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有數丨雲南咖啡產業蓬勃發展 普洱到蘇州運輸線路最繁忙
封面新聞記者 付文超
近年來,雲南小粒咖啡產業蓬勃發展,種植面積已達126.7萬畝,產量高達14.6萬噸。雲南咖啡的種植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30年前,目前主要分佈在普洱、保山、臨滄、德宏、西雙版納、怒江等6個州市。
地處北迴歸線附近、低緯度、高海拔、晝夜溫差大、土壤肥沃且弱酸性……雲南的自然條件,與國際知名咖啡產區相似。科研人員通過不斷培育新品種,為雲南咖啡產業注入中國“芯”,縮短了育種週期,提高了新品種選育速度。
雲南小粒咖啡以其獨特的地理優勢和氣候條件,孕育出“濃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帶果味”的絕佳風味。星巴克、雀巢、瑞幸紛紛推出多款雲南咖啡豆產品。無論是國際巨頭還是本土咖啡新勢力,雲南咖啡豆都已成為其“必選項”。

4月9日,記者從運滿滿獲悉,2024年,雲南咖啡通過平台往省外運輸超10萬噸,運輸量同比上漲137.7%,雲南咖啡物流數字化水平大幅提升。
同時,數據顯示,雲南咖啡出滇收貨量TOP5城市為蘇州、上海、欽州、南通、漳州。其中,蘇州崑山憑藉強大的加工能力和區位優勢,吸引頭部咖啡品牌設立生產基地,形成“買全球、賣全球”的產業鏈格局。隨著國內咖啡消費的興起,眾多知名品牌均將烘焙基地設立於蘇州。2025年3月,雲南咖啡長三角聯合交易創新中心簽約落戶崑山。
隨著咖啡在國內滲透率的逐步提升,咖啡不再只是一線白領的身份標籤,眾多二三線城市的消費者也逐漸實現了“咖啡自由”。

從運輸線路來看,運滿滿平台數據顯示,雲南咖啡出滇的熱門運輸線路普洱-蘇州、普洱-南通、昆明-欽州、普洱-上海、普洱-廣州。
業內人士表示,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底,是雲南咖啡的主要採收季,不僅大量咖啡鮮果需從產地運到烘焙廠,周邊產品的開發售賣也需要貨車的運輸才能快速周轉、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