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雪球,“中國巴菲特”暫停投資布道的秘密 | 長鏡頭

文|新浪財經 羅寧

近日,著名投資人段永平在投資交流平台雪球上,以“大道無形我有型”的ID發文表示:“由於某種原因,我會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不再上雪球了,也許有一天我還會回來。”

儘管未明確“離開”二字,但字裡行間透露出暫別之意。消息公佈後迅速引發熱議,網友留言“感恩遇見”。

雪球創始人方三文(ID:不明真相的群眾)留言稱“也許三年九個月以後?”儘管段永平隨後回覆闢謠,稱並非因身體原因而暫時離開雪球,但其日常與網友交流投資心得的核心平台均在雪球,他選擇在這一時間點離開頗為微妙。

實際上,就在宣佈離開的兩天前,段永平在雪球陸續貼了5張交割單,公佈自己的“實戰記錄”,分別賣出英偉達、蘋果、台積電、Google以及騰訊的認沽期權。

此話正好對應了兩天后方三文的回覆。截至發稿,段永平在雪球平台再無新動態,但今年以來段永平的一些動作,或許也預示了他對社交平台的疲倦,新浪財經《長鏡頭》欄目在此梳理出一些重要事件,或許能夠揭示出段永平離開背後的更多故事。

“折騰的大年”

4月8日,段永平在美股暴跌後高調抄底,買入(或賣出看跌期權)蘋果、英偉達、Google、台積電、騰訊。通過計算得知,此次段永平的操作總共涉及資金約3.9455億美元(約29億元人民幣)。在一般人眼中,可謂大手筆,不過對於段永平來說,或許只是一場遊戲,他直言:“懂王感覺起碼還要折騰一陣子,賣點put來回一起折騰也許是個好玩的遊戲。”

其中,段永平對英偉達的押注最重(1.5億美元),蘋果、Google和台積電各約8000萬至9000萬美元,騰訊則以440港元/股嚐試性操作。這些操作基於他對市場恐慌情緒的逆向判斷,也符合他認可的巴菲特所說過的“別人恐懼我貪婪”理念,認為暴跌後的美股存在抄底機會。此前一個月,他剛因美股大跌前“空倉逃頂”引發關注,此次迅速轉向抄底,展現了段永平靈活調倉的風格。

段永平的抄底邏輯圍繞長期價值與產業趨勢展開:蘋果和Google是其長期重倉股(蘋果持倉超百億美元),他堅信蘋果商業模式穩固,Google則因“深厚底蘊”被持續看好;而英偉達和台積電作為AI算力核心供應商(“賣水人”),成為其新押注方向。而他的本次操作是賣出看跌期權,賣出看跌期權是預期股價未來上漲或者不繼續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一年前他坦言“看不懂英偉達”,但段永平今年對其態度轉變,認為其護城河深厚且CEO黃仁勳值得信任,甚至以“買點大概率會賺錢”為由試倉。這一操作延續其曆史經典案例——如2001年抄底網易(獲利百倍)、2008年金融危機抄底GE(200%收益)、2022年五次抄底騰訊ADR,均體現其“逆向投資”和“危機中找機會”的核心理念。他多次強調“投資是管理風險,而非追求收益”,此次賣出認沽期權前已備足現金倉位以應對潛在風險。對於這些操作,段永平不但曬出了自己的交易單,還在和網友的對話中展示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斷,但他在其中也指出了接下來的幾年股市會很“折騰”。

例如,有網友評論:蘋果受關稅影響挺大的。段永平表示:10年後看也許沒那麼大。對於網友提到“蘋果pe還有26呢。雖然跌得很猛,也沒有很便宜。”段永平回應:“是的,不急。”

此外,段永平對於這次動盪的判斷是長期存在的。有網友指出:“我還蠻期待特朗普瞎搞一陣子的,要不然真沒機會下手啊。”他直言:“不用擔心,他亂搞一輩子了,不會停手的。還有三年零九個月。”當網友問“未來幾年是抄底的大年,還是上漲的大年?”他的回答簡潔明了:“折騰的大年”。

“做投資最重要的是不要踩雷”

除了在股市上動作頻頻,今年1月5日,段永平還現身浙江大學,展開了一場近兩小時的閉門演講。這場被外界關注的交流,不僅系統梳理了其三十年投資哲學,也暗藏了其告別公眾視野前的認知迭代軌跡。

不同於雪球上針對具體公司的戰術拆解,段永平在浙大聚焦於投資基礎認知的建構。他表示:“生活要看長遠,找到好公司就持有。”並提到,“做投資不怕錯過一些機會,最重要的是不要踩雷。部分投資者缺錢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想賺快錢的心理。”

同時,他對風險認知的提示也讓不少人關注。他提到:“不要用你需要的錢去賭你不需要的錢。作為投資人進行風險投資也是合理的,但當你有大筆資金時,不能用自己的必需資金去賭一個不需要的錢,我一年賺個10%到25%就挺好的,搞一個500%回報,可能會虧得一乾二淨,那我為什麼要去做呢?”

他還認為:“做投資不怕錯過一些機會,最重要的是不要踩雷。部分投資者缺錢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想賺快錢的心理。”

面對現場關於AI投資狂潮的提問,段永平展現出與其雪球發帖截然不同的深度思考。他提到:“我說過‘敢為天下後’,可以舉很多例子,比如Google、蘋果、微軟都是成功的企業。你說還有誰不是?AI剛出來的時候,很多人都跟著做,你說他們創新嗎?從ChatGPT開始,但我也搞不清楚,我用過很多,包括ChatGPT、Gemini、perplexity等等,但他們是否創新呢?”

不過,在這場閉門交流中,段永平還提到了一個觀點:“我不喜歡和無法溝通的人打交道,但我非常喜歡和黃崢交流,因為我覺得他和我一樣,是一個看本質的人。黃崢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把事情做對,想得長遠。”

這種態度,也許是其離開雪球的深層動因——當投資理念已通過雪球完成大眾化傳播,他選擇短暫退場,因為如今的社交平台“雜音”太多。正如他在宣佈暫離雪球之後補充的內容“我活得好好的!不是因為身體的原因,也不是方丈的原因,大家別亂猜想哈。我就是很長時間不想再發言了的意思,等語言環境好了之後我會再回來的。”

“布道者”生涯

2015年,段永平以網名“大道無形我有型”入駐雪球,用九年時間將個人主頁打造成價值投資者的“線上講堂”,也被不少人稱為“中國的巴菲特”。他拒絕預測漲跌,卻以“邏輯拆解”影響其105萬粉絲,尤其是近幾年,在波動的市場環境中,段永平通過自己的操作和動作拆解,以及與網友的頻繁交流,讓更多人認識到了這位投資領域的“布道者”。

段永平的投資紀律在雪球上近乎“冷酷”。他從不追逐風口,卻在市場恐慌時逆勢加倉:2023年遊戲行業寒冬中抄底騰訊,2022年白酒股回調時堅守茅台,蘋果持倉比例常年逼近80%“商業模式就是公司賺錢的模式,好的商業模式是有護城河的。護城河能長期維持差異化,差異化就是產品能滿足別人滿足不了的需求。”成為散戶對抗情緒化交易的一種象徵。

與高高在上的“股神”不同,段永平在雪球的評論區化身“犀利導師”。他會用“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股東,你會只拿10天嗎?”這樣的觀點來回應那些只做短線投資的股民;而面對質疑蘋果創新力的網友,他搬出喬布斯名言:“消費者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直到你把它擺到面前。”這種“蘇格拉底式提問”倒逼粉絲深度思考,也成為雪球社區受人關注的焦點。

段永平的暫時離開,之所以引發很多圈外人士關注。或許正如他在個人簡介中所寫:人們關注我們往往是因為我們做了的那些事情,其實我們之所以成為我們,很大程度上還因為我們不做的那些事情。我的能力圈有限,大部分公司我都不瞭解。我喜歡的公司我會說的,不用問。我偶爾會選擇屏蔽我不喜歡的語言和發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