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斯克的「自閉症」說起:AI正讓學習障礙變成優勢?
4月初,埃隆·馬斯克的名字再次佔據世界頭條:
這位身兼企業家和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負責人的爭議人物,或將在5月底完成削減1萬億美元政府支出目標後,辭去政府效率部的職務,結束他短短130天「政府僱員」的生活。

儘管當地時間4月3日,特朗普公開表示,只要馬斯克願意,他想留任多久都可以。但這位特斯拉CEO的做法已經引發軒然大波——從聯邦機構大裁員,到特斯拉股價蒸發8000億美元,再到全美多地爆發「反特斯拉」活動,一項民調顯示,一半以上美國人對馬斯克持負面態度。
用「一面是天才一面是瘋子」來形容他毫不為過。
很多人試圖探究馬斯克的性格特質,結果發現,這樣一位「狂人」,童年竟然是沉默寡言、沉浸在自我世界里的「怪小孩」。後來馬斯克在自傳里揭秘,他從小患有阿斯伯格綜合症(自閉症譜系的一種),且10多個孩子中有3個同樣患有自閉症。
無獨有偶,馬斯克的合夥人裡面,有一位叫做阿里·伊曼紐爾(Ari Emanuel)的荷李活大亨,他是Endeavor(奮進)公司的老闆,旗下明星包括王牌主持人奧普拉·溫佛瑞、巨石強森、馬特·戴蒙、本·阿費爾克、休·積克曼、梅根等。他的身份除了代表1000多位大明星、傳奇編劇和製片人之外,還是另一群人的非官方代言人:閱讀障礙、注意力缺陷症、學習困難人群。
還有比爾·蓋茨,也在今年1月剛出版的新自傳《源代碼》中,坦言按照現在的診斷標準,他很有可能會被認定為「自閉症譜系障礙」。

這些名人的存在,讓龐大的自閉症、ADHD、學習障礙等人群浮出水面,引起社會關注。這個人群的人數之多超過一般人的想像:世界閱讀障礙學會(World Dyslexia Association)估計在15%—20%之間;中國各種渠道的數字在2000萬到3000萬之間。
一方面,有越來越多的醫院正在開設學習困難門診,門診號還十分緊張;但另一方面,很多家長對閱讀和學習困難缺乏認知,不願承認,無法接受,導致很多小孩在K12應試教育體系中苦苦掙扎,每天上演著本可以避免的悲劇。
但令人鼓舞的是,人工智能的到來有望極大改變這幾類特殊人群的生存狀況,甚至給他們逆襲的機會。
究竟這些名人如何在患有自閉症、學習障礙等情況下逆襲?AI等最新技術手段又帶來何種機會?
阿里·伊曼紐爾啟示錄:閱讀障礙反而成為職場優勢?
閱讀障礙有時並不是壞事。
荷李活大亨伊曼紐爾告訴大家,作為一個嚴重的閱讀障礙者,他不得不去開發自己別的能力,比如數學和運動。
他特別指出,閱讀障礙不完全是壞事,閱讀障礙者能夠在商界和人生中,找到非閱讀障礙者絕對不可能想到的富有創造性的解決方案。
這也許能夠解釋,為什麼商界、娛樂界、科學界、政界有那麼多曾經的閱讀和學習障礙者,包括理查·布蘭森、烏比·戈得堡、愛恩斯坦、佐治·華盛頓等。
但不可否認的是,伊曼紐爾的兒童和青少年時代沒少受苦——因為閱讀和學習困難者很難通過閱讀處理信息,這一弱點在K12的教育體系下絕對是致命的。
他的英語成績一塌糊塗,在學校里一直被同學挖苦嘲諷,被當面叫「傻瓜」。高中時就讀鼎鼎有名的New Trier West High School,老師斷言他畢不了業,更別想上大學了。幾乎每隔兩天,他就因為和同學打架被叫到校長辦公室訓話。
在家裡日子也不好受,他的兩個學霸兄弟每天讀報在餐桌上跟父母高談闊論時事和政治,而他卻完全跟不上節奏。他這兩個兄弟,一個後來當上奧巴馬的幕僚長,現在是芝加哥市長,另一個是腫瘤專家、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臨床中心生命倫理學主任。
好在伊曼紐爾的媽媽堅韌不拔,默默地忍受著老師們對兒子的蔑視,每天晚上陪他讀書,給他請了多個家庭教師補習。
媽媽反復讓他重覆生詞,雖然阿里當初十分抗拒,但成年以後,他感謝媽媽的付出。後來,他終於考過了SAT,並進入明尼蘇達州聖保羅的Macalester文理學院,修了經濟學和計算機雙學位。在這裏他總算開心了起來——對美國本科教育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文理學院的體驗往往比公立大學好,人少大家關係親近。
畢業後他打了幾年職業美式壁球,又在巴黎遊曆一番,才進入洛杉磯的經理人公司,並於1995年自立門戶。
伊曼紐爾提醒家長,對於閱讀和學習障礙,一定要越早干預越好,要搶在「一盞燈滅掉之前」。
哈佛商學院的一項研究解釋說,閱讀和學習障礙者在拚寫、記憶方面得分遠低於平均分,然而在溝通、推理、視覺和創意性解決問題方面高於平均分。
應試教育的各項考試,以及SAT之類的標準化考試,正好完美地暴露了閱讀和學習障礙者的短板,讓周圍的人誤以為他們智商低或者學習不努力。
神經科學及fMRI掃瞄顯示,閱讀障礙者左頂顳葉使用不同的神經通路,因此此類人群的思考方式跟其他人不同,更加有創意和發散性。他們的思考模式是「大格局」和通盤的,而非「細節至上型」。
一項劃時代的變革發生在2022年4月,招聘和職場社交網站領英(LinkedIn)將閱讀障礙歸類為一項技能,指出閱讀障礙有助於如今和未來職場更需要的創造力、解決問題、溝通和視覺能力。一週之內,超過一萬人將這項技能加入他們的個人介紹中。
人工智能極有可能是閱讀和學習困難者逆襲的時代。傳統的學霸最擅長的解題正在無情地被AI所替代,而很多新興的領域,閱讀和學習障礙者恰好能發揮他們天然的優勢。
美國女生Susan Ibitz 17歲被診斷為閱讀障礙者,今天她成為面部識別的全球專家,運營著人類行為實驗室(Human Behavior Lab),經常被高薪聘請教授他人這項技能。Susan說,她的工作得益於閱讀障礙這一特性。
英國情報系統某部門五分之二的僱員為閱讀障礙者,因為他們能快速識別異常數值、形狀和模式,對打擊恐怖活動和組織犯罪貢獻很大。
閱讀和學習障礙者「不一樣」的思維方式正成為職場的一大優勢,全球僱主特意尋找閱讀和學習障礙者從事數據分析、平面設計、客戶關係、創意等領域的工作。
AI推動定製化內容,成為閱讀和學習障礙者的解藥
過去,傳統的K12教育跟閱讀和學習障礙者嚴重八字不合,大部分閱讀和學習障礙者被視為調皮搗蛋和不上進的麻煩製造者。
就算相當開明的家長和學校,給出的辦法也只是考試延長交卷時間,或是額外的閱讀輔導。這些干預手段事倍功半,繼續挫敗著閱讀和學習障礙者的興趣、信心和熱情。
但隨著AI時代的到來,人工智能可以高效地識別每個學生的學習模式,將定製化的內容推送給學生——比如生成複雜文檔的總結版和視覺化、化整為零的學習材料,並以影片和音頻內容呈現需要學生瞭解的信息。
更為強大的AI工具配合閱讀和學習障礙者的學習進度,能確保學生掌握所有的信息,逐步建立起他們從未有過的信心。
此外,AI也給自閉症患者家庭新的希望,其中最重要的是增強及替代溝通(AAC)解決方案——借助AAC的自然語言處理算法系統、預測性文本和聲音識別,學不會說話的自閉症患者有可能實現跟其他人順暢地溝通。
Amanda Baggs是美國加州的低功能自閉症患者,無法說話,但是2007年到2020年她去世前,她借助電腦和語言合成器寫博客,在油管上成為網紅。她拒絕憐憫,展現自己的獨特個性。
另一個非常有效的黑科技是實時檢測情緒的可穿戴設備,自動觸發振動和白噪音等鎮靜程序。
改變公眾觀念:自閉症不應是一種羞恥
近年來有一個趨勢是,自閉症者團體提出,自閉症不需要治療,社會應該將他們視為少數群體而非殘疾群體。該改變的是公眾,而非自閉症人群。
隨著神經多樣性(neurodiversity)的概念逐漸被接受,自閉症維權人士稱自己為neuro-divergent(神經另類或少數人士)——相對於neurotypical(神經典型人群)。
需要改變的是公眾對自閉症患者的態度和社會障礙,而不是讓自閉症者花大代價訓練學習所謂正常人的行為——因為他們遇到的困難是神經典型人群武斷地設置社會規則所導致的。
英國自閉症協會理事會成員Larry Arnold尖銳地指出:
很多慈善組織宣傳自閉症患者的各種苦難以獲取人們的同情,但是他們募捐來的款項不是在做想把自閉症者從地球上消滅的研究嗎?
這個思路就值得檢討,每種患者都有他們自己的價值和尊嚴,不能以社會所認為的成就來衡量。
Valerie Paradiz 40歲才被確診艾斯伯格綜合徵患者,之前她一直被當作抑鬱症患者接受治療。她在紐約州創辦了Aspie學校(The School for Autistic Strength,Purpose and Independence in Education)。在這裏,自閉症兒童被告知,自閉症並不是殘疾或值得羞恥的事情,而是你的優勢。自閉症是一種生存方式,有自己的歷史文化。
2010年的傳記電影「Temple Grandin」(自閉歷程)似乎佐證著Paradiz的話。電影講述了美國畜牧業博士、著有上百篇學術論文的Temple Grandin的故事,她說自己並不想變得正常,從而失去自己的視覺化能力和孩子氣的創造力。她倡導不同的視覺、模式、語言思考者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推動人類前進。
暢銷書作者和網紅Matthew Kenslow也用增強器(enhancer)來形容自己的自閉症,考試時他最後一個交卷,跟人聊天也十分困難,容易恐慌或生氣,但是他能識別模式,用不同的視角去看這個世界。他創造性地提出,disability(殘疾)應該解讀為不同的能力(a different ability)。
在這個網絡虛擬世界蓬勃發展的年代,人們開始留意、欣賞、並慶賀各種另類,自閉症甚至忽然成為了一個時尚的標籤,社交媒體上有數百位自閉症網紅,其中最耀眼的之一是日本天才的創作型音樂人米津玄師。20歲他被診斷患有高功能自閉症。
相當長一段時間,他用厚厚的劉海蓋住眼睛,似乎在阻斷跟世界的交流。然而在油管上他有10多首播放量過億的單曲。宮崎駿邀請他為《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寫歌並演唱,他的《地球儀》讓宮崎駿潸然淚下。米津玄師還在石原里美主演的電視劇《非正常死亡》創作並演唱的《lemon》風魔日本和海外。
這個34歲的鬼才並沒有克服人際交往的困難,甚至24年間跟自己的父親說話不超過一個小時。然而,他家裡人不去煩他,不去改變他,對他就足夠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爸爸真棒 (ID:babazhenbang),作者:Sylv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