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快評丨才聞戰鼓催征 又見沙場點兵!京東美團互攻腹地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孔海麗 北京報導

京東、美團的對決再升級,顯然不是外賣淺層之爭,而是對即時零售市場的長遠爭奪。

4月15日,美團正式發佈即時零售品牌“美團閃購”,定位為24小時服務的購物平台,主打“30分鐘送達”。其宣傳視頻中對傳統電商配送的對比,出現“你的東東再等等”標語,配圖與京東App標識中的狗形象高度相似,被外界解讀為內涵京東。

美團閃購視頻號畫面。美團閃購視頻號畫面。

隨後,京東黑板報發文“京東不打口水仗,但會堅持說實話”,要點包括:秒送業務發展迅速,京東本季度計劃新增超5萬名全職外賣員,全額承擔五險一金費用;京東品質外賣日訂單量突破500萬單,GMV超越“幽靈外賣”千萬單量;京東自營秒送“快於30分鐘”,覆蓋10萬+品牌線下店,涵蓋日常生活幾乎所有品類,主打“自營品質+秒送服務”。

“京東黑板報”截圖。“京東黑板報”截圖。

內容幾乎“針尖對麥芒”,一方暗諷傳統電商配送慢,另一方批判“幽靈外賣”,再次點明全額承擔騎手社保成本,強調即時零售“自營品質”且“快於30分鐘”。

口水仗背後即時零售進入2.0時代,升級到“萬物閃電戰”,平台正面硬剛“30分鐘送萬物”。

高頻低頻互切

拆解來看,雙方的戰略動作形成了鮮明的對攻態勢。

今年2月,京東上線外賣業務,走的是“品質外賣”路線,招攬商家給出了“免傭”大禮包,還給全職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反攻美團餐飲外賣腹地。本質上,京東意在通過高頻外賣業務吸引大量活躍的優質用戶,並且京東外賣與其他業務之間的生態協同效應顯著,外賣用戶可以轉化為全品類即時零售用戶。

4月15日,美團拆分閃購為獨立品牌,以”30分鐘VS次日達”的對比營銷,暗指美團外賣配送速度與傳統電商配送速度的差異。本質上,美團在做的事情,是將高頻即時配送能力延伸到京東的3C數碼、生活日用品等優勢品類,但不止於此,進一步劍指“30分鐘好貨到手”的“下一代購物方式”。

這場攻防戰背後,是雙方對於即時零售邁入”全品類即時化”深水區的共識:當配送時效壓縮至半小時級別,商品品類豐富度與供應鏈穩定性成為新戰場。

從行業視角分析,雙方都有即時零售的基礎設施,但各有優劣勢:

美團方面,依託700多萬騎手構建的分佈式運力網絡,將餐飲配送高峰期的調度能力複用於3C數碼、日用品等品類。其優勢在於高頻打低頻,滿足海量外賣群體對其他品類商品的需求,並借助外賣履約能力,提升送達效率,降低配送成本。

短板在於供應鏈控制力弱,依靠第三方商家的供貨能力,尤其在3C數碼領域,與京東多年沉澱的供應鏈基礎尚不在同一維度。且家電領域的售後體系需要逐步搭建,安裝調試服務有待提升。

京東方面,供應鏈和品控能力一直是強項,售後服務能力和響應速度都是行業頭部水平。其秒送業務的自營倉庫、超10萬家品牌合作店,形成了供應鏈壁壘。

隨著前期發力即時零售配送,以及京東外賣擴展配送隊伍,其配送能力得到了改善。京東方面表示,平均配送時間“快於30分鐘”。

在官方表述中,京東秒送業務也發展迅速,4月15日,京東稱本季度將再招收不低於5萬名全職外賣員,且全額承擔五險一金費用。

京東的弱項在於,外賣業務處於起步階段,需要攻克大量中小餐飲生態(這部分是美團強項),讓消費者選擇豐富起來,才能實現外賣業務的長期良性運行。末端配送能力方面,也需要進一步提升。

消費者心智則是雙方都需要下大功夫改變的因素。美團用戶有“應急性購買”的歷史標籤,美團如何讓外賣用戶下單高價電子產品,有待加大供應能力、提升服務能力,改變消費者認知;京東外賣的商家和用戶數量正在快速提升,但整體數量還不夠,需要持續增加,進一步加大高頻場景的創造,保障履約能力。

商戰升級、萬億賽道紅利

效率正在成為消費者下單的關鍵因素,消費行為從“計劃性儲備”向“即時性滿足”變革。

高線城市用戶群體的時間成本攀升,30分鐘送達已經成為重要的決策因素。埃森哲發佈的《聚焦中國95後消費群體》報告顯示,超過半數的95後希望在下單當天就能收到商品,並且願意為更快的配送速度支付額外費用。對他們而言,“次日達”已經失去了吸引力,他們更願意為“此刻就要”的確定性付費。

且疫情後形成的即時購買習慣持續滲透,除了日常買菜,其他生活日用品如衛生巾、數據線、紙巾等品類正在快速擴展。即時零售正在從應急場景向日常消費場景滲透,消費者越來越習慣通過即時零售平台滿足各類即時需求。

這些因素疊加,中國即時零售正在快速發展。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佈的《即時零售行業發展報告2024》顯示,2023年我國即時零售規模達到6500億元,同比增長28.89%,占網絡零售額的4.2%,比同期網絡零售增速高出17.89個百分點,預計2030年將超過2萬億元,是居民消費的新增長點。

參與即時零售市場爭奪的,也不只有京東和美團。淘寶發力即時零售,首頁新增“小時達”一級入口;抖音也提供即時配送服務,在部分城市推出“小時達”,用戶在抖音直播間下單後,商品可以通過即時配送服務快速送達。

對於消費者來說,意味著選擇權的快速放大。從外賣,到電子產品,甚至是衣服、化妝品,都可以通過即時零售平台快速獲取。用戶短期受益於服務升級競爭,但長期行業格局變化仍需觀察平台方在供應鏈穩定性、履約效率等核心能力方面的實際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