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觀察丨問查辦智能化閉環服務 軟硬一體化助力政企數智化轉型
封面新聞記者 付文超
隨著政企數智化轉型進程的持續深入,各地在政務以及公共服務領域陸續發佈大量AI+應用需求場景。尤其DeepSeek的開源在全網引起廣泛討論,大模型智能體應用已經成為下一代政企AI+以及減負增效的主要技術創新方向,並且開源技術逐漸成為整個人工智能發展的主旋律。

4月8日,廣州希姆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希姆計算”)分別與廣州市黃埔區政數局、廣州交易集團下屬單位廣州市政府採購中心聯合研發的“黃埔政務服務大模型智能體”和“彩翼公共採購智能體協同管理平台”及系列智能體正式上線,分別為市民政務服務和公共採購服務打造個性化的智能體應用服務。
據悉,此次合作通過軟硬一體的方案實現黃埔政務服務大模型智能體7*24小時為公眾提供精準便捷的智能政務導辦服務,如政務事項諮詢、預約等便民服務,為公眾帶來更加智能、高效及人性化的服務。
希姆計算CEO梅迪介紹,市民可通過黃埔區政務雷達微信小程式、網頁端以及線下政務大廳一體機免費體驗高效的智能服務。未來隨著智能體平台的升級以及和合作夥伴的全面合作,系統有望實現“問-查-辦”全流程智能服務,市民可以根據需要隨時完成政務事項辦理。
公共採購曆來是數智化轉型的排頭兵,並且隨著大模型技術在該領域的持續深入,全業態、全流程的智能體服務已經成為新趨勢。此次多方共同開發彩翼公共採購智能體協同管理平台及系列智能體,驅動採購領域技術創新應用和效能提升。
相關技術負責人介紹,基於九州大模型開發的公共採購智能體相當於為用戶配備了AI協理員,達到智能化減負增效的效果,該智能體通過將散落在人們經驗中的隱性知識轉化為可迭代優化的數字資產,在日常工作中引入公共採購智能體平台的推演能力。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合作不僅解決了行業知識的積累、傳承、共享和高效利用的問題,還能促進知識沉澱的體系化和決策支援科學化,全面推動採購智能體在公共採購領域的落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