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買菜次日達業務「急刹車」 員工去年已預感風險將至

作者/  IT時報記者  毛宇

編輯/  錢立富 

在眾多大廠對社區團購業務熱情不減之際,淘寶買菜卻被按下「暫停鍵」。

近期,廣州、武漢、鄭州、成都等地的淘寶買菜業務出現重大調整,原本的次日自提服務逐漸轉變為快遞到家模式,在部分地區甚至被直接關停。消息傳出後,瞬間引發各界關注。

西南地區淘寶買菜員工李楠(化名)向《IT時報》記者透露,目前次日達業務在全國範圍內陸續被叫停,公司給出的解釋是因業務調整,轉為快遞到家模式,與常規電商購物的快遞配送方式一致。不僅如此,無論是正式員工還是外包員工,均已收到裁員通知,補償方案除法定的N+1外,再額外補貼月薪金的80%。

一名接近阿里巴巴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淘寶買菜業務因盈利困境,或面臨被放棄的命運。

社區團購競爭一直呈白熱化態勢,阿里、美團、拚多多等巨頭紛紛投身其中,激烈的價格戰使得平台補貼成本急劇攀升。與此同時,物流配送、倉儲管理等環節的高額投入,也不斷壓縮利潤空間。加之線下商超、菜市場在疫情後恢復生機,即時零售模式興起,進一步分流了社區團購的客源。

在複雜嚴峻的市場環境下,正在AI領域大力拓展的阿里,不得不權衡淘寶買菜的投入產出比。

員工證實

賠N+1,去年就有預感

3月26日,《IT時報》記者在淘寶App中打開「淘寶買菜」,頁面跳出提示:「自今日起,淘寶買菜無錫區域次日提服務調整為快遞到家模式,您可以通過‘淘寶買菜-農場直髮’頻道來瀏覽購買商品。」

「去年年中,我們就察覺到形勢不太好,有部分地區計劃叫停。」李楠透露,今年3月中上旬,員工陸續接到公司業務調整通知,告知淘寶買菜次日達業務將逐步叫停,最終裁員時限定在本月31日,涉及淘寶買菜次日達業務線正式員工及外包員工。

3月24日,網上傳出一位孕婦在廣州阿里巴巴公司頂樓維權的照片,該孕婦拉出「強烈抗議阿里惡意非法解僱臨產孕婦」條幅。淘寶買菜對此迅速回應稱,當事員工是一名待產期生態員工,因淘寶買菜廣州區域業務調整發生崗位變化,並非被辭退,公司也在照常為其發放在崗薪金。

據悉,阿里巴巴生態員工是通過外包公司或靈活用工平台與阿里建立合作關係的人員。儘管公司強調遵循法規,未辭退孕期員工,但這一事件還是將淘寶買菜業務調整背後員工權益保障問題推到公眾面前。

李楠也提到,業務調整後,他們的工作崗位不複存在,「有考慮跳槽去其他品牌,但我之前也和同行們交流過,感覺到目前行業大環境不是很好」。

記者探訪

上海菜菜超市人去樓空

社交平台上,不少消費者對於淘寶買菜次日達業務區域性關停感到惋惜。

廣州消費者小吳告訴記者,自己在淘寶買菜下單有一年多時間,3月18日發現頁面提示該區域「無可售商品」。「因為品類較少,淘寶買菜的用戶也較少。但在我們這片,淘寶買菜的口碑超過其他同類平台,因為它品控更好,如雪藏品,每次自提到貨都是雪藏狀態,沒有化凍的血水之類。」小吳說道。

在次日自提業務中,消費者在每日22點前下單,所購商品將於次日午時12點送達指定自提點。在下單和配送環節,淘寶買菜對雪藏品配送有著不同標準。「平台會根據負責片區的團長是否配備冰櫃等冷藏設備,決定該自提點能否承接雪藏品訂單,確保雪藏商品在整個運輸和儲存過程中處於低溫環境,以保證品控。」李楠說。

《IT時報》記者登錄淘寶買菜,頁面彈出提示「上海菜菜超市有限公司為‘淘寶買菜農場直髮’的運營方」。企查查信息顯示,上海菜菜超市有限公司由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100%持股,目前處於存續狀態,註冊資本11100萬元。

3月21日,記者依據企查查上的登記信息,來到上海菜菜超市有限公司位於上海普陀區的辦公地點,發現這裏已人去樓空,數十平方米的辦公室內一片空曠,不見任何員工和辦公設備。大樓保安人員稱,上海菜菜超市早在去年底就已搬離,並不清楚去向。

淘寶買菜客服人員告訴記者,上海地區很早便叫停了淘寶買菜相關業務,近期包括上海地區在內的全國次日達業務也均暫停,現階段全部調整為快遞到家,「後續是否會恢復次日達要等通知」。客服人員還表示,上海菜菜超市有限公司是「淘寶買菜農場直髮」的運營方,非商品銷售方,歸淘寶所屬。

當前,淘寶買菜主頁顯示,上海、廣東、河南、安徽、遼寧等多地的部分區域已無可用自提點。3月26日,記者再次登錄淘寶買菜,頁面彈出區域關停公告,同時出現「農場直髮」「快遞到家」標識。生鮮產品與生活用品均可享受淘寶官方「200-30」優惠政策,商品頁面均標明「24小時」或「48小時」內發貨。

業界分析

「斷腕」背後的AI戰略狂奔

2021年9月,阿里社區電商在長沙召開發佈會,宣佈其品牌正式升級為「淘菜菜」。2023年5月底,阿里將自提業務淘菜菜與小時到家業務淘鮮達整合升級為淘寶買菜。但不到兩年時間,在生鮮電商賽道的激烈角逐中,淘寶買菜次日達業務被按停。

「盈利困境應該是淘寶買菜次日達業務關停的關鍵因素。」李楠透露,淘寶對於買菜業務的日常補貼很大,常有促銷、秒殺等活動上線。運營成本投入也不小,要建設倉儲,尤其是保證商品新鮮度,冷鏈運輸方面投入也無法忽視,這無疑增加了運營成本和複雜性。此外,平台直接與100多家產地大型種植戶合作,採購、品控等環節也須投入成本。

但淘寶買菜在市場份額上難以與多多買菜、美團優選抗衡。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美團優選市場份額在35%~40%,依託美團的地推能力和本地生活流量,穩居行業第一。多多買菜份額約30%~35%,通過低價策略和農產品供應鏈快速擴張。相比之下,淘寶買菜在市場份額、用戶拉新與留存上表現均欠佳,用戶規模和訂單量增長緩慢,難以在市場競爭中突出重圍。

從阿里自身戰略佈局調整看,大力發展AI成為當下核心方向。不久前,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宣佈,未來三年阿里將投入超3800億元建設雲和AI硬件基礎設施,總額超過去十年總和。阿里2025財年第三季度業績顯示,AI相關收入連續六個季度三位數增長。

相比之下,淘寶買菜這樣的「社區團購」業務投入產出比不盡如人意,阿里不得不對業務進行取捨,將資源向更具發展潛力的AI領域傾斜,淘寶買菜次日達業務被按下暫停鍵,也不足為奇。

排版/ 季嘉穎

圖片/ 淘寶買菜  IT時報

來源/《IT時報》公眾號vit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