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K烈空Z1系列滑鼠測評:非對稱設計的新旗艦

 

在電競外設領域,對稱鼠與右手工學鼠的爭論從未停息。前者追求普適性,後者則強調操控精準度與舒適度的深度結合。

ATK烈空Z1系列滑鼠測評:非對稱設計的新旗艦_新浪眾測

ATK烈空Z1系列作為非對稱設計的旗艦新品,能否通過硬件堆料與細節優化實現「手感與性能雙突破」?經過兩週深度體驗(含Z1 ULTRA與贈品滑鼠墊),帶你實測體驗看結果。

ATK烈空Z1系列滑鼠測評:非對稱設計的新旗艦_新浪眾測

開箱

撕開雙層瓦楞紙快遞箱,映入眼簾的是烈空Z1系列標誌性的「太空銀」磁吸盒——有種大旗艦科技的感覺,掀蓋瞬間的阻尼感與內部EVA海綿的精確開槽,滑鼠本體由半透明磨砂袋包裹,下方獨立隔層整齊碼放著Type-C傘繩線(1.8m)、8K接收器、替換腳貼,以及一張印有驅動下載二維碼的金屬卡。

ATK烈空Z1系列滑鼠測評:非對稱設計的新旗艦_新浪眾測

外觀

烈空Z1系列摒棄了電競外設常見的RGB光汙染與機械棱角的設計,整體造型呈現出流線型的工業美學。配色上面有白色、黑色、橙色三款可以選擇。

ATK烈空Z1系列滑鼠測評:非對稱設計的新旗艦_新浪眾測

我入手的是橙色,個人比較喜歡這種熱烈的顏色。通體啞光質感與黑色按鍵區形成低對比度視覺分層,這種克製的色彩處理反而在我看來比較的耐看。

ATK烈空Z1系列滑鼠測評:非對稱設計的新旗艦_新浪眾測

非對稱線條的流動感:滑鼠左側自上而下延伸出15°緩坡,右側則通過內凹弧線引導無名指自然彎曲,頂部觀察時呈現類似跑車擾流板的動態輪廓。

重量分佈的視覺欺騙:滑鼠重量真的不要太輕巧,但寬體底盤與尾部擴散式腳貼(總面積比GPX大22%)讓滑鼠在視覺上顯得更為穩重,實際握持非常舒適容易跟手。

ATK烈空Z1系列滑鼠測評:非對稱設計的新旗艦_新浪眾測

上手舒適度

滑鼠左側明顯高於右側(實測左側最高點42mm),掌心支撐區域呈15°斜坡,無名指與小指自然垂落於右側凹槽,搭配上冰感塗層以及約59g的重量真的不要細膩好用,而且舒適沒有機械鍵盤的笨重感和硌手。

ATK烈空Z1系列滑鼠測評:非對稱設計的新旗艦_新浪眾測

冰感在28℃室溫下持續使用2小時後,仍能保持乾爽觸感,沒有特別明顯的手汗痕跡,像我以前的滑鼠這個時間完了上面都一層水,非常影響手感,還有點油膩。

核心配置實測

搭載了PAW3950 Ultra傳感器,有著更穩定更快的響應速度。實測精度驗證,DPI偏差率:1000DPI檔位實測998-1003波動(MouseTester數據),誤差率≤0.3%。

ATK烈空Z1系列滑鼠測評:非對稱設計的新旗艦_新浪眾測

LOD動態調節:在樹脂墊(0.8mm)與布墊(1.5mm)間切換時,11檔高度調節顯著改善抬鼠抖動問題,而且使得手部更好貼合高低桌帶來的不同煩惱,手總是會在桌面上有點摩擦解除,調節可以帶來更合適的貼合手感。

ATK烈空Z1系列滑鼠測評:非對稱設計的新旗艦_新浪眾測

超頻:Z1 PRO MAX的PAW3950支援DPI超頻到36000,而PAW3950 Ultra支援超頻到42000DPI,但是PAW3950 Ultra超頻到42000DPI在《CS2》中靈敏有點過於大,容易不跟手,建議保持≤36000DPI差不多即可。

在8000Hz的響應速度下,實測《APEX英雄》連續壓槍測試中,搭配8K接收器遊戲模式下彈道散佈密度較4K模式減少12%(使用同一壓槍宏),但是感覺會一點的CPU佔用率:i7-13700K平台開啟8K後,後台佔用增加4-7%。(實屬個人看法,有可能是遊戲占存不穩定)。

ATK烈空Z1系列滑鼠測評:非對稱設計的新旗艦_新浪眾測

歐姆龍光微動觸發效率

歐姆龍光微動觸發行程1.2mm,對比凱華黑曼巴機械微動,點擊確認感偏弱但響應速度提升明顯。實測《永劫無間》振刀成功率提升約8%,出刀響應也快,妥妥的刀房神器啊。

芯片性能補遺:Nordic 52840主控的硬核實力

通過動態信道切換算法,在2.4GHz頻段實現98.7%的無線帶寬利用率(實驗室數據)

支援8KHz輪詢率下的全雙工數據傳輸,相比傳統方案降低63%的信號串擾

0.3993ms延遲實測驗證

使用光電門+高速攝像機(24000fps)測得物理點擊到光標響應的端到端延遲。

ATK烈空Z1系列滑鼠測評:非對稱設計的新旗艦_新浪眾測

ATK HUB驅動

網頁版的驅動實在要給好評,不用複雜去下載對應的驅動安裝,支援5組配置文件雲端同步,宏錄製精度達0.01ms。

 

續航和連接

1000Hz模式:連續辦公(日均8小時)續航達6天11小時,與官方數據基本一致

遊戲場景:日均3小時《CS2》+2小時《原神》,續航維持4天

無論是Z1 ULTRA還是Z1 PRO MAX都支援雙模連接:2.4G的無線和有線連接。

ATK烈空Z1系列滑鼠測評:非對稱設計的新旗艦_新浪眾測

總結

一番體驗下來,我更偏向喜歡烈空Z1 ULTRA,但是我個人建議:如果是FPS硬核玩家,直接選擇Z1 ULTRA,LOD精細調節價值>價差;如果是MMO/RPG玩家呢,Z1 PRO MAX性價比更高,3950傳感器已溢出性能需求。

作為一款定價299-599元的中高端滑鼠,烈空Z1系列通過精準的右手工學定位和硬件差異化策略,在2025年無線滑鼠紅海市場中找到了自己的技術錨點,兩個版本都帶來了很不錯的絲滑上手體驗,而且非對稱性右手滑鼠帶來的體驗真的比傳統筆直帶來的握感好多了,加上國補最後兩百多的價格可以說真的非常有性價比了,電競跟手玩家真的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