣軍沒有百度用戶個人身份信息的數據權限,也未訪問過任何百度數據庫與服務器。經核實,確認開盒信息並非從百度泄露,而是來自於海外灰產組織“社工庫”,目前該組織已停止運作。此外,百度還展示了經三方公證的“(2025)京精誠內經證字第 1642號”公證書,證實開盒事件確實與百度無關。

對於百度而言,用戶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是不可觸碰的紅線。儘管百度洗脫了嫌疑,但此次開盒事件還是或多或少的對百度的品牌形象和市場聲譽造成了損害,導致公眾對於百度的信任度進一步降低。

二、百度高管非首次翻車

謝廣軍並非首個引起爭議的百度高管。事實上,百度高管的翻車劇情堪稱跌宕起伏。

2016年7月,百度用戶體驗部總監劉超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的2016國際體驗設計大會上發表演講,其演講主題是《“顏值”與用戶體驗》,原本應該圍繞專業的體驗設計展開,但他的PPT文字排版雜亂無章,色彩搭配刺眼,演講過程中也是邏輯混亂,多次跑題,甚至強行植入百度設計部門廣告,與大會的專業性嚴重脫節。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一次國際盛會,邀請的嘉賓都是行業內頗具聲譽的著名設計總監,比如Uber設計總監Ethan Eismann、微軟美國總部首席設計官兼副總裁Michael Goug等。然而劉超的演講不僅體現不出任何專業性,而且還大量使用網絡表情包和低俗段子,最後徹底激怒了現場觀眾。不久後,劉超就被移出了百度高管團隊。這一事件對百度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不小的衝擊,外界一度對百度的專業水平和員工素質產生了嚴重質疑 。

事實上,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此前同樣在網絡上掀起過一場軒然大波。2018年3月,在備受關注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李彥宏表示,“中國人對隱私問題的態度更開放,也相對來說沒那麼敏感。如果他們可以用隱私換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況下,他們就願意這麼做。當然我們也要遵循一些原則,如果這個數據能讓用戶受益,他們又願意給我們用,我們就會去使用它的。我想這就是我們能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的基本標準。”

李彥宏的言論被認為是對用戶隱私的輕視,是一種錯誤的價值觀導向,因此迅速在網絡上引發了公眾的強烈不滿和質疑。央視和人民日報也針對此事連發評論,批評百度對用戶核心利益的忽視。對百度的品牌形象造成了長期負面影響。

相比之下,百度公關副總裁璩靜捅得婁子更大。2024年5月,璩靜在社交平台上發佈視頻,其在一條視頻中談及人員管理話題時表示:“員工鬧分手提離職我秒批。”她直言自己與員工僅是僱傭關係,並無義務去瞭解員工的個人情況,“我為什麼要考慮員工的家庭,我又不是她婆婆”。

此外,璩靜的“公關人春節週末沒有假期”、“誰掙錢多誰買單”、“職業女性對於家庭的最大遺憾”等短視頻也在網絡上迅速傳播。圍繞這些短視頻內容、折射出的價值觀以及百度的企業文化,引發了公眾的廣泛討論。

圖源:網絡圖源:網絡

不少網友認為,身為百度的“公關一號位”,璩靜高高在上的姿態和爭議言論與其身份並不相稱,顯得很不專業。還有網友紛紛指責璩靜 “沒人情味”“過度膨脹”“價值觀錯位”,擺出了一副“冷血資本家的嘴臉”。

面對洶湧而至的輿論浪潮,璩靜就其個人短視頻內容所引發的公關危機在朋友圈發佈致歉聲明,“發佈短視頻前未事先徵求公司意見,不符合相關流程,也不代表公司立場”。不過,璩靜的道歉並沒有平息眾怒,反而在不久後便從百度離職。

三、“高管危機”造成損失難以估量

高管作為企業的核心人物,其個人素養對企業的品牌形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綜合來看,將百度推至輿論風口浪尖的幾名高管都有一個共同點,即個人素養存在欠缺。

比如,開盒事件雖然並非謝廣軍所為,但其女兒囂張跋扈、漠視他人隱私的行為,無疑讓公眾對謝廣軍的家庭教育以及個人素養產生了嚴重質疑;璩靜在短視頻中的言論,也顯現出其在職業道德、價值觀和個人素養等方面存在不足,缺乏一名高管應有的謹言慎行與格局。

一家企業的多名高管頻繁捅婁子,除了讓公眾質疑高管的個人素養外,還對企業的品牌形象、市場聲譽造成了直接衝擊。

對於百度而言,如何杜絕“高管危機”,已成為不得不思考的問題。一方面,百度需要加強對高管的全方位選拔,不僅要注重其專業能力,更要考察其道德品質和管理理念;另一方面,百度還需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引導高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避免因個人行為給企業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

品牌形像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市場聲譽更是用戶信任的基石,一家形象和聲譽良好的企業,更容易贏得用戶的支援。百度或許應該以開盒事件為契機,進行深刻反思與變革,畢竟再尖端的技術也難以修補崩塌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