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智能化的底色:賽力斯用體系化思維重構行業標準

撰文 | 許 芸撰文 | 許 芸

題圖 | 賽力斯

智能化已成為當今汽車領域的核心議題,它正深刻改變著大眾的駕駛習慣、用車體驗,並重新書寫汽車行業的競爭方式、重構競爭格局。

然而,當前,電動化車型幾乎是每個汽車品牌的標配,隨著汽車智能化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快速普及,在享有智能化帶來的先進性、便利性和舒適性之時,安全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怎樣保障用車安全”成為汽車行業新的關注焦點。

針對這一問題,賽力斯給出了自己的解法:以場景定義安全,通過構築“智能安全體系”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安全守護。

DoNews注意到,“安全”正成為車企宣傳的高頻熱詞。然而,將智能安全作為體系化發展思路的,並不多見。

圖源:賽力斯圖源:賽力斯

整體上看,賽力斯以場景定義安全,將智能安全體系劃分為四個部分:“生命保護”、“車身防護”、“健康嗬護”、“隱私守護”。這一體系的誕生,不僅重新詮釋了智能時代汽車安全的新含義,也為當前汽車行業市場帶來了新的思考和啟示。

01.

全方位保護體系,重塑行業標杆

通過硬件與智能系統的深度融合,賽力斯通過在生命保護領域的創新實踐,構建了全方位保護體系,也展現了新能源汽車行業在安全技術上的前沿探索。

在生命保護方面,硬件至關重要。賽力斯通過對超過2萬起交通事故大數據的深入分析,提煉出81項碰撞安全場景,研發了行業首創的720°安全保護架構。在720°安全保護架構中,車身安全是基礎,賽力斯還打造了量產的全球最大鋁合金一體化壓鑄後車體、面向量產的全球最大一體化壓鑄鎂合金後車體。

圖源:賽力斯圖源:賽力斯

值得一提的是,問界M9在中保研C-IASI安全測試中獲得了唯一超4G安全認證;以高達93.9%的綜合得分率成為中汽中心C-NCAP超五星安全車型。實證在車身結構、電池安全等多個維度的全面領先。

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心臟”,電池安全直接關乎車輛的正常運行及駕乘人員的生命安全,賽力斯通過150多項嚴苛的分析和測試,構建了行業領先的五層電池防禦體系。並建立了7×24小時雲端安全服務系統,確保用戶的生命安全得到更全面的保護。

在車身防護方面,賽力斯通過感知訓練迭代,不斷提升車輛的主動安全水平。能夠對惡劣天氣、特殊路面、交通信號等環境進行感知;能夠進行低矮路沿、負向溝渠、懸空障礙物等障礙識別;前向、側向、後向等全方位防碰撞能力全面提升,既能防前後夾擊避讓,也能自動緊急轉向,還能實現側向障礙物防碰撞。據悉,截至目前問界車輛已經避免了可能發生的碰撞超過160萬次。

圖源:賽力斯圖源:賽力斯

在健康嗬護方面,賽力斯通過健康用材等技術,為用戶打造具備清新呼吸、母嬰親膚、舒適護眼、靜謐悅耳以及抗擾無憂的五感健康座艙,讓用戶所有感官都得到健康嗬護。在中國汽車健康指數測評中,問界M5、問界M7、問界M9均獲取五星健康車證書,其中問界M9還通過了高效淨化衛士認證。

隨著汽車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網絡安全、數據安全以及隱私保護也越來越重要,在隱私守護方面,賽力斯構建了覆蓋“雲-管-端-芯”的多層縱深防禦體系,通過對數據的全生命週期管控,守護用戶和整車的所有數據安全。不僅嚴控數據採集,對金融級等方面的數據進行加密傳輸,還能夠使用無痕模式、一鍵初始化、即用即清等功能實現輕鬆無痕的隱私守護。

在智能化與電動化浪潮下,應該說,賽力斯通過持續的技術迭代和場景化解決方案,為行業樹立了安全標杆,也讓“智慧重塑豪華”真正落地。

02.

技術為安全服務:軟硬件協同支撐

當然,要實現全維安全保障並不容易,先進技術、卓越設計、嚴格品控、充分驗證、深厚積累等要素缺一不可。在賽力斯構建安全體系的背後,是強大的製造體系能力及軟硬件應用能力的支撐。

我們看到,得益於賽力斯超級工廠的先進製造技術,為智能安全體系中硬核車身打下了基礎。

圖源:賽力斯圖源:賽力斯

賽力斯超級工廠擁有超3000台機器人的智能協同,實現了衝壓車間、銲接車間、塗裝車間的100%自動化,總裝車間的自動化率也遠超行業水平。並率先採用了全球領先的超級一體化壓鑄技術,可將222個零部件集成為10個,實現一體化壓鑄部件中領先的集成度,有效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據悉,問界打造出了量產的全球最大鋁合金一體化壓鑄式車體,並將實際應用到問界M9、問界M8上,實現整體性能提升10%,且未來問界系列全新產品都將採用一體化壓鑄式車體,為用戶提供更加硬核的生命保護。

在硬件與軟件的協同方面,拿大眾最為關注的汽車智能化中的輔助駕駛技術來說。問界的全向立體融合感知系統,可同時監測前、後、側風險並同步激活AEB與eAES自動緊急轉向輔助避障,提供全方位風險預警。前向AEB最高生效範圍4-150km/h,側向主動安全eAES生效範圍30-130km/h,後向防碰撞生效範圍支援1-60km/h。

圖源:賽力斯圖源:賽力斯

以問界M9 2025款為例,在行業首次應用了3顆高精度固態激光雷達,共配備了36個感知硬件;問界M8則配備了30個高精度傳感器,包含1個192線激光雷達、1個後向高精度固態激光雷達、5個4D毫米波雷達等。在此基礎之上,問界M9、問界M8打造出了強大、精準的全向立體融合感知系統,能夠實現先進的輔助駕駛及優秀的安全預警功能。

同時,問界積累了大量數據。問界已擁有超60萬的用戶,截止4月20日,問界用戶智能增程電動行駛總里程已超124億公里,純電行駛里程佔比超70%,智能輔助駕駛總里程已超20億公里,智能輔助駕駛激活用戶佔比超74%。這些數據為問界的智能化的深入發展提供了數據樣本。

總結而言,問界要實現的“安全的智能化”並不是單一的強化車身或者強化智能化軟件,而是在軟、硬件方面都提供強力保障,“軟硬”皆實現“全維安全”,直指汽車智能化時代的安全痛點:車身強度、電池安全、智能避險、健康座艙、數據隱私安全等,由此實現對用車安全的全方位保障。

03.

讓安全落地:用戶思維是基礎

相比一般意義的概念發佈,賽力斯這次智能安全體系發佈最大的不同在能讓用戶有感知。或者說,這套安全體系的存在能讓用戶看得見,摸得著。

賽力斯將安全作為貫穿整車銷售服務的每一環。

售前,問界通過技術研發提高產品品質滿足用戶對安全性能的期待。售中,問界對用戶持開放態度,開創行業驗收交付新模式,將“認可才提車”模式常態化,由用戶親自參與自己車輛的工廠終檢驗收,讓用戶親自監督產品安全。

在售後環節,問界基於先進技術的支撐。通過VHR平台、VTS平台、IDS平台,形成了智慧服務的“三駕馬車”,通過數字化與智能化手段,為用戶提供預警式預防服務、告警式主動服務以及遠程故障診斷服務。

具體來說,當高風險事故或潛在風險發生時,雲端能夠第一時間感知,當事件發生時會通過系統化的方式傳遞給服務團隊,並及時調動服務資源幫助用戶。智能診斷、資源調度、用戶觸達三步響應瞬間完成,提供7*24小時遠程守護,回應用戶的每一次需要。

截止目前,問界已經實現了主動關懷用戶超過4.5萬次,累計節約用戶維修時長20萬小時。值得注意的是,問界的售後服務範圍已經從車主延伸到了車主親友圈,問界新增親友節假日同享全場景道路救援服務,保障出行無憂。

這樣的體系建設,體現的是一種態度,一種真正關注用戶切身感受的態度。

圖源:賽力斯圖源:賽力斯

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創始人)張興海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表達過始終以用戶為中心,全心全意為用戶服的用戶思維。

前不久,張興海親自為用戶測試問界M8的品質,駕駛問界M8從重慶出發,途經國道、省道、縣道、高速等常見道路,曆經55小時跨越3500公里抵達西藏岡仁波齊,得出車輛的安全性和體驗感上佳的結論。據悉,他已經試駕自家產品三次去到岡仁波齊,每一款新車都堅持先於用戶試駕,確保用戶買車、用車都放心。

結語:

在智能化浪潮席捲汽車行業的今天,安全已成為衡量車企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尺。賽力斯以場景化思維構建的智能安全體系,不僅重新定義了智能汽車的安全標準,更展現了”用戶至上”理念的深度實踐。從硬件創新到軟件協同,從生產製造到售後服務,這套貫穿產品全生命週期的安全體系,正在將”看不見的安全”轉化為可感知的用車體驗。

當行業競逐智能化高地時,賽力斯用體系化的安全思維證明:真正的智能,始於對生命的敬畏,成於對需求的洞察。這或許正是智能汽車時代最具價值的創新範式——讓技術進步始終服務於人的本質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