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大戰,一個腎=一部iPhone的故事或將重現

 幾天時間,所謂的“對等關稅”引發全球貿易震盪,或許短期內普通民眾還沒有感受到這件事情帶來的影響,但可見的影響其實已經出現在各種消費領域了,比如,高度依賴中國供應鏈的生產模式的Apple手機。

關稅大戰,一個腎=一部iPhone的故事或將重現_新浪眾測

 從筆者觀察到的情況來看,Apple未來“為難”的地方很多很多!

關稅大戰,一個腎=一部iPhone的故事或將重現_新浪眾測

 先來說一個,iPhone漲or不漲都難!大家都知道,在中國的很多城市都有Apple的組裝廠,部分城市甚至憑藉與Apple的合作提升了整個城市的競爭力,贏得人口、商業等方面的便利,這也意味著,其產品成本結構壓力巨大!

轉嫁給消費者,那麼以目前最新的iPhone手機為例,價格漲到2萬以上已經是可以預見的事情了,當然,因為國內市場的iPhone因為是在國內生產組裝的,如果Apple為了應對目前越來越激烈的價格戰選擇不漲價倒是對我們影響不大,海外用戶可能就必須要接受這種價格的巨幅變化了。但有一說一,Apple的定價策略從來都是以“全球”為定位的,這種想當然的事情也許不會成立,這也就意味著國內市場的iPhone價格會隨之上漲是非常有可能的。

關稅大戰,一個腎=一部iPhone的故事或將重現_新浪眾測

 第二難,供應鏈重新佈局的決定下與不下都難!為了減輕這種大動盪對iPhone以及Apple本身的影響,Apple需要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佈局新的供應鏈減少對以中國為首的供應量的依賴,這樣做確實可以減少iPhone手機的漲價壓力。但這個事情一定不是短期內可以實現的,供應鏈轉移、完善以及重組都需要時間和巨額的投資,這個部分的投入一定是可以讓Apple“肉疼到極點”的,你猜Apple敢不敢下這個決定?

關稅大戰,一個腎=一部iPhone的故事或將重現_新浪眾測

 第三難,與供應鏈、電信運營商分攤成本的決定很難下。在手機廠家背後,如果還能夠找到一個可以分攤成本的對象,那麼各供應鏈或者電信運營商都是很不錯的對象,前者可以拿生產訂單來進行威脅、後者也可以以自身的市場地位來協商,但這兩個措施都會影響Apple本身與各供應鏈的關係。做了或許有一定的效果,但微乎其微。

關稅大戰,一個腎=一部iPhone的故事或將重現_新浪眾測

 因此,當這些難題掉落在Apple頭上之時,Apple這樣的超級巨頭也非常難以做決定。“用半年工資換一部iPhone”或者“用一顆腎的價格換部Apple手機”這種荒誕劇情又要重現人間了,這場動盪維持到今年下半年的話,iPhone 17(暫定如此命名)系列的售價已經可以想像會超乎想像的“高”,高到了許多果粉用戶望而生畏的價格。

關稅大戰,一個腎=一部iPhone的故事或將重現_新浪眾測

 而更重要的一點是,成長於全球貿易系統的全球化生產模式將會因為這場無妄之災產生時代的裂痕。中國或許短期內會迎來陣痛,但長期看來,其實正是刺激國內一眾科技企業專注於“國產化”的最好時期,未來可期;海外則困難了,因為任何一項產業的完善和成長都需要時間,就目前全球的經濟氛圍來看,並不具備這樣的成長空間和時間。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