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0+無備份+不備電?NAS翻車別怪我沒勸
RAID0+無備份+不備電?你的NAS很可能已經遊走在數據丟失的邊緣。
在討論正題之前,我先講個真人真事。

大學同學某君,喜看美女高清視頻,存於雲盤每日觀瞻,豈料平台開展綠色行動,平日珍藏悉數被嗶,後在馬首富家直購大容量硬盤,盤內裝滿學習資料,繼續夜夜歡樂。前年同學小聚笑談此事,老哥表示已經搞定NAS私有雲服務,不但實現多設備數據互通,而且居家、遠程都能獨享快樂後花園,說得眉飛色舞。

NAS我也略懂,於是提醒他注意備份。老哥不以為然:縱橫網絡多年,不必多慮。結果去年跟我微信訴苦,說鼓搗設備時一個參數輸入錯誤,給系統整崩了。當時也是酒後懵圈,一著急還把NAS摔了,外殼無所謂,裡面有2塊硬盤大概是碰撞過於猛烈,掛了。
他還沒做備份,一次性損失N年收藏,具體是多少還搞不清楚,因為他延續了大學時代放蕩不羈的習慣,平時不整理文件夾,雖然會按照名字分放文件,但終究是沒有一個考慮周全的定期規整方案。一些私人文件(個人生活照、視頻)也因此遭殃,問題是這類文件他挪到NAS里卻不另做拷貝,我是想不到的!

他想起我曾經的體型有些懊惱。但更多的是後悔有兩塊16TB硬盤出了鹹魚,當時哪怕整個便宜的桌面硬盤盒做一套冷備份,也不至於鬧成現在這個樣子了。

老哥的翻車慘劇其實並不少見。現在的NAS除了使用大容量HDD之外,也有用固態做陣列的。眾所周知,SSD比HDD速度快但價格貴,現在4TB大容量的就要一兩千(最近還要漲價20%),一般使用者也更珍視其本不太寬裕的容量。所以很可能一個激靈就RAID0、充分利用容量優勢了。
懂的都懂。沒有數據冗餘,這幾塊SSD只要有一個出故障,那麼所有數據都可能丟失。而這種事情,在NAS群裡幾乎是月經事件。

要我說,無論是HDD還是SSD,再不濟也要搞個NAS鏡像備份或者冷備份。重要數據、隱私數據,或者見不得人的數據,你最好搞一個“個人離散存儲”,一旦某個終端設備暴雷,起碼還有回溯舊數據的機會,不至於全軍覆沒。再一個就是高強度密碼保護隱私,有精力就定期更換(最好有一個自設規律的流動密碼庫用於輪換、不易記錯)。
另外,NAS設備的選擇也有學問,這塊兒很多大V都有科普講解,限於本文篇幅暫不展開講。我想提醒各位的主要有3點,一是儘量選擇硬盤擴展能力強、功能全面的大品牌,涉及內建數據庫、WEB服務、搭建個人服務器等高階玩法越完善越好。

二是買NAS用的硬盤也不要貪便宜,渠道不正的慎選;建議無論用不用SSD,都要在HDD里做一個備份。
三是UPS,為了保護NAS正常開關,硬盤不會因為突然斷電損壞,UPS備電非常重要。

沒有絕對的數據安全,也沒有100%的智商稅,作為NAS新手,為你的NAS安全使用做好預習工作並定期維護才是正解。我是筆點酷玩,希望我的分享可以給大家一些參考和啟發,我們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