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鹿媽媽的焦慮,鐵腕管理治不了

編輯|楊勇
來源 | 氫消費出品
ID | HQingXiaoFei
近日,小鹿媽媽公司因”坐牢式管理”,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公開報導顯示,小鹿媽媽對員工的管控極為嚴苛:“公司全天禁止員工使用手機”、“午休期間禁止走出大門”、“禁止工位放置私人物品”、“衛生間使用時間受限,人事部門定期巡查工位在崗情況”……一系列極端的管理方式,激起了公眾的不滿和憤怒。
這一新聞,直接拉回到十幾年前那個“拚廉價勞動力”的年代。當時採用“軍事化管理”的代工廠或企業並不在少數,其中最為有名的非富士康莫屬,如今小鹿媽媽似乎走上了富士康的“老路”。
往深裡看,小鹿媽媽“上班如坐牢”的管理模式,不僅是對人性的漠視,更反映出了其對發展和增長的焦慮,對增長和盈利的焦慮越深,這種壓榨就會越嚴重。


小牙線的大生意
近年來,消費者對口腔護理的需求越來越精細化,口腔護理 “三部曲”—— 刷牙、牙線清潔、漱口水護理,正逐漸成為大眾日常生活標配。
其中,牙線憑藉著能有效地清理清除牙縫間食物殘留的產品特性,以及使用頻次高、易消耗和方便攜帶的產品特徵,規模迅速擴張,行業滲透率迅速增長。
據灼鼎諮詢數據,截至2022年,中國牙線行業市場規模已達6.54億元。在口腔護理行業整體呈增長態勢的背景下,牙線作為重要細分品類,其市場規模佔比也在逐步提升;預計至2025年,中國牙線行業市場規模將增長至9.06億元。特別是在白領群體中,有35.6%的消費者選擇牙線作為日常口腔護理的產品,牙線逐漸成為工位上的標配。
事實上,牙線曾經是大廠“不屑一顧”的邊緣品類。牙線本身就是口腔清潔補充工具,相較於牙膏、電動牙刷等品類,它的製作門檻低,單價和利潤更低,似乎“沒有多大的投資價值”。這一“誤解”,卻為中小企業提供了發展契機。
小鹿媽媽,是這一小眾賽道內率先在突圍的品牌。2016年,小鹿媽媽在安徽省合肥市成立,錨定這塊尚待成熟的市場,專注牙線細分領域,向消費者提供隨時隨地的口腔清潔方案。聯合創始人曾說,之所以專注牙線生產,是因為“我們認為,牙線是可以養成大眾習慣和心智的品類。”
在市場策略上,小鹿媽媽採取了最直接有效的打法,通過極致的低價路線來吸引價格敏感型消費者,同時簡單粗暴的釋放“牙線就是小鹿媽媽”的品牌slogan,搶占消費者心智。
尤其是在消費者對牙線品牌認知度尚未完全固化的階段,低價能夠降低消費者的試用門檻,促使他們選擇小鹿媽媽的牙線而非其他品牌,從而有助於快速搶占市場份額,提高市場占有率。

拚多多“低價推薦”的模式,高效解決了小鹿媽媽的銷售難題。通過拚多多搜索可以發現,“經典牙線1000支包郵”、“300只袋裝牙線僅售13元,另增送隨身盒”,這種定價模式直接在消費者心中打上了“高比價王”的標籤,而這個標籤,很快就會因為貨真價實成為眾多消費者的複購選擇,小鹿媽媽也因此帶來源源不斷的訂單。
打開知名度後,小鹿媽媽迅速在全國多個城市均設立自己的生產工廠及倉庫,並將銷售渠道拓展到海外地區。
數據顯示,小鹿媽媽線上線下的經銷點和代理商早已過萬,在線上,淘寶、京東、阿里巴巴、拚多多、抖音等平台都有分佈,線下佈局各大商超、便利店和大型自有品牌綜合零售商,可謂是“天羅地網”。
這樣的營銷策略著實成效顯著。短短9年的時間里,小鹿媽媽竟成功地將原本價值幾分錢的牙線,打造出了億級利潤的龐大市場規模,進而在競爭激烈的牙線賽道上脫穎而出,一舉坐上了行業內“頭把交椅”,成為了當之無愧的領軍品牌。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小鹿媽媽佔據了牙線產品75%以上的市場,並大幅甩開第二名;2024 年小鹿媽媽的營業收入將突破10億,淨利潤破億。

與時間賽跑的流水線
隨著口腔護理行業快消化進程加快,“牙線”這塊市場蛋糕越做越大,資本方逐利而至,想要分食這塊蛋糕。
對於已經有領先優勢的小鹿媽媽而言,如何增強產品力成為抓住用戶的關鍵。於是,小鹿媽媽開始在產品力上下苦工,在材料上,採用用於防彈裝甲、航空航天等軍事領域的聚乙烯纖維材質,不斷裂、不起毛、牙線細滑、能夠輕鬆滑入齒縫;在設計上,採用防滑手柄、調整防滑點,用產品端的細微改變改變消費者體驗。
針對不同人群和場景,小鹿媽媽也推出了差異化產品。如針對兒童使用的專用款、針對辦公、出差等場景功能的便攜式獨立包裝等,同時引入到牙刷、牙膏、正畸系列產品,讓口腔護理往全方位、多層次方向發展。
在更多元化的商品供給下,小鹿媽媽憑藉性價比打入了百姓市場。

但小鹿媽媽想要的極致差異化並沒有實現。屈臣氏牙線、歐樂B牙線等產品,也都大致採用相同材質、具有相同功效;同時,山姆、京東京造、甚至幾乎所有的牙膏品牌都推出了牙線產品,甚至不少高端酒店和餐飲品牌開始提供免費“牙線服務”,以期提升服務體驗,強化商家的品牌形象和口碑效應。
對於一個品牌的長效經營來說,單純依靠“極端低價”,並不能建立強有力的競爭力護城河。但面對低門檻的競爭環境、競爭對手們的圍住堵截,小鹿媽媽似乎只能在“低價戰爭”中尋求優勢。
重重壓力之下,小鹿媽媽只能選擇在流水線上與“時間賽跑”。
就像曾經的富士康,將對工人生產過程的控制視為自己的發展命脈,通過“無處不在的規訓”和“絕對服從的鐵律”,把工人訓練成服從紀律的勞動者,最終服務於提高工作效率這一目標。
這種模式如今在小鹿媽媽的流水線上重現。手機被禁止帶入車間,與外界的聯繫被切斷,彷彿置身於一座無形的牢籠;上廁所要打報告,離崗片刻都要小心翼翼,一旦違反規定,罰款、批評便接踵而至……人都如同被上了發條的機器,不能有絲毫懈怠。
而在這漫長的勞作背後,是微薄的薪資和基本福利保障的缺失。據媒體報導,求職者層透露:“面試的美工崗位,工資給到4K左右”、“試用期社保也無法得到保障。”
這種不顧人性的管理制度,與小鹿媽媽之前宣傳的“要做中國人自己的牙線品牌”的國貨親民形象背道而馳。對於一個旨在覆蓋全體消費者的全民品牌而言,一旦激怒大眾,勢必引發強烈反噬,對品牌聲譽和市場地位造成難以估量的衝擊。

利他主義的勝利
從富士康員工跳樓、拚多多員工淩晨下班猝死、到小鹿媽媽“軍事化”管理引輿論嘩然,市場上其實一直不缺壓榨員工的企業。但那些一味追求“去人性化管理”、“搞極端制度”的公司,其生產效率和產品銷量真的會變好嗎?
答案是否定的。
就像富士康,在“軍事化管理”模式下,深陷“血汗工廠”的質疑,以至於後來很長一段時間,郭台銘帶領這家企業投入了很多精力和錢,甚至犧牲了部分增長速度,也沒有完全消除它的負面影響。
企業管理,本質上是一場效率與人性的平衡試驗。
在人性化管理上做的很成功地企業,非胖東來莫屬,就連馬雲也能表示“胖東來是一面鏡子,可以照出其他企業的不足”。儘管年初胖東來陷入“彩禮”爭議中,被網友質疑管得寬,但其“利他”的底層邏輯並沒有改變。
胖東來真正意義上出圈,得益於其員工福利頻頻被打工人推上熱搜。據瞭解,胖東來實行“三三三”的分配機制:每年的利潤,30%用於社會捐獻,30%用於下一年的墊付成本,剩下的30%按照級別分給所有員工。
其中,一些員工福利還寫進公司制度里,如員工享受30~40天帶薪年假,管理層實現全年190天休假,高管統一配300多萬的車;為員工設置十天不開心假,員工不想上班可請假,管理層不批就違規;甚至還設置了員工委屈獎,“按正常流程工作受委屈的,補貼5000~8000元”。
聰明的老闆,知道如何尊重人的價值。換句話說,老闆把員工當人,而非生產資料,自然會得到“廣大打工人”的偏愛,在當下輿論場好感度爆表。

反映在數據上,河南省文旅廳數據顯示,2025年春節假期,胖東來單日營業額超過億元,與河南最火爆的5A級景區8天的總營收基本持平,網友甚至稱胖東來為“不掛牌的6A級景區”。
胖東來的火爆,與同行業零售企業的困頓形成鮮明對比。2024年,胖東來營收近170億元,同比增長58.5%,利潤達8億多元;與之相較的是,部分大型連鎖商超不時傳出關門閉店的消息,不斷收縮經營佈局。
“利他” ,是胖東來在管理中體現的經營理念。原因很簡單:尊重員工能激發其內生動力,從而提供更優勢的服務;而優質服務能帶來更好的消費體驗,更好的消費體驗帶來信任,信任帶來客流,客流則會帶來持續的複購。這些,小鹿媽媽顯然沒有意識到。
再看牙線賽道。目前全球牙線市場正在經曆強勁增長,2023年價值約為 7.298 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激增至10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5.1%。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稱,35 億人患有口腔疾病,牙線等牙齒護理工具的需求將會更加旺盛。
也就是說,牙線這一小眾賽道發展前景依舊十分廣闊。此次風波過後,小鹿媽媽倘若能夠及時自省,並在管理層面做出有效整改,或許還有“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