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的遺憾,海貝老弟星海貝M300來補

摘要:承嬗離合本意是在繼承中演變,在分離中融合。為什麼海貝老弟星海貝M300用這詞來形容呢?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2022年絕對是值得深刻記憶的特殊年份,大的咱們就不聊了,就來聊聊科技圈這邊讓科技老饕們五味雜陳的“大事兒”。

Apple宣佈正式停產iPod Touch,標誌著營業21年的iPod線正式下線。依稀記得當時搭載iPhone 7同款A10 Fusion芯片、四寸顯示屏、單攝的第七代iPod Touch迅速被搶購一空,不管是不是果粉,似乎都會買一台來發朋友圈作為留念,當時恰逢XHS剛剛火起來,第七代iPod Touch就成為“集美推薦好物”中不可缺少的一款數碼產品。2024年,Apple宣佈將2017年發佈的iPod nano和iPod shuffle列為“過時產品”,也預示著iPod徹底消失在大眾眼前。

Apple的遺憾,海貝老弟星海貝M300來補_新浪眾測

 

遙想當時,極為輕薄的機身、不輸iPhone 的體驗讓還在上學的我興奮不已,因為當時學期末考試成績極好,所以家人就獎勵了一台iPod Touch 3作為獎勵,之後又逐步換到了Touch 4、Touch 5,再到後來就成為了果粉,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慢慢的在折騰道路上,似乎再也找不到當初玩iPod Touch,玩到可以死皮賴臉管父母要零花錢買漂亮的保護殼;玩到裝滿Gameloft遊戲廢寢忘食的挨個通關;玩到上無聊的地理課被班主任沒收後又因學期末考試得第一名又被還回來的那一種愛不釋手的興奮感。

之所以有這些思緒,並不是一股腦憑空冒出來的,而是在摸到海貝旗下品牌星海貝的首款播放器M300後,那種微妙的手感和一些設計細節,瞬時間把我拽回到當時那個學生時代里。

Apple沒把MP3硬件產品堅持下來,反而海貝把這類產品堅持下來了,還根據當代用戶使用習慣融入了新的功能,讓這台極為袖珍的設備擁有了超越傳統MP3的用途。既然海貝都開始向外跨領域折騰了,作為更年輕的星海自然不可能走海貝相對傳統的HiFi路線,而是要自成一派。

Apple的遺憾,海貝老弟星海貝M300來補_新浪眾測

 

Apple的遺憾,海貝老弟星海貝M300來補_新浪眾測

 

這自成一派並不是意味著要標新立異或做成固定類型,比如不帶鏡頭的手機或者純輕薄播放器,而是更接地氣來和並不是資深HiFi玩家想入坑的燒友交朋友。

所以可以看到星海貝M300在外觀設計上並沒有採用傳統矮胖造型,而是用一體化鋁合金CNC削工藝強化的纖薄機身,僅為143g的重量打破了小屏播放器矮胖敦實的刻板印象,另外還可以通過側邊掛繩掛在腰間背包上,就說明攜帶起來毫無壓力。

正面這塊IPS硬屏幕雖然像素只有720P,但因為屏幕僅為4英吋,所以PPi仍然不輸主流手機,而且可視角度、色域都很出色,背光也均勻,個人覺得比R系列還要出色。息屏下頂部刻印的logo,和屏幕搭配得非常協調,足夠簡潔時尚,背面除了logo外底下就僅有播放器名稱和Hi-res有線無線認證。

Apple的遺憾,海貝老弟星海貝M300來補_新浪眾測

 

Apple的遺憾,海貝老弟星海貝M300來補_新浪眾測

 

Apple的遺憾,海貝老弟星海貝M300來補_新浪眾測

 

頂部、底部、側面就更有意思了,左側為SD卡槽和掛繩;右側的開關鍵、音量調節、快進減退都做了獨立設計,還有一自定義按鍵,終於不用再想是否需要長按才能快進;短按是增減音量這樣的反人類直覺操作了,此外自定義按鍵功能也非常全,可以在系統上單獨設置。頂部帶倆收音麥克風,沒錯M300有錄音筆功能還帶一鍵降噪(如果能接入DeepSeek就好了);底部只配了一個3.5接口,估計是因為空間不足以再放入4.4,往右看就會發現有個揚聲器!我認為這是海貝最接地氣的設計,比如對於我這樣會聽博客的消費者,就喜歡中午邊做飯邊打開核聚變聽欄目,以往把手機放旁邊就怕被打翻,換到M300就沒這問題,另外還支援收音機,目前來看需要插入耳機才可使用,如果也能支援外放,就真無敵了,再多說一句,外放音量不僅大還有質感,此外機身內還集成了2000mAh電池,根本不需要擔心電量,靜默待機能達475小時。另外還內置的家長模式,不僅安裝應用需要密碼;到晚上22點自動無法使用,除了給孩子用,個人覺得作為“戒手機專用設備”也不錯。

Apple的遺憾,海貝老弟星海貝M300來補_新浪眾測

 

Apple的遺憾,海貝老弟星海貝M300來補_新浪眾測

 

當然咱們前邊纖薄機身、獨立按鍵、大電池長續航、採用Android13系統,4GB+128GB內存(可選3GB+64GB)的Snapdragon665處理器硬件配置,對LDAC和未來通過OTA解鎖的APTX系列高清無損協議支援,還是為了避免傳統隨身播放器出現的各種焦慮,加入揚聲器,則完全出於對現代新需求形式的補充,畢竟對絕大多數購買這個價位產品的消費者,他們還是希望能夠多一些聽自己喜歡音頻內容的新方式。

Apple的遺憾,海貝老弟星海貝M300來補_新浪眾測

 

圖註:我強烈推薦大家使用M300外放來聽博客,感覺非常好

Apple的遺憾,海貝老弟星海貝M300來補_新浪眾測

 

插入耳機就能聽調頻收音機,103.9交通廣播來一波

前邊我也提到了,M300在用纖薄機身打破小屏播放器矮胖的刻板印象,那是否意味著在聲音上也是存在對於纖薄就數碼味道比較重的刻板印象呢?先來看CS43131,玩HiFi硬件的朋友一定不陌生,簡單來講是一顆擁有極強參數指標同時功耗還非常低的DAC,集成了功率放大功能,最高能推動600歐姆的耳機,實力自然不能小覷。Cirrus Logic家聲音既沒有ESS那樣追求高動態高瞬態,也不像AKM強調人聲表現,而是具有非常出色的聲音一致性。

Apple的遺憾,海貝老弟星海貝M300來補_新浪眾測

 

而M300聰明地方,在於本身就具有的紮實素質聲底上,又進行了深度調音,說個題外話,M300的調音思路完全可以延續到後續千元播放器上,和現在追求高動態高瞬態的風格形成對比,因為這樣既有紮實的三頻形體素質又有風格化調音思路的播放器實在是稀有。強烈建議搭配一副不貴的平頭塞,比如手裡的原道就和M300契合度極高,低頻是呈現出極強的寬鬆感的,量感適中並沒有肥膩覆蓋中高頻表現,如果追求比較充沛的瀰散感,可以搭配動圈入耳,手裡的麗弦銀天使SPA-Hi End Limited Edition本身就用了高磁通量單元,只放在中間音量就能獲得不錯的聲壓,低頻較為強勁的瀰散特性就能發揮出來,此外該有的彈性凝聚力也沒有缺失,不會覺得單薄,唯獨在瞬態上並不是速度選手型;中頻人聲還是建議搭配平頭塞來聽,這時候人聲耐聽度、氣韻要比素質流入耳更抓耳,當然在人聲邊緣處還是有一定羽化,並非走硬朗線條感,人聲聲像距離位置適中,這做法目的就顯而易見了,簡而言之為了耐聽度;器樂高頻因本身聲場拉得開,分離度也在這個價位播放器中做到了第一梯隊,所以整個高頻泛音、延伸都能舒展開,沒有憋悶感。

Apple的遺憾,海貝老弟星海貝M300來補_新浪眾測

 

總之,星海貝M300不同於海貝R系列一定是要做到面面俱到,而是考慮消費人群搭配的器材,來兼顧素質和聽感,在直接點就是形成了和海貝完全相反的調音風格,更注重聽感。

小結:

海貝這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啊,老大哥海貝是要通過自身設計的差異化來“往外擴”,不管是聯名播放器還是機甲風解碼耳放一體機,雖然出圈但本身還是定位HiFi專業器材;而小老弟星海貝的首款播放器M300,就“玩得開”,定位大眾市場反而讓我覺得是在為HiFi圈“納新”,讓準備開始入坑的玩家關注到HiFi圈。

我想這就是產品頁在最上邊寫的大大的“承嬗離合”含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