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中國職場 AI 應用率高達 93%,半數使用者達到常態化應用水平

IT之家 5 月 12 日消息,畢馬威 5 月 9 日發佈《全球人工智能信任、態度與應用調查報告(2025)》。該研究於 2024 年 11 月至 2025 年 1 月共同開展,覆蓋 47 個國家(含中國)的 4.8 萬名受訪者,創下同類研究最大規模紀錄。

核心發現:

  • 智能時代全面到來 ——66% 的受訪者高頻使用 AI,83% 認可其廣泛效益

  • 信任度依舊面臨挑戰:全球僅 46% 受訪者願意信任 AI 系統

  • 監管呼聲已成共識:70% 公眾要求建立國家及國際 AI 治理框架

  • 應用隱患不容忽視:66% 用戶未核驗 AI 輸出準確性,56% 遭遇 AI 引發的工作失誤

  • 中國用戶保持審慎樂觀:在 AI 信任度、接受度、期待值及樂觀度方面領跑全球

  • 中國職場中的 AI 工具使用率高達 93%,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58%)

IT之家從報告獲悉,儘管 66% 受訪者已形成規律性 AI 使用習慣,但超半數(58%)仍認為其不可信賴。相比 2022 年 ChatGPT 發佈前在 17 國開展的同類研究,如今的 AI 普及率已顯著提升,但公眾信任度反而呈現下降趨勢,且憂慮情緒隨之上升

全球五成以上(58%)員工主動使用 AI 工具,其中三成(31%)每週,甚至每天使用。中國職場 AI 應用率高達 93%,半數(50%)使用者達到常態化應用水平,展現出顯著的領先優勢。

全球八成受訪者親曆 AI 技術紅利:自動化處理日常工作、個性化服務精準觸達、運營成本顯著優化、技術門檻持續降低。但約八成受訪者對其潛在風險表示憂慮,約四成坦言已遭遇負面影響 —— 人際交互疏離化、網絡安全漏洞頻發、虛假信息氾濫不絕、決策輸出失準偏頗,乃至專業技能加速貶值等問題尤為突出。

報告顯示,64% 的受訪者擔憂選舉公眾性可能遭受 AI 深度偽造內容和自動化水軍的侵蝕。中國受訪者的態度則更為積極:高達 91% 的人看好 AI 發展前景,持擔憂態度的僅佔 44%。

全球七成受訪者呼籲加強 AI 監管治理框架,但僅 43% 認為現行法規具備充分約束力。這種認知落差催生了強烈的改革訴求:87% 的全球受訪者(中國為 86%)要求構建跨國監管體系,遏製 AI 虛假信息,敦促媒體與社交平台建立更為嚴格的事實核查機制。期待媒體和社交平台完善事實核查機制。產業界與政府協同治理的呼聲也日益高漲。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於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於傳遞更多信息,節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