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美團攻守道
作者 | 葉二 編輯 | 魏曉
京東與美團的外賣之爭,已經從此前的暗鬥,上升到現如今的明爭,火藥味已然全面擴散。
昨日,美團核心本地商業CEO王莆中發文談及京東外賣,用詞非常犀利,態度也極其強硬。
王莆中稱,京東不是第一家想做外賣的公司,也可能不是最後一家,並表示,美團非餐飲品類的日訂單突破了1800萬單,可以說讓某些公司如鯁在喉,如芒在背。在回應中,王莆中甚至使用了「狗急跳牆」、「圍魏救趙」等字眼,或側面影射京東下場外賣的意圖。
與此同時,京東方面則表現的雲淡風輕,劉強東直言,「不要和人打口仗,不能產生社會價值。」
從此前的業務試探,到現在一把手的下場互相喊話,所有人都知道,一場關於外賣市場的全面戰爭,再度打響了。
正如王莆中所說,過去很長時間,外賣市場形成美團餓了麼七三開的市場格局以來,市場一直不乏挑戰者,試圖從美團把守的本地生活撕開口子。滴滴、抖音,都在其中,但都未取得可觀成效。
但這一次,情況則明顯不同。
因為京東,是一個同樣擁有大規模且能力強大即時配送履約體系的對手。這是外賣配送的基石,也是過往美團外賣防守滴滴、抖音上的核心護城河。
但放到京東身上,就佔不到太多便宜了。
即便按照王莆中所說,京東入局外賣,源於美團非餐飲品類的日訂單增長迅猛,從而或讓京東如鯁在喉,如芒在背,但現階段,隨著京東外賣的一步步動作展開,如鯁在喉,如芒在背的,則是美團自己了。
步步為營
引發美團王莆中強烈反應的,正是4月11日,京東外賣高調宣佈,全面上線百億補貼,計劃一年內投入超百億元。
在市場看來,這是京東要直接以「撒錢」的方式,從美團外賣身上搶用戶了。
對於百億補貼,京東方面非常有信心。京東CEO許冉在接受晚點採訪時表示,隨著百補的深度落地,預計下週(4 月 14 日這周)開始每天的餐飲日單量會突破 500 萬單。
而在半個月前,京東外賣曾宣佈,上線40天秤台日訂單量已突破100萬。顯然,京東外賣要借助百億補貼這個手段,加速爭搶市場了。
AI藍媒彙注意到,京東外賣百億補貼的效果,很是立竿見影。
4月11日當天中午,AI藍媒彙分別對比了京東外賣、餓了麼、美團三家的餐品優惠後價格,以一款阿龍海南雞飯(恒隆廣場店)的套餐為例,京東外賣(百億補貼後)價格為18.68元,餓了麼(使用包括超級吃貨卡等在內的優惠後)價格為23.9元,美團(使用神券後)價格為22.4元。

從最終價格來看,這波京東外賣百億補貼,確實來勢洶洶,自然對消費者端產生極大吸引力。
雷鋒網援引一位京東外賣商家表示,百億補貼上線後訂單量確實有比較大的增長,一個在寫字樓區的門店,此前日單量只有十幾單,百億補貼生效後,在工作日增加到了上百單。
除了為了拉新獲客、快速起量之外,更大的意義,還在於,京東外賣正式向市場傳遞,其做外賣是認真的這一強烈信號。
AI藍媒彙瞭解到,此前市場上不少商家從業者還存在觀望情緒,認為京東外賣僅是為了遏製下美團於即時零售的蠶食,而非真要做這件事,因此對入駐京東外賣,並不積極,但現在局面則已然明朗。商家們的態度也從此前的觀望,逐步轉向為投身京東外賣,這很可能是個新機會。
在這背後,京東外賣步步為營。
回看京東外賣的入場策略,顯然是有備而來,每一招均有的放失,直擊行業痛點。
先是,打出「全年免佣金」的政策,這是面向商家端,切中商家端對於外賣平台高佣金的痛點;接著,為京東外賣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這是面向外賣配送團隊,意在解決外賣小哥長期缺乏足夠社會保障的現實難題;以及,此次的百億補貼,這是在消費者端,以平台直接拿出真金白銀的方式,圍繞消費者體驗大做文章。
商家端、配送端,再到消費者端,基於「品質外賣」的定位,京東外賣的種種動作,如許冉所說,都呈現出一幅希望良幣去追劣幣的態勢。
甚至久未露面的劉強東,這次都親自為京東外賣下場搖旗呐喊。此前蔚來創始人李斌來訪時,劉強東通過京東外賣下單待客,並表示:京東搞外賣是認真的。

足見,京東入場外賣的決心與力度。
對於市場來說,這一個多月的持續進軍,京東外賣的確攪動了一番春水。
只是就目前來看,撬動的柱蠆式,還是建立在京東本身的燒錢投入上,並非完全是市場性的,後續能否徹底跑通,產生自我造血循環,還需要京東外賣穩紮穩打。
但對美團而言,京東外賣這一系列直指行業痛點的打法,打的也正是在美團身上,無法迴避,必須跟牌。
一場攻守
按照許冉的預期,4 月 14 日這周開始京東外賣每天的餐飲日單量會突破 500 萬單。
這一數據放在京東外賣上,增長速度已經非常可觀了。畢竟此時距離京東下場外賣,也就剛過一個多月。
雖說,相比較美團去年即時配送業務日訂單量9800萬單的峰值,還只是小兒科,但這一增長速度,已然讓美團坐不住了。
過去,在即時配送市場,美團以外賣這一高頻剛需的業務作為抓手,作為切口,逐步拓展從送餐、送生鮮、送快消品類再到送家電、送手機這些3C品類等自身的即時零售版圖。
彼時的美團,是進攻者,蠶食的正是京東在零售領域建立的「快」這一用戶心智。
現在,攻守之勢易矣。京東成為了進攻者,將自己的即時零售場景從此前的送手機家電3C、快消品類等,反向延伸至外賣場景,完成自身戰略版圖的補完,更是對美團腹地發起強有力的衝擊。
一個直觀的事實是,國內的外賣市場,已經逐步邁入存量市場。
艾媒諮詢披露的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在線餐飲外賣行業市場規模為16357億元,同比僅增長7.2%,預計2027年將進一步下跌至5.8%。
王莆中深知這一點,就在2024餐飲產業大會上,王莆中稱,美團已經到了「最大的拐點」,他承認,美團的增量已經很少,城鎮人口到8億之後漲不動了,沒有什麼新用戶。
而這也直接意味著,當京東外賣拿下日訂單500萬,美團外賣與餓了麼的日訂單,就或將下滑500萬,而作為市場份額的大頭,這分流的500萬帶來的損失,大部分將由美團承擔。
許冉在談及京東外賣面臨的競爭問題時表示,外賣是一個寬廣賽道,完全容得下多個平台。但對於美團而言,則是多了一個從自己盤子中搶蛋糕的對手。
如何防守,已成美團的燃眉之急。

AI藍媒彙注意到,過去美團為應對抖音,在組織架構上,逐步將外賣業務與到店業務整合,以期實現業務協同,並統一交給王莆中管理,後者第一個動作就是將原本覆蓋外賣業務的「神會員」推廣至到店業務,打通兩大事業群的會員體系。
從結果上看,此舉穩住了美團在本地的市場份額,並展開了對即時零售領域的擴張。
現在除了在騎手端跟進保障體系之外,美團為應對京東,再次發力生態協同,將原有的「會員」和「神券」兩大營銷體系進行合併升級,形成了一個更加集中且高效的優惠機制,以進一步整合營銷運營策略和資源,加強消費者心智。
同時在本地零售領域,美團也在加碼佈局。市場有消息稱,美團將在5月份重啟小象超市線下門店,重返線下實體業務。
此外按照王莆中說法,美團也將在下週正式發佈即時零售品牌,以加強消費者感知。
在這背後,可以預見,今年大廠戰事的主旋律已經極其明了,就是京東與美團兩人之間的這場真刀真槍的攻守戰。
棋盤已經擺好,棋子也基本到位,就看如何落子了。
Lanmeih/今日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