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再次「創業」!不跟風大模型,未來十年錨定混合式AI

2025年3月31日,聯想集團在國家網球中心·鑽石球場舉行2025/26年誓師大會活動,雷科技也受邀參加了此次活動。大會現場,聯想集團CEO楊元慶分享了聯想過去一年各業務的成績,並向現場合作夥伴、媒體分享了聯想集團在下一財年以及更長遠的核心戰略。

圖片來源:聯想圖片來源:聯想

活動伊始,楊元慶先回顧了聯想集團與各個業務的成績:在24/25財年的前三季度,聯想集團累計營業額同比增長21%、淨利潤同比提升70%;智能設備業務集團穩居全球個人市場第一位,並持續擴大與第二名的差距;基礎設施方案業務集團、方案服務業務集團和聯想創投同樣有相當出色的表現。

在誓師大會上,楊元慶也指出聯想即將迎來第五個十年,或者說「第五次創業」。從聯想此前的發展歷程來看,這種「創業」早已成為聯想企業進化、轉型的標誌。從品牌化到全球化,從多元化到服務化,聯想的每一輪轉型都伴隨著業務結構的重構。

而在第五次創業這個時間點,聯想也把未來十年的核心錨定在「混合式AI」(Hybrid AI)這一概念上。

圖片來源:聯想圖片來源:聯想

何為混合式AI?簡單來說,混合式AI是一種適應性極強的AI部署方式。不同於強烈依賴遠端雲服務器和網絡連接的雲AI、或對本地硬件算力有極高要求的本地AI,混合式AI強調「本地+雲端」「小模型+大模型」的協作。

為了實現多模型協作,混合式AI需要同時在雲端部署複雜大模型、在本地終端部署輕量推理的小模型——大模型提供基礎能力,小模型則針對具體任務優化。和雲端AI、設備端AI相比,混合式AI兼具低延遲和高算力的特點,還可以控制敏感數據不外傳,讓那些受限於硬件水平或數據安全策略而無法使用AI的客戶,也能體驗到AI帶來的高生產力。

圖片來源:聯想圖片來源:聯想

而混合式AI方案,其實也和大家對未來AI的設想不謀而合:以用戶為中心的AI不應是單一模型、設備或者形態,而是包括端側、雲端,邊緣模型在內的多種智能體的協作;且各模型、設備需要在體驗上保持一致,為用戶提供無縫的、可流轉的AI服務。這種全面的能力與直觀的交互,才是AI帶給我們的真正的價值,同時也是以用戶為中心的AI和其他AI硬件的最大區別。

用聯想集團首席技術官Tolga Kurtoglu來說:

要釋放AI的潛力,我們必須將技術能力轉化為以用戶為中心的AI解決方案,打造聯想的差異化優勢。

圖片來源:聯想圖片來源:聯想

值得一提的是,聯想並未把混合式AI戰略局限於中國市場,而是同步推動其在全球落地。從沙特工廠落地、中東總部設立,到與F1、FIFA等全球體育盛事的技術合作,可以看出聯想品牌正朝著更年輕、更全面的方向邁進。

作為中國最早出海的科技品牌之一,聯想的「第五次創業」在我看來不是一個簡單的口號,而是聯想新一輪系統轉型與整個計算行業轉型的開始。從組織到產品,從戰略到文化,聯想正試圖借混合式AI之力,將過去靠硬件積累的優勢轉化為更全面的科技實力。如果聯想能抓住此次混合式AI的機遇,那麼2025/26財年不僅將成為聯想的高光時刻,更可能開啟屬於聯想的下一個AI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