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娃娃”售價6950元! Miu Miu,悄悄逆襲了愛馬仕! | 貴圈

文 | 《貴圈》欄目 閆妍

過去一年,在奢侈品行業經濟逆風中,誰是當之無愧的大贏家?除了愛馬仕外,還必須有Miu Miu這個異軍突起的“叛逆者”。

近兩年,曾經被視作LV、CHANEL“平替”的Miu Miu,在價格和話題性上早已逆襲超車——3200元的髮夾、4750元的眼鏡繩、6950元的“醜娃娃”掛飾以及4.2萬元的亮片內褲等爭議單品,非但沒有嚇退消費者,官網還頻頻出現售罄盛況,它正在成為Z世代富豪千金們爭相搶購的“身份勳章”。

在社交媒體上,#Miu Miu風#掀起了一場席捲全球的“叛逆富家女”大浪潮,其標誌性的鑲鑽亮片底褲、容易著涼的露胃毛衣,校服式的百褶短裙、超低腰裙、花苞裙、芭蕾鞋等等,都成為了年輕人表達先鋒的時尚符號。

Miu Miu上演的這場教科書級的“叛逆式增長”,還直接體現在了母公司Prada集團的最新財報,並將品牌推向曆史新高度。

近日,Prada集團發佈第一季度財報,在奢侈品行業整體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實現營收13.4億歐元,同比增長13%,延續了2024年雙位數增長的勢頭。副線品牌Miu Miu延續2024年93.2%的高增神話,本季度銷售額同比飆升60%,成為集團核心增長引擎。

值得關注的是,Prada集團於4月宣佈以12.5億歐元收購Versace,交易預計2025年下半年完成,此舉旨在通過多品牌矩陣對抗LVMH、開雲等巨頭,在副線Miu Miu爆發與戰略收購的雙重加持下,向百億歐元營收目標邁出關鍵一步。

當LVMH、開雲等巨頭財報紛紛預警“奢侈品寒冬”,為何Miu Miu能上演逆天增長神話?這個曾被視作“Prada副線”的品牌,究竟撕開了傳統奢侈品的哪些致命軟肋?

Miu Miu成Prada集團最強“現金牛”

過去一年,Prada集團在奢侈品銷售集體下行的大背景下,表現依舊強勁有力。

Prada集團旗下擁有Prada、Miu Miu、Church’s、Car Shoe、Marchesi 1824和Luna Rossa等多個品牌,其中,Prada、Miu Miu為公司核心。

根據最新財報,Prada集團第一季收入年增13%,從11.9億歐元攀升至13.4億歐元。這家意大利奢侈品集團能有如此表現,很大程度得歸功於Miuccia Prada旗下的品牌Miu Miu在艱難環境中的出色發揮。

根據WWD報導,Miu Miu在2025年首三個月(截至3月31日)銷售額激增60%,主要受皮具銷售及快速擴張的鞋履品類所推動,近期推出的Miu Miu Gymnasium快閃活動便是最佳例證。集團整體銷售在歐洲、美洲及亞洲均維持雙位數增長,其中中東地區表現最亮眼,銷售額增長31%。

集團首席執行官Andrea Guerra表示:“儘管面臨挑戰,Miu Miu依然展現驚人的增長軌跡。展望未來,我們的策略將繼續聚焦於品牌的核心價值、創意以及對時代精神的敏銳洞察。在當前環境下,精準的執行力將是關鍵,以實現我們穩健、可持續且超越市場表現的目標。”

日前,Prada集團發佈2024財年業績,該集團收入按固定彙率計算同比增長17%至54.32億歐元(約合420億元人民幣),淨利潤同比大漲25%至8.39億歐元,連續4年錄得兩位數增長,超過了愛馬仕(增長15%)、LVMH(下降1.7%)和開雲集團(下降12%)的業績。

其中,MiuMiu 零售銷售淨額按固定彙率計算同比暴漲 93.2%至 12.28 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00億元),創曆史新高,成為集團增長第一的品牌,並將品牌知名度和規模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2020 年至 2024 年,MiuMiu 年零售銷售淨額占集團總零售銷售淨額比例從 13.8%提升至了25.3%。

Prada的收入,主要來自線下門店,2024年末旗下各品牌門店總數為609家,比年初增加1家。Prada品牌門店最多,截至2024年末,共有門店442家(直營店425家、特許經營17家),比上年同期減少6家。其次為Miu Miu,門店數量153家,增加了7家。

可以說,在奢侈品行業普遍增長放緩的一年里,Prada集團不降反增,表現遠超行業主要競爭對手,其中Miu Miu是推動集團逆勢增長的最大功臣。

掛飾標價近七千,越貴越買?

“我感覺自己在Miu Miu面前像個乞丐。”一位年收入百萬的女創業者向《貴圈》欄目表示,“這個品牌現在的定價已經不輸LV、迪奧等奢侈品大牌,某些單品還要更勝一籌,而且越賣越貴。”

年薪百萬,在大多數人眼中已是高收入階層,但走進Miu Miu門店,則會看到3200元的髮夾、4750元的眼鏡繩、6950元的“醜娃娃”掛飾、4.22萬元的亮片內褲.....不論從材質、工藝還是藝術性上,似乎都難以支撐其高昂的定價,但Miu Miu這些天價“爭議單品”不僅賣到斷貨,還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了一次次消費文化的狂歡。

以售價3200元的Miu Miu髮夾為例,Miu Miu天貓官方旗艦店客服告訴《貴圈》欄目,“這款髮夾主要材質是皮質的,採用漆皮工藝,目前只有紅色、黑色和裸粉色還有現貨庫存,其他顏色都暫時售罄了。”

與此同時,社交媒體上關於“Miu Miu即將全線漲價”的傳聞持續發酵,引發消費者熱議。針對這一市場傳聞,Miu Miu官方客服向《貴圈》欄目作出回應:“截至目前,尚未收到任何關於產品漲價的相關信息,產品價格受綜合因素影響,不定期會進行調整。”

但越賣越貴的Miu Miu,並不缺乏熱度和追捧者。

在Lyst全球熱門品牌排行,Miu Miu常年位居前三,人氣始終居高不下。近日,在Lyst發佈全球2025年Q1最熱品牌榜單中,Miu Miu位列第二名,而在此之前的兩個季度Miu Miu一直霸占榜首,遠超BOTTEGA VENETA、GUCCI和VALENTINO等一眾奢牌。

Miu Miu的單品設計不切實際,價格任性,但也正因此吸引了一批追求獨特與個性的消費者。“穿CHANEL不等於有錢人,穿MiuMiu的才是真千金。”這一流行語背後藏著中國年輕奢侈品消費群體的社交“圈層密碼”——當老錢們在用經典款CHANEL彰顯身份時,新貴階層早已將MiuMiu的“Miu味穿搭”視為更高階的消費語言。

事實上,以中國為主的亞太區是Prada第一大市場,2024年貢獻零售銷售淨額16.04億歐元,同比增長13.1%;歐洲市場則是其大本營,零售銷售淨額為15.32億歐元,同比增長17.5%;日本市場表現強勁,同比增長45.8%。

集體遇冷,它卻逆勢增長?

在奢侈品集體遇冷大背景下,Miu Miu為什麼能逆勢增長?

時尚博主張白白告訴《貴圈》欄目,Miu Miu這兩年逆勢崛起,主要是靠創意取勝,創造了很多大爆款如騎士靴、低腰百褶裙等,包括火遍小紅書的“Miu系千金風穿搭”,收割了很多年輕消費者和富二代們的心。

“Miu Miu的創意基本都是繆西婭·普拉達(Miuccia PRADA)本人掌舵,她懂得年輕人當下需要什麼,也很會引領時尚,同時她自己是設計師也是老闆,Miu Miu就是她的小名,能夠保持絕對的話語權來引領潮流走向,”她談到。

奢侈品專家、要客研究院院長周婷表示,Miu Miu核心是做對了三件事,“首先是專注年輕化,很多奢侈品牌一直認為奢華經典和年輕化是相悖的,所以在年輕化策略上一直縮手縮腳,但MiuMiu是最堅決執行年輕化策略的奢侈品牌,所以獲得機會;其次是善於出圈和勇於出圈,MiuMiu無疑是品牌營銷最成功的奢侈品牌之一,而其營銷策略核心就兩個字“出圈”;最後是Prada對MiuMiu的賦能,Prada不僅保證了MiuMiu的品牌調性,也給MiuMiu奉獻了最重要的早期核心客戶。”

但她也強調,MiuMiu的增長雖然仍會持續,但隨著體量增大,以及品牌神秘感降低,會逐步回歸到與其他奢侈品牌差不多的增長速度。“對於MiuMiu而言,未來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平衡品牌年輕化和客戶年輕化的關係,年輕人是屬於最善變的客戶群體。”

值得關注的是,Prada集團於4月宣佈以12.5億歐元收購Versace,交易預計2025年下半年完成,此舉旨在通過多品牌矩陣對抗LVMH、開雲等巨頭,在副線Miu Miu爆發與戰略收購的雙重加持下,向百億歐元營收目標邁出關鍵一步。對此,周婷分析表示,“範思哲屬於產品特殊清晰的品牌,具有較大發展空間,之前很多策略阻礙了其發展,Prada集團有能力讓其再次煥發生機。”