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密硬胡的剋星?親測五刀頭浮動往複式剃鬚刀

坦白講,剃鬚刀還是手動款剔得淨,但手動剃鬚刀攜帶不便、效率也低,頻繁更換刀片也蠻奢侈的。

電動款也有糟坑。上學時買過一款兩百塊的三刀頭旋轉式電動剃鬚刀,吹得挺好,實則拉胯,剃鬚2分鐘,一摸還紮手,用力貼臉多刮一會,嘴邊都紅了,還有幾根短胡茬在那裡傲然挺立,氣得我都想把它丟了。

後來做了功課,發現我這種濃密硬胡最好使用往複式。而且想要減少對皮膚的刺激、提高剃鬚效率和舒適感,就要優先選擇強動力、多刀頭、貼面舒適的款型。

你可能會說:有錢就買博朗。當年我是一個窮書生,自詡節儉,只看不買。等上班有了積蓄,卻並不打算死命砸錢,上千的博朗飛利浦就算了,三五百是我的預算極限。

濃密硬胡的剋星?親測五刀頭浮動往複式剃鬚刀_新浪眾測

好在這個價格區間,也有很多好用的電動剃鬚刀可選。比如我最近入手的這款往複式,刀片和動力都很棒,而且是五刀頭浮動貼面,剃淨度媲美手動剃鬚刀,舒適度更好。這篇小文我就給大家說說我的親測體驗。

濃密硬胡的剋星?親測五刀頭浮動往複式剃鬚刀_新浪眾測

這款剃鬚刀到來自極限運動品牌“未野”,型號為未野MRX。它家推出的產品偏向於運動愛好者和職業運動員,不但重視性能、實打實的堆配置,而且力求高度舒適。

開箱初見,外觀簡約無藻飾,看起來清爽俐落。配件除清潔刷、說明書、Type-C充電線外,還附贈一個收納袋。

濃密硬胡的剋星?親測五刀頭浮動往複式剃鬚刀_新浪眾測

不說廢話,真人實測奉上。留了三四天的短硬胡茬,干剃2分鐘剃得很乾淨。五刀頭全浮動確實效率高,貼面不刺激,剃完也沒有什麼灼燒感。就衝這,本人願意給出一個滿星評價,這499沒白花。

濃密硬胡的剋星?親測五刀頭浮動往複式剃鬚刀_新浪眾測

給大家拍張特寫照,再說說我之前為什麼挑中它。對了,因為以前踩過坑,我對剃鬚刀外形的要求並不高,順手好剃即可,但未野MRX的極簡風深得我意。

濃密硬胡的剋星?親測五刀頭浮動往複式剃鬚刀_新浪眾測

我曾想買小米那個出了好幾年的五刀頭款,但看過網友差評之後改主意了,就來嚐鮮未野這個新款。最開始主要是被它每分鐘21000轉的純銅電機、3D浮動五刀頭、598HV不鏽鋼刀片和0.041超薄刀網打動了——這幾樣配置確實超過大多數同價位的電動剃鬚刀;到手之後發現機身是質感細膩的鋁合金材質,可立可倒,耐磨抗造,而且占地不大,自帶透明刀頭保護蓋——既適配運動場景,也更適合外出、旅行攜帶。

濃密硬胡的剋星?親測五刀頭浮動往複式剃鬚刀_新浪眾測

磁吸刀頭可拆卸,內外邊角做工精細。支援IPX7防水,干剃濕剃均可,全身水洗好打理,用後拆刀頭刀網,衝洗晾乾裝回即可。

濃密硬胡的剋星?親測五刀頭浮動往複式剃鬚刀_新浪眾測

開機後慢慢貼近鬍鬚,完全不會夾須,幾乎就是遇胡切胡,“如履平地”。抵住皮膚,幾乎感受不到摩擦和拉扯,進退移動很順暢。官方稱這是一種“自適應切剃”,還有一些技術名詞我就不照著念了,作為使用者,我的切身感受就是兩個字“舒服”。

濃密硬胡的剋星?親測五刀頭浮動往複式剃鬚刀_新浪眾測

之所以有這種貼面舒適度,和刀頭五層都可以自由浮動是強相關的,未野MRX的刀網貼近皮膚時可以上下浮動0.5mm,自然比那些只有單刀頭層浮動的多刀頭剃鬚刀剃得更乾淨。

濃密硬胡的剋星?親測五刀頭浮動往複式剃鬚刀_新浪眾測

續航這塊,官方給出的是滿電可使用90分鐘,每天1分鐘能用兩三個月,0電充滿只需90分鐘,臨時沒電還支援5分鐘閃充,即充即用。

濃密硬胡的剋星?親測五刀頭浮動往複式剃鬚刀_新浪眾測

除此之外,還有數顯屏直觀顯示賸餘電量百分比,長按開關幾秒可以“鎖定”和“解鎖”,旅行出差時可以防止誤觸。

濃密硬胡的剋星?親測五刀頭浮動往複式剃鬚刀_新浪眾測

德國進口浮動五刀頭設計,5個刀頭都能浮動無死角貼面;德國進口598HV不鏽鋼刀葉,微米級網膜薄至0.041mm,再有30°銳角薄刃切剃工藝的加持,盲區的胡茬也能順滑剃淨。此外,它搭載的21000轉/min的純銅電機每分鐘可完成533萬次切剃運動,而且可保6年性能無衰減,這是高效切割、輕鬆應對濃密鬍鬚、絡腮鬍的保證。

濃密硬胡的剋星?親測五刀頭浮動往複式剃鬚刀_新浪眾測

刀網還做了XPes抑菌塗層,干剃濕剃反複使用也不易“汙染”,我一般用一個禮拜清理一次,IPX7防水等級,全身水洗晾乾很方便,磁吸刀頭刀網拆裝簡易。鋁合金機身可比塑料耐用多了,出差時用附贈的收納袋裝包利利索索。

濃密硬胡的剋星?親測五刀頭浮動往複式剃鬚刀_新浪眾測

雖然我買它主要是出差時用,但日常家用環境也很匹配,放單位長期備用也不錯。最後教大家一個選購小妙招:新剃鬚刀到手後先用它剃下巴和嘴角這種凹凸不平的位置,剃不乾淨的、剃幾下皮膚有灼燒感到,你可以直接pass。我是筆點酷玩,希望我的分享可以給你一些啟發和參考,我們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