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多地門店突然關閉!承諾服務作廢,「甩鍋」經銷商? | 次世代車研所

文 | 新浪科技 張俊

“奔馳4S店,說倒閉就倒閉了?!”

銷量暴跌後,奔馳在中國面臨的危機正日益加劇。新浪科技獲悉,近期奔馳多家門店突然關閉,涉及上海、杭州、長興等地。在這些門店購買了諸多服務的車主們,面臨著維權無門的尷尬境地。據不完全統計,僅上海門店,就有至少近400位車主的服務受到了影響。

更讓車主們無奈的是,如今奔馳與經銷商寶利德集團在“踢皮球”。奔馳官方客服告訴新浪科技,已與對方取消授權,保養等問題應由對方協商處理;而寶利德官方熱線以及寶利德奔馳上海門店電話,又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陷入困境的車主,到底應由誰來保障權益?

多地門店突然關閉,服務“作廢”

近期,多位奔馳車主向新浪科技反映稱,奔馳上海鬆江店突然倒閉,導致車主們購買的延保、保養等服務無法使用。

湯先生表示,他於2024年5月在上海鬆江店購買了奔馳GLC260L,同時捆綁購買了延保、5年質保及3A3B保養套餐(A保為小保養,B保為大保養),這些服務一共支付了12888元。但近日,他發現該門店突然人去樓空,無法再提供服務。而此時,他還有賸餘2A3B保養及2年延保服務未使用。

他也收到了奔馳發送的短信。短信顯示,因業務調整,上海寶利德汽車有限公司的梅賽德斯-奔馳授權將於2025年3月24日終止。關於車輛的後續售後服務,可通過梅賽德斯-奔馳官網瞭解其他授權店信息。關於尚未使用或兌換的眾多權益,可通過任何一家梅賽德斯-奔馳授權店繼續使用。如在上海寶利德購買了僅限於寶利德集團兌付使用的售後產品,沒有消費的部分,可以聯繫寶利德集團進行後續協商。

他查詢後才得知,自己購買的保養套餐為寶利德集團的店內服務,而非奔馳原廠保養,無法在其他授權店通用。但翻看此前的購車合同,明明寫的是“廠家”保養,他認為自己被欺騙了。

另外,還有車主購買了更換空調濾清器、更換火花塞、單面油漆等服務,有的賬戶還有5000元維修基金,同樣都無法再繼續使用。

一位上海車主告訴新浪科技,上海鬆江店突然閉店影響了很多車主,目前他們的上海鬆江店車主群已經達到近400人,均因門店關閉一事影響了後續的車輛服務。

新浪科技發現,不只是上海,還有多地奔馳車主反饋當地門店突然關閉。比如杭州星寶行、長興之星,不少車主都收到了奔馳發送的短信,稱當地門店授權將於2025年3月24日終止。

也就是說,此次關店風波影響的車主遠不止400人。

奔馳與經銷商甩鍋,用戶維權無門

新浪科技注意到,此次上海、杭州、長興奔馳門店關閉,均為寶利德集團旗下。

寶利德集團官網資料顯示,寶利德創始於2001年,總部位於杭州,專注豪華汽車品牌服務運營,旗下擁有勞斯萊斯、阿斯頓·馬丁、梅賽德斯-奔馳、捷豹路虎、保時捷、林肯、一汽-大眾奧迪等近40家國際豪華汽車品牌體驗中心。其宣稱位居中國汽車零售集團TOP20,豪華車用戶及家庭超過60萬。

然而,這樣一家實力雄厚的豪華車經銷商集團,卻並未對用戶的合法權益負責。

一位奔馳車主向新浪科技表示,在2024年9月,奔馳圈內就有傳言稱寶利德集團資金鏈斷裂,10月他的車險到期後,寶利德負責車險的員工來聯繫報價車險,當他詢問是否有暴雷風險時,該員工給予了否認,“沒想到還是被騙了!”如今,因為門店關閉,他上車險的眾多贈送服務均無法兌現。

讓這些車主們無法接受的是,奔馳與寶利德之間在“踢皮球”,很多事宜奔馳官方客服的答覆是與寶利德自行協商,但寶利德的官方客服電話一直無法接通。

為了驗證這一說法,新浪科技多次致電寶利德奔馳上海門店電話,電話也處於無人接聽的狀態。奔馳官方客服則向新浪科技表示,寶利德集團做出內部業務調整,上海寶利德、杭州星寶行、長興之星三家門店已經於3月24日取消授權,現在已經閉店。至於用戶的車輛服務,車輛是全國聯保,在質保期間內是可以到任何一家經銷商進行保修;至於用戶的保養套餐,一種是奔馳官方的,可以到任何一家門店使用,另一種是寶利德集團的,這個就只能到寶利德集團旗下門店使用,或者諮詢寶利德集團熱線協助處理。

奔馳官方為何不能協助處理?該客服表示,“如果用戶購買的是寶利德集團的保養套餐,根據反壟斷法,廠家是無法對經銷商的產品銷售以及管理做出任何參與的。”

業績雙降,全球大裁員!

實際上,奔馳門店管理亂象背後,是其近年來在全球以及中國市場的頹勢所致。

根據奔馳此前發佈的2024年財報,其營收和利潤雙雙出現下滑。2024年,奔馳總營收為1455.9億歐元,同比下滑4.5%;淨利潤為104億歐元,同比下降28.4%。

銷量方面,奔馳2024年在全球共銷售汽車198.34萬輛,同比下降3%。其中在中國市場下滑更甚,奔馳中國銷量為68.36萬輛,同比下滑7.3%。

奔馳在中國市場業績下滑的背後,既有新能源轉型不力的因素,也有中國車企強勢崛起所帶來的衝擊。以電動車為例,數據顯示,2024年奔馳全球純電汽車銷量僅為18.51萬輛,同比大跌23.1%;而不少中國車企正在憑藉新能源汽車風口彎道超車,進軍豪華市場,包括奔馳在內的BBA三大豪華品牌都受到了衝擊。

近期,奔馳又深陷大裁員風波之中。

今年2月,奔馳中國迎來大裁員傳聞。消息稱奔馳中國裁員比例約為15%,被裁員工可獲得N+9的賠償,主要涉及銷售、汽車金融兩個體系。而奔馳中國隨後的聲明也承認了裁員一事,聲明稱,業務的整合或削減將不可避免地涉及到部分員工的工作安排。“我們也將根據業務需求,調整崗位設置並與員工一起學習掌握新技能,並整合或削減冗餘重複的崗位。”

近日,外媒又曝出奔馳計劃全球裁員3萬人。報導稱,奔馳管理層計劃於4月向全體員工發送一封信函,為即將離職的員工提供優厚的遣散補償方案。奔馳CEO卡列尼烏斯表示,通過提供豐厚的遣散費,希望能夠鼓勵大約3萬名員工自願離職。

毫無疑問,奔馳當前正在全球以及中國經曆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但尷尬的是,奔馳員工能夠拿到優厚的補償金,無人負責的奔馳車主們,又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