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重構價值——2025年股權投資春季論壇”在清華大學成功舉辦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申俊涵 北京報導

3月31日,由21世紀經濟報導聯合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高管教育中心主辦、星能資產協辦的“科技重構價值——2025年股權投資春季論壇”,在清華大學成功召開。

本次論壇彙聚宏觀政策領域與股權投資行業專家,大健康與科技產業的頂尖學者、資深投資人、精英企業家。大家齊聚一堂,共話宏觀經濟趨勢、股權投資行業破局之道,以及大健康與科技產業的創新機遇。

在歡迎致辭環節,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創新創業與戰略系教授,動態競爭與創新戰略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紀珍表示,科技重構價值的關鍵之一是加強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特別是科技創新向產業創新的轉化。中國在建設科技強國和金融強國的過程中,需要更好發揮股權投資的作用,進一步凸顯科技重構管理、產業和資本市場生態的價值。“只有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才能加速培育具有顛覆性特徵的新質生產力,切實支撐國家’創新是第一動力’的戰略使命。”他說。

21世紀經濟報導執行總編輯陳晨星指出,今年以來,DeepSeek的模型驚豔問世,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在全球領跑。這些科技創新正在重構全球創投版圖,讓國際市場重新審視中國科技事業的新勢能,並讓中國的科技價值迎來全面重估。

“今天的論壇正是要凝聚這樣的時代智慧,我們期待通過頂尖學者、產業領袖、投資精英的深度對話,共同探尋在技術顛覆與週期波動交織的當下,如何在堅守中突破認知的邊界、如何在變局中錨定價值點、如何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中構建新的投資範式。”她說。

星能資產總裁何未央表示,過去的十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經曆了從模式創新到硬科技投資的範式轉移,未來的價值錨點正在發生三大遷移:一是從場景紅利到技術的深水區,硬技術已經成為了估值的新核心;二是從資本驅動到“科學家+企業家”的雙核驅動,這也是大家今天來到這裏去共同探討這件事的本源;三是從單一賽道押注到生態級的投資。

“所以,我們現在正站在一個臨界點,科技不僅是投資標的,已經成為重新定義價值的核心。”她說,“在今天的論壇上,期待能夠與各位學界泰鬥、產業領袖碰撞思想。讓今天的討論不僅是停留在理論層面,更能沉澱為推動中國科技投資的實踐指南,這也是星能資產的使命。”

大咖研判宏觀經濟方向與創投發展趨勢

在當今全球政經變局之下,宏觀研判是投資決策的基石。在主題演講環節,全國政協提案委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張軍擴帶來“宏觀經濟分析與趨勢研判”的權威解讀。

他指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繼續呈現回升向好態勢,但同時也面臨不小下行壓力。特別是,宏觀數據與企業、消費者微觀感受之間,還存在一定的溫差,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需要進一步鞏固。

當前製約經濟穩定回升的因素,既有有效需求不足和市場波動性問題,更有結構問題、體制問題和外部環境衝擊等深層原因。需要更大力度宏觀調控與深化改革相結合,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隨後,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會計系教授、清華大學全球私募股權研究院院長肖星以專業視角剖析“創投行業的現狀、挑戰與破局”。她指出,十四五期間,雖然創投行業總體處於調整與出清狀態,但市場集中度並未有明顯提高,中小機構仍然偏多,行業整體呈現“小、散、弱”特點。展望未來,市場資源將進一步向優勢機構集中,很多表現優良的投資機構都面臨巨大壓力。同時,國資機構的影響力正不斷增強。

面對創投行業的諸多挑戰,肖星認為,創投機構的破局之道將主要在兩方面。第一,機構要增強研究能力,並且帶動投後管理能力的增強,從而提升在市場中的競爭力。第二,創投行業是靠人的認知來掙錢的行業,所以人才隊伍的建設也至關重要。

疆亙資本總裁胡仲江以“智啟新元·向新而行”為主題進行演講,他表示,從去年9月底以來,資本市場和投資人的信心逐漸增強。尤其是春節前後,TeslaFSD(完全自動駕駛能力)正式進入中國、宇樹機器人的火爆出圈、Deepseek的橫空出世、國資發展改革委成立低空經濟司等熱點事件,讓投資人愈加增強在智能駕駛、人形機器人、AI、低空經濟等領域的投資信心。

隨後,胡仲江分享了對人形機器人、商業航天、低空經濟、AI+行業的投資邏輯思考。比如在人形機器人領域,胡仲江認為,行業的商業化將先在B端的一些特定工業領域實現,由人形機器人替代人做一部分的工作,團隊傾向於投資找到商業化場景的機器人企業。目前,疆亙資本正在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科技領域,及生物醫藥領域進行深度投資佈局。

業界洞察大健康與科技產業創新機遇

下午,多場圓桌對話和主題演講,將本次論壇再度推向高潮。

在“大健康產業創新越過山丘”為主題的圓桌對話環節,在西門子醫療大中華區市場總監黃玥的主持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工業設計系教授趙超,清華大學精準醫學研究院團隊負責人邱東曉,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DRG質控中心專家、北京市DRG項目辦公室費用研究組副組長張樂輝,元思生肽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驍,北京陽光萬康醫療集團董事長顧軍軍、芯能創投合夥人華捷等多位嘉賓,圍繞大健康領域的人工智能應用、產學研醫協同、技術創新趨勢、投資邏輯等話題開展熱烈討論。

隨後,見樸基金合夥人胡建諒帶來“DeepSeek加速邁向通用AI時代”的主題演講,他談到DeepSeek在春節期間爆火的原因、DeepSeek對AI產業鏈的重塑意義,並對AI未來的機會與趨勢進行判斷。

胡建諒指出,在AI產業鏈上遊,將重點關注芯片、能源方面的投資機會。在產業鏈下遊,將重點關注能夠在終端應用場景落地的企業。在具身智能領域,大模型的革命性突破,讓機器人的大腦能夠實現任務級編程,開始具有隨機應變的能力。但大腦與機器人小腦(運動控制算法+控制系統)、本體相互融合成為亟待突破的瓶頸。

在“科技行業迎來DeepSeek時刻”的圓桌對話環節,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系教授、系主任衛強的主持下,銀河航天戰略合作總經理初肖潔,靈寶CASBOT聯合創始人兼COO張淼,優必選副總裁、戰略投資總顧問侯宗放,一脈陽光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李飛宇,魚躍醫療副總經理、戰略與MKT部總監鄭洪喆,芯能創投管理合夥人裴婉辰等多位嘉賓,共同探討DeepSeek對科技行業帶來的影響與投資機遇、AI技術在人形機器人、醫療健康等領域應用,以及對AI幻覺帶來行業挑戰的應對。  

醫療健康學堂項目精彩宣介,人工智能研報項目重磅起航

在論壇期間,還舉行了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醫療健康產業創新企業家學堂”項目宣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醫療健康產業創新企業家學堂項目主任李會介紹稱,在老齡化加劇與技術革命交織的今天,醫療健康產業正在臨床需求驅動創新與產業價值重構的歷史交彙點。

“醫療健康產業創新企業家學堂”項目致力於培養,既懂臨床需求又具產業視野的復合型人才。推動醫院的前沿成果與企業研發的深度對接,加速技術落地,解決醫療市場最後一公里難題。通過臨床醫學成果轉化促進產業創新機遇,通過醫療技術與產品研發促進醫院管理服務升級,最終實現醫療健康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在開題儀式環節,21世紀經濟報導執行總編輯陳晨星與星能資產總裁何未央攜手登台,重磅開啟了《2025年人工智能行業投資研究報告》的研究序幕。21世紀創投研究院與星能資產將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探索人工智能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與產業投資趨勢,為市場提供具有前瞻性和實用性的研究成果。

論壇最後在自由交流中圓滿收官,這場彙聚智慧、凝聚共識的思想盛宴正式落下帷幕。與會者紛紛給予高度評價,認為本次論壇不僅為科技與產業的深度融合搭建了高質量的交流平台,也為未來行業創新發展與投資佈局帶來清晰的“行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