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和林:雷軍人紅,小米是非多!小米或許還有幾個500億市值下跌要面對
封面新聞記者 易弋力
針對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事件,4月1日,小米公司發言人官方微博稱,3月29日22時44分,一輛小米SU7標準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駛過程中遭遇嚴重交通事故。我們對此深感痛惜。
這起事故給小米以及雷軍帶來了哪些影響,折射出當前造車新勢力產品哪些缺陷? 4月1日,經濟學家盤和林分享了自己的看法:《雷軍人紅,小米是非多,小米或許還有幾個500億市值下跌要面對》。

以下為文章全文———
今年以來,雷軍爆火,帶貨是帶什麼什麼火,帶什麼什麼賣爆,小米股價也藉著雷總的人氣水漲船高,最高價59.45,市值超過萬億。可4月1日,小米的股價卻又下跌了5%,一天蒸發超過500億市值。為什麼是“又”呢?因為小米股價已經下跌過一次,小米以53.25港幣的高價配售股票,這個配售價是什麼概念?2024年小米每股收益0.95,配股市盈率大約是50倍左右,這對於市場來說是一個很高的配股價格,所以一輪下跌在所難免。
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4月1日,小米股價的下跌是另一個事件導致的,3月29日,在安徽境內,德上高速池祁段發生一起碰撞爆燃事故,車主駕駛小米SU7,使用NOA智能輔助駕駛系統行駛,結果路遇道路施工道路改道,雖然司機接管了車輛,但還是避讓不及,最終發生碰撞並燃爆。最終導致車上3人死亡。
這個事故很嚴重,但如果僅僅是事故,那也不會影響小米500億的市值,中國太大了,每天都在發生事故。這起事故體現出的是當前造車新勢力產品的幾個關鍵缺陷:
其一,是智駕缺陷。小米的是輔助智駕,按道理,這類智駕的確缺少迴避施工等突髮狀況的能力,但實際情況是,很多車主就是用輔助駕駛當智駕在高速上放手行駛,所有的車商都在強調自己的智駕能做什麼,但沒有車商告訴你,自己的智駕不能做什麼。這就是個很大問題,如果你沒告訴司機高速不能依賴智駕,那麼發生事故算誰的?智駕還是司機?
其二,是電池缺陷。其實,鋰電池問題有兩個:一個是充電比加油慢,另一個是鋰電池會爆燃。原理很簡單,鋰電池有正極和負極,正極和負極發生化學反應,所以產生了電能,而充電是還原反應,如果一根針刺破了,那麼正負極的可控化學反應就變得不可控。一下子所有的電能都釋放出來,那就是一個炸彈。如果新能源車數量比較少,那麼問題不大,如今到處都是鋰電池,那麼這種風險點會不會越來越多。其實已經有很多起事故,比如停車場電車起火,燒壞周邊其他車。當然,據說固態電池能夠解決鋰電池的穿刺、撞擊後爆燃問題,但固態電池如今還是在概念當中。太遙遠,但我們電車的普及度已經越來越高了,未來怎麼防禦。
其三,是施工問題。你說道路施工就沒有問題嗎?也有,道路施工要提醒過往車輛,提早2公里提醒之外,隨著智駕和高精地圖的普及,需要同步更新路況信息給導航企業,這樣,智駕才能有所準備,你說很多地圖導航如今都會實時提醒,為什麼智駕沒有吸收這部分信息,還一路莽撞的向前衝?
綜上三點,我認為智駕需要規範,電動需要提高技術安全性。兩樣做不到的,未來這類情況還會越來越多,小米還有幾個500億市值的下跌要面對。但,這些是小米一家的問題嗎?不是,這是所有造車新勢力的共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