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觀察:銷量一片慘淡,特斯拉股價為什麼還能走高?

銷量愁雲慘淡,股價反而回升?看起來特斯拉的投資者並不關心全球銷量繼續下滑了。特斯拉的股價已經和銷量完全脫節,全球銷量持續下滑,股價反而穩步回升,市盈率更是接近170倍的瘋狂水平。

美國股市上週五,特斯拉收盤上漲4.7%,股價收至298.26美元。這個全球車企第一股已經連續三個星期收盤上漲,先後上漲了18%、1%和3.85%,市值也回升超過9600億美元,悄然逼近了萬億美元關口。

需要強調的是,特斯拉股價並不是隨著美股大盤一道走高,因為在他們上週穩步回升的同時,標普500指數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分別下跌了0.1%和0.3%。

上週對特斯拉來說,並沒有太多利好消息,反而傳來了銷量繼續下滑的消息。特斯拉在幾大核心市場的下滑趨勢不僅沒有改善,而且情況似乎還在更加惡化。

為什麼銷量一降再降,財報慘不忍睹,特斯拉股價還能逆市走高?看起來,資本市場已經不再在乎特斯拉的核心業務,無論特斯拉的電車銷量持續下滑,股市都已經充分消化了最差預期,將關注點轉向了馬斯克畫出的新大餅:無人車和機器人。

歐洲市場繼續崩盤

看起來,特斯拉在歐洲市場已經是頹勢難止。歐洲是特斯拉全球第三大市場,僅次於中國和美國。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在歐洲的銷量同比下降了36%,僅為5.32萬輛。而同期歐洲電動車整體銷量卻增長了24%,大眾汽車更以6.57萬輛超越特斯拉,成為歐洲市場電車的銷售冠軍。

值得一提的是,寶馬第一季度在歐洲也以4.66萬輛電動車銷量逐漸逼近了特斯拉。如果說大眾汽車是以親民定價取勝的話,那麼定位豪華市場的寶馬電動車銷量大幅增長,說明他們是分流了特斯拉的客戶群體。

4月份的情況沒有任何好轉,數據反而更加難看。上週剛剛公佈的4月份銷量數據顯示,儘管歐洲市場的電動車需求持續增長,但特斯拉的銷售危機卻還在延續,甚至連此前唯一上漲的英國市場都出現了大幅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英國汽車製造商與貿易商協會(SMMT)的數據顯示,特斯拉4月在英國的銷量暴跌了62%,而同期英國整體電動車銷量卻增長了8%,形成鮮明對比。英國是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唯一銷量增長的歐洲市場,現在也已經和歐洲大陸保持一致了。特斯拉今年在英國市場的占有率為9.3%,明顯低於去年同期的12.5%。

與此同時,特斯拉在其他歐洲主要市場則延續著大幅下滑的雪崩勢頭。4月份,特斯拉銷量在德國下跌46%,在法國下跌59%,在瑞典下跌81%,在荷蘭下跌74%,在丹麥下跌67%,在葡萄牙下跌81%。

賣不過大眾菲亞特

在歐洲最大的電動車市場德國,特斯拉已經連續第四個月下滑,市場占有率從去年同期的10%大幅下滑到目前的4%。主力車型Model Y從去年的電車銷量冠軍下滑到目前的第五名,落後於大眾ID4、菲亞特500e等車型。

在第一季度財報發佈之後,馬斯克和特斯拉將銷量大幅下滑主要歸咎於市場等待新款Model Y的因素。歐洲市場的新版Model Y主要在德國柏林超級工廠組裝。相比舊版Model Y,新版Model Y不僅有新的外觀設計,還有更好的內飾、懸掛以及隔音。行業人士預計,隨著Model Y在第二季度逐漸交付,特斯拉的銷售危機會逐漸好轉。

但特斯拉銷量在德國甚至還不如大眾和菲亞特的電車,顯然並不是產品本身的問題,因為即便是老款Model Y和Model 3,在產品性能上也明顯超過大眾與菲亞特的產品。很明顯,特斯拉是受到馬斯克個人爭議言行的拖累。

汽車行業研究機構Schmidt Automotive分析師馬蒂亞斯·施密特(Matthias Schmidt)認為,歐洲4月份的銷售數據強烈表明,特斯拉的危機遠超過產品更新換代的短期波動,他們在歐洲市場的危機源自於更深層的結構難題——馬斯克已經成為特斯拉品牌發展的阻力。

特斯拉銷量崩盤的大部分責任可以直接歸咎於馬斯克本人。他日益激進的政治干預以及咄咄逼人的公眾形象,讓特斯拉失去了原先核心消費群體的支持。在電動車需求爆發的大背景下,特斯拉本應迎來全球持續增長黃金時期,但馬斯克卻將其變成了一場品牌危機。

此前馬斯克就因為支持德國和法國的極右派政黨,直接干預歐洲國家選舉,公開批評左派政府,引發了歐洲各國政府和民眾的普遍不滿和抵製。在法國、德國、意大利等國家,甚至出現了焚燒特斯拉門店與車輛的暴力抗議行為。

而在4月份,特斯拉的品牌危機並沒有任何好轉。特朗普政府的強硬單方面貿易戰,進一步讓歐洲民眾反感,促使他們自發抵製美貨。而馬斯克再次選擇力挺特朗普,支持美國對歐洲進口商品開徵關稅,更是激怒了歐洲政府官員和民眾。

比亞迪全球銷量飆升

與特斯拉在歐洲節節敗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卻在強勁增長。儘管面臨歐盟27%關稅壁壘,比亞迪四月在德銷量仍暴增755%;無關稅製約的英國市場,其增幅更達311%。

特斯拉去年全球交付下滑1%,至179萬輛;今年第一季度下滑13%。而比亞迪去年純電動車銷量176.5萬輛,同比增長12%;而第一季度更是超過了特斯拉近8萬輛。不出意外的話,今年比亞迪會壓倒特斯拉,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製造商。

而且比亞迪並不只是一家純電動車企,去年他們混合動力與純電動車總銷量同比增長41%,達到了427萬輛,已經躋身全球車企前五位。比亞迪的增長主要得益於其在中國市場的強勁表現以及在歐洲、東南亞和拉丁美洲等海外市場的積極擴張 。

實際上,特斯拉的銷售頹勢不僅僅是歐洲市場。在大洋洲的澳州市場,特斯拉4月份也僅售出500輛車,同比下滑了76%。而在本土的美國市場,特斯拉的狀況更是令人擔憂。

汽車行業機構Cox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國電動車市場總銷量同比增長11.4%,市場滲透率升至7.5%;但特斯拉銷量卻同比下滑9%,市場份額也從51%下滑至44%。與此同時,通用汽車、福特汽車以及現代起亞在美國電動車市場的銷量卻在明顯增長。

據美國媒體《Business Insider》報導,特斯拉已經告知Model Y和Cybertruck產線的工人,5月26日陣亡將士紀念日的那一週將完全停工。對於汽車組裝線來說,停工整整一週是不同尋常的,這意味著特斯拉美國面臨著不小的庫存壓力,以至於不願繼續生產。

其中,CyberTruck的庫存壓力最大。雖然馬斯克曾經炫耀這款電動皮卡的預訂量超過了百萬,截至今年3月底,CyberTruck上市一年半之後,實際銷量還不到5萬輛。目前的積壓庫存價值已經超過了8億美元。

雖然4月份美國電動車市場的銷量尚未公佈,但GLJ Research分析師戈登·約翰遜(Gordon Johnson)認為,“第二季度,又將是特斯拉繼災難性第一季度之後的又一個災難性季度。”

更令人擔憂的是中國傳來的數據。上週三發佈的初步數據顯示,特斯拉中國工廠出貨量連續第七個月下滑,4月僅出貨58,459輛Model 3和Model Y,同比下滑了6%。

特斯拉中國工廠同時供應中國市場與海外市場,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PCA)尚未提供這批出貨量中 國內銷售與出口的具體細分數據。但在中國乘聯會公佈的4月新能源車企銷量排名中,特斯拉已滑落至第四位,落後於比亞迪、吉利和上汽通用五菱。4月中國新能源車(包括純電動和插電混合動力汽車)批發量增長了 42%,達到114萬輛。

無人車是最大刺激

然而,上週一片利空因素之下,特斯拉股價為何還能逆市上漲?Wedbush證券分析師丹·艾夫斯(Dan Ives)在最新研報中表示,上週特斯拉的股價上漲可能是受到了美國放出貿易談判信號的推動。

他提到,特朗普政府不僅宣佈與英國達成貿易協議,更主動表示計劃降低對華關稅以推動貿易談判,這釋放出了貿易爭端緩和以及未來化解的有利信號。“中國關稅問題以及緊張局勢緩解,給特斯拉股價帶來了提振。”

然而,上週標準普爾和道瓊斯指數並沒有出現回升,這或許表明資本市場看重的還是特斯拉本身的因素。看起來,投資者已經提前消化了特斯拉銷量低迷的因素,甚至已經不再關注特斯拉全球銷量繼續下滑的負面。

按照目前的股價,特斯拉的市盈率高達169倍,而傳統汽車巨頭通常不會超過10倍,這體現出市場並不認為特斯拉是一家車企,而是將其視為一家前沿科技公司,將股價預期寄託在特斯拉的人工智能技術(自動駕駛與機器人)。

4月底特斯拉發佈財報之後,雖然業績大幅下滑,但那周股價反而暴漲了18%。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中,馬斯克幾乎隻字不提如何提振汽車銷量,而是大談特斯拉將在6月份在德州奧斯汀推出自動駕駛出租車業務的小規模試點(基於Model Y的FSD功能,而不是Cybercab)。與此同時,馬斯克終於宣佈會減少在特朗普政府的時間,將更多的時間與精力轉向特斯拉。

分析師們似乎並不是太在意特斯拉的銷量持續下滑,反而熱衷於討論全自動駕駛(FSD)、人工智能和特斯拉將在6月推出的Robotaxi。他們認為,雖然GoogleWaymo已經實現了每週25萬次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但特斯拉通過不同的端到端技術路徑,有望以更低的成本優勢,複製SpaceX在衛星行業的成功。

期待低價車重振銷量

此外,特斯拉預計將在6月提供有關一款經濟型車型的更多細節。相比Robotaxi,這可能是未來幾個月推動特斯拉股價的最大因素。資本市場相信,這款3萬美元左右的車型能夠幫助特斯拉重新實現銷量增長。

“我們仍然專注於盡快推出更便宜的車型,”特斯拉首席財務官Vaibhav Taneja在4月22日的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生產仍計劃於6月開始,”他說。如果計劃順利,一款價格約為3萬美元的特斯拉電動車——德意誌銀行稱之為Model Q——將吸引消費者的關注。

即將推出的經濟型車型預計將採用混合平台策略,結合特斯拉下一代平台和現有的Model 3/Y架構組件,允許在加州弗里蒙特、德州奧斯汀,以及可能的上海和柏林的現有裝配線上生產。相比於全新平台。新款經濟型特斯拉預計將支持自動駕駛並兼容全自動駕駛(FSD)。

市場對這款平價車期待已久,因為特斯拉最便宜車型Model 3的市場興趣正在明顯減弱。根據Cox Automotive的估計,今年第一季度Model 3在美國的交付量為52,520輛,低於第四季度的57,928輛。

儘管推出一款新的特斯拉車型可能有助於帶動新銷售,但外界也擔心特斯拉是否會簡單減配,挫傷品牌價值。摩根士丹利在4月22日的研報中表示:“雖然許多投資者希望特斯拉低調行事,繼續生產更便宜的電動車,但我們認為這完全不是特斯拉未來將追求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