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武執掌英特爾「第一把火」:挖人才、砍業務,刀刃向內
陳立武宣佈,產品和晶圓代工是英特爾的兩個「緊迫優先事項」,英特爾的目標是「打造最好的產品,並在未來幾年內成為最優秀的晶圓代工廠」。
「創新始於孵化。英特爾是一家大公司,有時候,這會阻礙新想法的發展和成長空間。」陳立武希望能夠切實推行初創公司的「第一天」文化,讓英特爾像一家初創公司的第一天那樣去運作,這樣才能真正推動一些新想法的產生,讓工程師們能夠在內部自由創新。

他回應了為何接過英特爾CEO重任:「答案很簡單。我愛這家公司。看著它掙扎前行,我心裡很難受。」
「我知道自己有能力幫助扭轉局面,所以我不能袖手旁觀。我也清楚這並不容易。英特爾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都處於艱難時期。我們在創新方面落後了。」他坦言,「因此,我們在適應和滿足客戶需求方面行動太慢。你們理應得到更好的服務,我們也需要改進,而且我們一定會做到。請對我們直言不諱。」
「有人問我會在英特爾待多久?只要公司需要我,我就會在這裏。我對這個征程堅定不移。」陳立武承諾說。

總體而言,在這場履新首戰演講上,陳立武承認公司面臨的挑戰,坦言英特爾流失了不少人才,直言對英特爾在AI領域的地位不滿意,強調英特爾業務轉型的四大方針是培育創新文化、加強核心業務、孵化和發展新業務、建立客戶信任,並闡述了對英特爾核心業務的規劃:
1、晶圓代工:Intel 18A製程節點正按既定計劃推進,首個外部客戶的流片工作即將完成,Intel 18A產品將在今年下半年隨著Panther Lake客戶端處理器的推出實現大規模量產。
同時,陳立武稱「很高興看到特朗普政府致力於加強美國技術和製造業的領導地位」,期待與他們密切合作,推進共同的目標。
2、加強產品陣容:今年晚些時候推出Intel 18A產品,重視AI投資,注重AI PC生態進步,助力AI邊緣計算,強化數據中心產品和服務,招募優秀人才。
2、x86芯片新機遇:世界正轉向針對特定工作負載而設計和優化的專用芯片,這為新的x86解決方案打開了大門。英特爾可以在此發揮重要作用,開發滿足客戶需求的定製芯片。
3、軟件優先與AI驅動系統設計:為瞭解決複雜的挑戰並支持客戶的工作負載,英特爾採用軟件優先的設計思維,並將利用AI驅動的系統設計來加速新計算架構的開發。這將從根本上重塑其對硬件的態度。

「我很興奮能在英特爾發展的這一關鍵歷史時刻領導公司。」陳立武上台首先分享了他上任14天是如何度過的?他說這14天很短,但足以讓他有一些清晰的觀察,並製定出前進的計劃。
陳立武上任首要任務就是花時間與客戶、英特爾技術團隊交流。他承諾:「英特爾將成為一家以工程為核心的公司。我的首要任務之一是留住頂尖的工程人才,讓他們能夠推動創新並實現公司的發展。」
他希望營造一種鼓勵創新和賦能的文化氛圍,宣佈計劃在公司內部培養文化變革,使其更加注重團隊合作、聚焦公司核心業務和創新,同時提高運營效率、增強資產負債表、減少官僚作風,重新整合現有人才,並吸引一些新的人才,同時明確英特爾的發展方向,將重新定義一些戰略,剝離一些業務,真正專注於核心業務。

陳立武坦言「要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稱其努力「不會一蹴而就」,但他知道英特爾能夠做到。他期望英特爾客戶對其產品提出「嚴苛的反饋」,稱這是最好的學習方式,表態會認真傾聽並根據客戶的意見採取行動。
「我願意與其他CEO會面,也願意深入到公司的六、七個層級,與工程師交流以獲取你們的反饋。」陳立武說。

陳立武曾在新加坡的大學籃球隊中擔任大前鋒,學到了很多東西,冠軍不是靠個人獲得的,團隊配合取得勝利。他非常欣賞團隊合作精神,比如籃球比賽中,球員們傳球時甚至不用看隊友,就知道隊友會接到球。這就是陳立武希望在英特爾打造的團隊。

在陳立武的職業生涯中,他看到過小型專注的團隊行動迅速,進行創新,並挑戰行業巨頭。英特爾將踐行這種模式,一開始可能並不完美,但最終會做到盡善盡美。
「這將釋放我知道存在於整個團隊中的潛力。這也將幫助我們從外部吸引新的人才,讓他們加入我們,共同進入這個充滿創新和創造新英特爾的最激動人心的時期。你們知道我的電子郵件地址,如果有興趣,隨時聯繫我。我會花時間與大家交流。」陳立武談道。

一、對在AI領域的現有地位不滿意,要打造世界一流的晶圓代工服務
陳立武強調了幾個具體優先事項:客戶端計算、數據中心、芯片製造與代工。
無論是產品還是代工業務,英特爾的首要任務都是一樣的——為客戶服務並贏得客戶的信任。
陳立武對這個征程有著堅定的承諾,他個人也致力於這個征程。
「當我還在Cadence的時候,就有人問我會在一個地方待多久。我告訴他們,只要公司需要我,我就會一直在。即使當時他們只要求我待3個月,我還是待了15年,以確保我們真正能夠滿足客戶需求並讓客戶滿意。」陳立武說。
1. 客戶端計算
在計算領域,英特爾將推動強大的創新,這一直是其的優勢領域,但競爭也日益激烈。工作負載發生了改變,英特爾不能固步自封,必須向前邁進。
英特爾將繼續強化產品和路線圖,並期待著在今年晚些時候推出Intel 18A產品。
英特爾也會持續專注於構建獨立軟件供應商(ISV)以及AI應用方面的行業產品生態系統,將利用自身的能力助力實現AI邊緣計算,這是下一個前沿領域。

2. 數據中心
在數據中心方面,英特爾需要強化產品和服務。英特爾流失了不少人才。陳立武最首要的任務就是:招募行業內最優秀的人才回歸,或者加入英特爾公司。
「有人告訴我,我們需要更高的性能和效率,同時還要降低總體擁有成本,尤其是在AI投資方面。」陳立武說。
英特爾最新的產品組合是提升其競爭力的重要一步。英特爾將努力推動持續改進,並且CPU將在低功耗且高效能的AI領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更廣泛的AI數據領域,我對我們目前的地位並不滿意。我知道你們也不滿意。」陳立武直言。
「你們給了我反饋,我也聽得清清楚楚。是時候翻開新的篇章了。我們要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朝著能夠為你們提供有競爭力的系統而努力。這不會一蹴而就,但我知道我們能夠做到。」他談道。
3. 製造與代工
在強化英特爾產品的同時,陳立武同樣致力於打造一個出色的晶圓代工業務。
全球對芯片生產的需求在不斷增長,需要一個靈活、有韌性且安全的供應鏈。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業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英特爾將繼續推進晶圓代工戰略以滿足需求,每週會給團隊負責人做一次彙報更新。每週陳立武都會深入到工程部門,瞭解如何改進工藝技術。
陳立武正直接與其團隊合作,瞭解英特爾目前的狀況,然後確定一條清晰的前進道路。這將強化英特爾的資產負債表,提高效率,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並擴大業務規模。
晶圓代工是一項服務業,它建立在信任原則的基礎之上。同時也要認識到,每個客戶都有他們獨特的設計方法和設計風格。
陳立武從Cadence工作經歷中學到了很多。這是英特爾需要學習的,即如何適應不同的客戶,他們都有自己偏好的知識產權(IP)供應商和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合作夥伴。
英特爾將傾聽客戶的需求,然後關注他們使用哪種模式識別技術、哪家EDA廠商、哪些IP。英特爾會進行優化,並實現他們所需要的性能良率。
這是一個陳立武非常熟悉的生態系統。陳立武會全力投入,以幫助實現英特爾的目標。
陳立武也在持續推進Intel 18A產品以及未來的Intel 14A產品。Intel 18A產品將於今年下半年隨著「Panther Lake」客戶端處理器的推出實現大規模量產。英特爾會高度專注並迅速進行評估。

首個外部客戶的流片工作即將完成。英特爾將繼續在質量和客戶服務方面進行改進,以推動晶圓代工業務向前發展。
「這需要一些時間。我很有耐性。我一直喜歡著眼於長期開展業務,打造一個成功的模式。對我來說,擁有兩三個非常重要的客戶非常關鍵,他們將幫助我們提升你們所需要的性能,而且我非常瞭解這些客戶。我會依靠他們來幫助我們,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真正實現改進。」陳立武說。
他談道,英特爾是唯一一家同時設計和製造先進芯片的美國公司,在晶圓代工生態系統中,尤其是在美國,要扮演重要的角色。
「我很高興看到特朗普政府專注於加強美國在技術和製造業方面的領導地位。我很期待。他們問我,我們能提供什麼幫助?當然,我會尋求他們的幫助來完成我們需要做的事情。我期待著與他們密切合作,推進我們共同的目標。」陳立武說。
陳立武將在4月底的Intel Foundry Direct Connect活動上更多地介紹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業務。
二、強調軟件優先和AI驅動系統設計,英特爾必須培養「一次做對」的文化
陳立武稱,英特爾將重新定義一些戰略,剝離一些業務,真正專注於核心業務,以及如何利用AI和軟件2.0來拓展業務。
這需要從根本上轉變設計產品的方式。過去,英特爾的方法是從內到外的,先設計硬件,然後再開發軟件使其正常運行。
但世界已經發生了變化。「我們必須改變這種方式。未來,我們將從問題出發,即你試圖解決的問題以及你需要處理和實現的工作負載,然後再倒推設計。這需要接受軟件2.0的理念,也就是說要以軟件為先。」陳立武說。
他投資了不少軟件2.0初創公司,其中一些公司的發展非常令人興奮,有可能改變行業格局。

英特爾將使用AI驅動的系統設計來加速新計算架構平台的開發。
陳立武在Cadence工作時就知道,採用AI技術顯著提高了性能和效率,增長率超過了兩位數,大家可以看到這種變革,以及它如何幫助客戶在設計中提高效率。這也將幫助實現新的計算密集型模型、應用程序和智能體,這些都是未來幾年將受益的領域。
這些將從根本上重塑對硬件的設計方法。
世界正在朝著定製化專用芯片的方向發展。英特爾要設計和優化芯片,以滿足特定的應用需求。這也為新的x86解決方案打開了大門。
陳立武相信,英特爾在開髮針對特定應用需求的定製芯片方面也能發揮重要作用。
上週末,陳立武花了不少時間與3家主要的數據和AI平台公司交流。他們很願意與英特爾合作,共同定義下一代x86解決方案。
英特爾工程團隊已經開始深入探討,以啟動這一轉型,將開始重新規劃產品組合。
同時,陳立武關注產品和晶圓代工這兩個緊迫的優先事項。
他堅信最好的產品總是會勝出。去年,團隊就已經開始重新聚焦這一點,並且這仍將是英特爾未來的首要任務。
有幾個方面是不容妥協的:
首先,英特爾必須開發並交付卓越的性能,這對於滿足未來的工作負載需求至關重要;必須預見未來的發展趨勢;必須提供出色的效率,這對於在日益嚴格的功率限制環境下實現AI應用至關重要。
「如今,我們甚至無法滿足我們試圖構建的AI雲基礎設施的功率需求,這是我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也是我重新加入麻省理工學院顧問委員會的主要原因。」陳立武說,
因為核工程背景,有人跟陳立武說:「陳立武,未來是核聚變和核能的時代,請回來幫助我們。」他很高興能參與到對未來的頭腦風暴中。
陳立武談道,英特爾必須毫無例外地按時交付高質量的產品,必須培養一種「一次做對」的文化,目前還沒有做到這一點,但他會實施相關措施,請大家拭目以待。
「這對我來說是不容商量的,因為這是贏得客戶信任的關鍵部分。這些都是我們的指導原則,雖然實現這些目標需要時間,但我們從今天就開始行動。」他談道。
三、從華登國際、Cadence到英特爾,陳立武能給英特爾帶來什麼?
「我們的目標是打造最好的產品,並在未來幾年內成為最優秀的晶圓代工廠,而這需要我們充分發揮工程師的力量。」陳立武說。

他介紹了自己的背景:出生在馬來西亞,後來搬到了新加坡,並在那裡長大;在大學學習物理學本科專業,還曾擔任過幾年學校的受託人,並為學校提供諮詢建議;之後,前往美國,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了核工程專業研究生學位。
「我的教育背景,讓我深刻理解了如何通過真正的工程設計來解決複雜的技術問題。」陳立武回憶道,三里島核事故發生後,他決定不完成博士學業,而是搬到了舊金山,並愛上了矽谷。
他剛開始的時候創立了華登國際風險基金集團,最初只管理著300萬美元,只有幾個親朋好友願意投資他。經過多年的努力,他把資產規模做到了50億美元。
陳立武談起思想家亨利・大衛・梭羅及其哲學理念,提到自己非常喜歡的、有強烈共鳴的一句梭羅名言:「與其要愛情、金錢和名譽,不如給我真理。」
他希望客戶、團隊、合作夥伴還有他的妻子都能對他坦誠相待。
他也很欽佩梭羅,曾在梭羅的小屋停留半個多小時,仔細觀察了每一個角落,領略了他對細節的關注,這就是工匠精神。很多商業活動其實都與打造工匠精神有關。它不僅僅是科學,更是一門藝術,甚至比科學更具藝術性。
作為一名風險投資家,陳立武致力於發現那些被人們忽視的潛在機會。
20多年前,半導體行業還不被看好的時候,陳立武加大了投資力度。
他記得拜訪了兩家他非常尊敬和欽佩的一級風險投資公司。當他介紹完半導體業務後,一半的團隊成員離開了,另一半則帶著同情的態度聽我講完。最後,會議室里只剩下兩個人。他們小聲地問我,有沒有AI初創公司可以聊聊,因為半導體當時並不受歡迎。
那些一級風險投資公司認為半導體行業是一個夕陽產業,甚至一些大學教授也這麼認為。但陳立武決定反其道而行之,加大投資,而這也確實得到了回報。
陳立武在半導體領域進行了大量投資,包括一些高速連接技術、光子前沿技術、新材料公司。如何通過散熱來降低功耗是一個讓他非常興奮的問題。
總的來說,他進行了251項與半導體相關的投資,其中有43家公司成功上市。
然後,他涉足了內容探索領域,比如他是AI營銷工具初創公司Typefa的早期投資者。還有搜索領域,陳立武以前經常使用Google搜索,現在改用AI搜索Perplexity了。
陳立武還投資了一些AI安全、虛擬AI等相關領域的公司,最近專注於生成式AI、Agents、生命科學與醫療創新領域。
他的一個好朋友開發了一種利用腦電波幫助帕金森病患者的技術,通過半導體技術實現了82%的對話準確率,一些醫療創新成果非常驚人。
這些經歷為陳立武擔任國際EDA龍頭Cadence的CEO鋪墊了基礎。
當被邀請擔任這一職務時,陳立武首先做的是調整了團隊文化,營造了一種創新文化,致力於讓客戶滿意,與客戶建立深度合作關係,共同尋找解決方案。
除了發展核心EDA業務外,陳立武還認識到知識產權(IP)的重要性,因此進行了多次收購。這些收購有助於加速設計流程,並使公司的收入增長超過10%。
「我總是希望通過新的創新和進入新的領域,找到另外10%的增長機會。積極轉型為系統設計賦能公司,即進行系統建模和系統分析,擴大我們的目標市場,並創造新的收入來源。」陳立武說,所有這些努力使公司從低個位數的增長率提升到了兩位數的增長率,從沒有新的有機開發文化和路線圖,轉變為每年都能有機地開發新產品,而不是依賴外部收購。
「我們的目標市場擴大了三倍。為股東帶來了3200%的回報,公司市值達到了近750億美元。最重要的是,我們成為了客戶可以信賴的合作夥伴,他們知道可以依靠我們。」陳立武回憶道。
在Cadence接手工作時,陳立武從一次重要的客戶評估中親身體會到了客戶反饋的重要性。
他讓客戶給Cadence的產品打分,一位高管說:「陳立武,沒有其他供應商敢問這樣的問題。」陳立武這才知道自家的產品有多糟糕。
「我們得到了很多差評,有很多D、E和F等級。」陳立武回憶道,「這很丟人,但也讓我學到了很多,因為在我的學術生涯中,我從來沒有得過低於B的成績。這很丟人,但也激勵著我去改變,這是公司的一個轉折點。」
總的來說,這些經歷讓陳立武受益匪淺。
他在華登的經歷讓他學會了從初創公司的角度看待公司,關注小團隊,明確公司的需求。
在Cadence擔任CEO的經歷則幫助他瞭解了設計方法、晶圓代工生態系統以及如何讓客戶滿意。
他還在英特爾董事會任職了兩年,在此期間,從我們的工程師那裡學到了很多關於公司存在的問題、面臨的挑戰以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知識。
所有這些都為他承擔起打造新英特爾這一極具挑戰性的任務做好了充分準備。
「英特爾是一傢俱有標誌性和重要地位的公司,對整個行業以及美國都非常重要。我非常關心英特爾的成功,多年來,我在英特爾有很多導師,他們一直激勵著我……他們中的一些人是我的親密朋友。我從這些導師身上學到了很多關於半導體行業的知識。」陳立武談道。
四、結語:看好AI未來,從agents到人形機器人
陳立武強調,英特爾將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戰略核心,利用新興技術的進步,充分把握未來在軟件、硬件和代工工程領域的巨大機遇。
他非常看重AI的發展:「我們所處的行業非常動態且變化迅速。技術的採用和變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快。這一切都由一種變革性的力量驅動,那就是AI。」
AI的大規模應用,正在深刻地重塑許多公司,並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你能想像有agents幫助你做決策,處理一些日常瑣事嗎?陳立武很喜歡agents。
首先,AI正在推動計算領域的全面架構變革,尤其是在雲計算方面。出現了無代碼和低代碼技術。這正在推動創新,帶來巨大的計算能力和新的數據處理能力。一些基礎設施項目也正在向光子學領域推進。陳立武還投資了三家量子計算公司,這一領域的發展速度比想像得要快。
AI也在徹底改變我們發現、創造和與內容互動的方式。陳立武的一些朋友正在努力成為所有AI的控制中心,他們告訴陳立武:「我們希望以英特爾平台作為實驗室和agents的基礎。」
AI也正在擴展到物理世界。陳立武對人形機器人非常感興趣。這是一個新的前沿領域,將重新定義從汽車到製造業等各個行業,開創一個機器人和智能系統無處不在的新時代。
「我在這個領域有很多經驗,從英特爾的角度來看,請大家拭目以待,這將為我們帶來巨大的機遇。」陳立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