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虧三年後實現減虧,吉視傳媒2024年報季入表數據資源441萬元
南方財經全媒體研究員黃敏潔 發自廣州
2024年A股年報季,首家披露數據資產情況的企業來自東北。吉林地區大型文化產業類國有企業吉視傳媒(601929),於2024年9月登記了一款數據集產品,並將該數據資源作為一項資產列入財務報表,金額為441萬元,比三季報金額大幅增加。吉視傳媒公開財報後的首個交易日(3月17日),股價收於2.09元。
在廣電行業普遍承壓下滑的背景下,吉視傳媒自2022年起淨利潤連續虧損,2024年淨利潤虧損4.74億元,同比減虧1.8億元。面對有線電視用戶流失的困境,進軍數據要素領域成為吉視傳媒的轉型方向。目前,吉視傳媒持有東北亞數據交易中心50%的股份,並於今年2月與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共建了吉林省數據要素服務中心,從事數據要素市場化運營、諮詢、可信空間及平台建設等業務。
一、吉視傳媒數據資產入表相關信息
- 數據資產的確認與計量
2024年3月15日,吉視傳媒發佈2024年年度報告,將數據資源列示於“開發支出”科目下,計入金額441萬元(2024年三季報為15.35萬元)。開發支出中列示該數據資源為“家庭互聯網視頻類應用區域運營策略分析數據集”,對比小基站等上年延續項目,屬於金額數量排列第二的項目支出。報告中沒有披露該研發支出的詳細支出構成。據中國吉林網報導,該數據集是通過整合和分析多年來吉視傳媒有線電視、點播、寬帶、5G、政企等業務沉澱的海量數據,為家庭互聯網視頻類應用的運營提供包括市場需求分析、運營策略製定、內部運營優化等支援。
- 數據資產確權登記案例
吉視傳媒的該數據集於2024年9月13日在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登記,獲得《數據資產登記證書》。該數據集數據體量約1G、2.3億條,其成功確權登記是吉林省國有文化企業首個家庭互聯網視頻類數據資產確權登記案例,一定程度展示了吉視傳媒在數據治理、合規評估等方面的專業能力,也為數據資產的流通與交易奠定了基礎。

關注吉視傳媒的報表可發現,2023年收入和2022年基本持平,但出現6.5億元虧損額,2024年報表收入同比增長7.99%,淨利潤-4.74億元,同比2023年減虧1.8億元;觀察該公司其他財報科目,存在較大風險,其中:
1.現金不足,流動性風險增加。2024年底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為2.54億元,較年初5億元驟減近一半,其中貨幣資金減少2.8億元,降幅48%,短期借款增加1.49億元,增幅58%,值得注意的是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增加6.15億元,增幅為322%,報表中顯示該項主要為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金額高達7.9億元,以上數據顯示公司存在流動性資金匱乏風險,在今年需要應對高額的長期借款還款狀況。
2.廣電行業風險。公司在年報中表示,隨著“三網融合”不斷深入,IPTV、互聯網電視、移動視頻等各類新興媒體對廣播電視傳統業務的分流作用日益明顯,整個廣電行業面臨著競爭加劇和用戶流失的風險。
3.技術風險。隨著新技術、新業務不斷出現,公司在技術前景、技術開發、技術應用等方面面臨一定的壓力與風險,為進行技術革新所增加的投入開支也可能對公司財報造成一定壓力。
此前,吉視傳媒在2024年業績預告中稱,受行業市場競爭加劇、互聯網及新媒體內容發展、用戶收視習慣與方式變化等多重因素影響,公司有線電視基礎用戶繳費率下降,寬帶互聯網用戶發展未達預期,導致公司公眾業務收入下滑。
三、吉視傳媒公司相關數據業務戰略
公司報告提及,24年做優做大做強主營業務,24年基本業務保衛戰遏製了用戶下滑。同時全力推進企業轉型,包括加快向創新型文化科技企業轉型。公司加大了研發經費投入力度,自主創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數字化信息化業務營收增長15%。在報表中可關注到公司當年研發費用達1.35億元,對比上年同期0.72億元增幅接近87.5%。研發費用細項中有個其他項目,本期增加6364萬元,對比上年增加額也是成倍增加,但財報中沒有詳細解釋該費用構成。
公司報告同時提及面向未來垂直領域的數字化創新服務業務,公司依託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吉林省數據要素服務中心,精準聚焦公共數據產品研發、數據資產化、數據流通交易等關鍵領域,全力開展吉林省數據要素市場化運營工作。中心推出了數據資產價值管理平台、AI智能數據要素場景挖掘平台及數字存證平台三大核心產品,為本土化客戶提供數據盤點、數據加工、質量評估、入表管理、數據產品開發、數據授權、合規性評估、數據價值評估、數據產品交易等數據服務,加速數據價值的轉化與釋放。上述業務以服務費形式收費。
由此可見,在傳統媒體主業外,吉視傳媒業務做了拓展,參與了數據要素市場化運營,還提供諮詢服務做數據資產業務,可信數據空間建設等等,相關業務佈局更加多元化。但由於數據業務尚在起步階段,現階段可變現收入相對主業而言增量和總量畢竟有限,並且數據要素市場在全國也剛開始,很多業務模式尚待挖掘和體系化。
四、廣電傳媒行業的發展態勢
從24年幾大廣電上市公司前幾季度業績情況來看,整體表現並不理想,除了吉視傳媒等幾家外,其餘幾家營收相比去年同期呈下滑趨勢,其中有4家企業下滑幅度高達兩位數。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衝擊,有線電視走向“沒落”,廣電網絡主營業務承壓下滑,大多公司面臨著傳統業務不給力、新興業務增長難的困境,吉視傳媒能夠做到主業逆勢上揚實屬不易,此外也在積極拓展多元化經營,包括面向政企客戶的數據服務業務,涵蓋算力租賃與大數據應用服務業務、專網服務業務以及社會信息化應用服務業務;數字化創新業務,涵蓋數據要素服務業務、數智化產品銷售業務等等。
對於廣電行業而言,技術創新與轉型會引領未來的發展,隨著互聯網和移動技術的普及,傳統的廣播電視正在逐漸向網絡視頻平台和移動應用轉移,改變了內容的分發方式以及生產和消費模式,此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使廣電傳媒服務能夠根據用戶的偏好和行為提供更加個性化的觀看體驗,提高了用戶滿意度,也為行業帶來了新的商業模式和盈利點。
同時媒體融合與協同發展也是未來的一個方向,新媒體平台則與傳統媒體共享內容資源,實現優勢互補,推動業務的多元化發展;通過與互聯網、移動通信等領域的合作,通過跨界融合、產學研合作、聯合創新等方式,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吉視傳媒在數據資產入表方面的探索與實踐,為同類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數據資產入表的推廣以及數據要素市場的發展提供了經驗和借鑒。未來,隨著數據資產化進程的加速,可以持續關注吉視傳媒在數據資產方面的成果,讓時間和市場來檢驗能否推動推動文化產業與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